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夏天喝冰啤酒消暑透心涼?醫揭3大疾病風險:喝「這類酒」避高糖陷阱

夏天喝冰啤酒消暑透心涼?醫揭3大疾病風險:喝「這類酒」避高糖陷阱

炎炎夏日,不少人習慣以冰啤酒消暑,但長期下來可能埋下健康隱憂。醫師指出,過量飲酒容易引發脂肪肝、高血壓及性功能障礙等3大常見男性健康問題,恐增慢性病與死亡風險。飲酒雖非完全禁止,但應以小酌為宜,不可低估酒精對身體的長期影響,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儘早就醫評估,避免疾病惡化。

只要努力就會有所回報?成功人士揭「3個建議」不要過分迷信努力

只要努力就會有所回報?成功人士揭「3個建議」不要過分迷信努力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那麼多的「早知道」,沒有試錯的經歷,又怎會知道對錯,怎會有更好的選擇?全球500大企業高級顧問毅冰於《沒你強的人,為何混得比你好?》一書中,分享實用的職場心法,幫助讀者們少走一些彎路,找回自己的「核心天賦」,將力氣集中在真正的目標,成就最好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盤點你的交友圈!公關專家實測發現1結果:朋友越多「收入就越高」

盤點你的交友圈!公關專家實測發現1結果:朋友越多「收入就越高」

人生活在世上,也許或多或少都需要朋友,沒想到朋友數量也與收入相關。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旅美華人李維文於《關係力決定你的人生優勢》一書中,以心理學角度解釋人脈關鍵核心,並透過多年的公關專業,分享社交成功與失敗實例,同時列舉國際間眾多名人的經營心法,幫助讀者打造高品質人脈。以下為原書摘文:

咖啡專用牛奶是什麼?和鮮乳有差異嗎?營養師揭常見乳品「4大迷思」

咖啡專用牛奶是什麼?和鮮乳有差異嗎?營養師揭常見乳品「4大迷思」

冰磚奶、還原乳、咖啡專用乳等業務用奶是什麼?這些都不是鮮奶而是乳飲品,跟鮮奶有什麼差別?是否有添加防腐劑?常喝對健康會有危害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破解鮮奶與業務用奶營養及保存等4大常見迷思,帶民眾認識「鮮乳、保久乳及調味乳品」的相關規定。

假髮價格落差大?該選髮片還是假髮?專家:選對「頭型曲線」更重要

假髮價格落差大?該選髮片還是假髮?專家:選對「頭型曲線」更重要

無論是以變化造型為考量,還是基於容貌修飾或醫療輔助等需求,「假髮、假髮片」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的造型依賴之一。不過,除了「好不好看」作為選購標準外,你是否真的具備辨別品質優劣的能力?是否了解如何挑選適合自己頭型與需求的款式?這次特別請教國際假髮品牌Rebecca的品牌經理莎賓娜(Sabrina),為消費者指引「假髮選購5大攻略」。

天氣越熱死亡風險越高!醫揭心肌梗塞、冠心症「高溫讓血液更黏」

天氣越熱死亡風險越高!醫揭心肌梗塞、冠心症「高溫讓血液更黏」

夏天越來越熱,近期氣溫持續飆高,不僅身體容易感到不適,還要注意防範心臟疾病急性發作。日前就有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家人還以為是天氣熱中暑,緊急送醫急診後,心電圖檢查顯示急性心肌梗塞。醫師提醒,溫度超過攝氏31.5度,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若拖延治療恐有致死風險。

5成家暴出自枕邊人!台大研究「平均4.2年才通報」就業、身心都影響

5成家暴出自枕邊人!台大研究「平均4.2年才通報」就業、身心都影響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統計,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逐年成長,至2024年已增加到17萬件,且家暴案約5成是枕邊人施暴。近20年來,通報雖從4萬多件增為8萬多件,但台大團隊研究發現,親密關係的受暴者,從暴力發生至對外通報,平均要花4.2年,且女性在通報後2年內,就業率平均下降1.8%,影響長達4年。

一打噴嚏就漏尿?醫揭「肌緊椅」20分鐘就有效:效果等同凱格爾運動

一打噴嚏就漏尿?醫揭「肌緊椅」20分鐘就有效:效果等同凱格爾運動

51歲簡女士最近半年來有尿失禁情形,在某次旅途中登山健行到一半,因天氣轉涼不小心打了噴嚏,結果因憋不住尿而漏了些許尿液在底褲上,不但氣氛尷尬,也造成外出旅遊的困擾。後續,簡女士到醫院婦產科求診,醫師檢查發現簡女士是隨著年齡增長造成骨盆底肌肉自然退化,經採用肌緊椅治療3個月後,大幅改善尿失禁的困擾。

孩子被陌生人跟蹤,該怎麼辦?預防「兒童誘拐」用5招教孩子自保

孩子被陌生人跟蹤,該怎麼辦?預防「兒童誘拐」用5招教孩子自保

近日,新北市三峽區發生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一名小女童運動返家途中,竟遭陌生黑衣男子尾隨至社區門口,幸好管理員機警攔下,才未釀成更嚴重後果。此事不僅震撼社區,也讓無數家長心頭一緊:「孩子的安全,該如何保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孩子自保5招。

有圖解》防災避難包「必備7物品」!放玄關最好拿、每半年檢查更新

有圖解》防災避難包「必備7物品」!放玄關最好拿、每半年檢查更新

近期國際間戰火、地震頻傳,民眾該如何在日常做好防災準備?台灣避難包、防災包準備熱潮興起,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在臉書呼籲,避難包必備7樣物品,以便在突發災害或緊急情況下迅速應對。內政部消防署也指出,緊急避難包建議每半年檢查更新一次,並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

偶爾吃炸物應該還好吧?醫揪7大隱形風險:其實「比想像的更嚴重」

偶爾吃炸物應該還好吧?醫揪7大隱形風險:其實「比想像的更嚴重」

根據調查,台灣有超過60%的上班族每週至少5天以上外食,午餐便當、晚餐燒烤、深夜炸物,早已成為生活習慣。然而,看似方便的飲食選擇,卻隱藏著健康風險。專家提醒,這些隱形危機,可能在幾年後成為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甚至心血管疾病的導火線。《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外食風險,唯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真正掌握健康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