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

夏天皮膚癢是「體內濕氣重」?中醫列「除濕食物」搭紅豆補腎利水

夏天皮膚癢是「體內濕氣重」?中醫列「除濕食物」搭紅豆補腎利水#汗皰疹

台灣夏季高溫曝曬伴隨降雨,濕熱交替的氣候,容易使皮膚敏感者或皮膚病患者的代謝異常,中醫認為,此時外濕與內濕交互影響,將顯著增加濕疹和汗皰疹的發作機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夏天皮膚病的原因與改善方法,若只待在冷氣房反而造成濕氣不易排出,引發其他問題。

手指腳趾長小水泡,當心汗皰疹上身!醫授「解癢2招」先放鬆心情

手指腳趾長小水泡,當心汗皰疹上身!醫授「解癢2招」先放鬆心情#汗皰疹

陳太太近來發現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側處,出現數顆小水泡,有搔癢感,幾天過去,連左手手掌也出現小水泡,而且越抓越癢,有些水泡乾掉之後,形成小圓圈狀的脫皮,去看皮膚科才確認是汗皰疹作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皮膚科醫師指出,汗皰疹致病原因與流汗無關,反而與環境、壓力更有關係,提醒2招防復發。

天氣悶熱汗皰疹來襲 專業中醫肺脾腎三臟腑調理減症狀

天氣悶熱汗皰疹來襲 專業中醫肺脾腎三臟腑調理減症狀#汗皰疹

天氣潮濕悶熱是汗皰疹發作的常見的時節,小陳擔任清潔工的工作,常常接觸清潔劑更是造成汗皰疹持續惡化的主因,小陳常常癢到受不了,擠破小水泡,卻造成皮膚潰爛,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原來小小的汗皰疹竟然演變出這麼大的問題。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很多人認為汗皰疹是不是汗流太多的原因,其實汗皰疹與汗無關 通常是免疫系統錯亂引起的,汗皰疹的產生是多因性的,是因患者免疫系統受到刺激、有過敏的體質,或是接觸到過敏原所產生的疾病,屬於慢性溼疹急性發作,但它與汗腺一點關係都沒有。 西醫皮膚科以類固醇藥膏治療汗皰疹,莊可鈞中醫則認為調養體質才能治本。中醫認為汗皰疹與「濕邪」息息相關,過食生冷造成脾胃消化功能不佳加上遇到潮濕多雨的氣候,容易使食物殘渣在腸內積久發酵所產生的熱氣與濕氣無法代謝排出,久而久之會形成濕熱體質,反應在皮膚上就容易長汗皰疹等病症。 這跟中醫肺脾腎這三個臟腑有關係,肝氣主疏泄,將食物養分轉化的精氣向上抒發予身體所需;肺氣主皮毛,掌管毛孔開放;而腎氣宛如人體內的鍋爐,能完成體內水分及養分的氣化上升,為人體各器官所吸收。這三者任一失調,都會影響到毛孔正常抒發的功能,引起汗皰疹。在治療上,中醫以調節肺氣為主,讓毛孔正常抒發,症狀緩解後,接著調節脾胃以改善身體水分的代謝,建議可服用四神湯(茯苓、山藥、芡實、蓮子)等平性食材顧好脾胃;若有需要,中醫師也會開黨參幫患者補氣,協助體內水份循環、最後是調理腎達到調理體質的目的,減少復發機會。如果是正在發炎潰爛時,也建議搭配服用西藥降低發炎的症狀,食療上不妨適量溫服(溫度高於體溫)涼性的仙草、愛玉,既能消暑氣,還可改善腸胃道悶熱的情形,減輕汗皰疹症狀,夏天有些盛產的水果對濕熱體質者來說不宜多吃,例如芒果、榴槤、荔枝、龍眼等都偏熱性,吃了容易火上加油;西瓜等瓜類則是太寒,吃多了會傷脾胃,使體內濕氣不易袪除。 莊可鈞中醫師建議平日也可準備棉布手套保護患部,並每日替換。如果是要騎車外出,怕碰到颳風下雨等,則建議可於棉布手套外再多加一層防水手套,以避免強風、雨水刺激患部;患部如位於腳部,則可在襪子裡墊紗布,防止汗皰疹皮破流湯,平日要以肥皂洗手,如果洗手時感到疼痛,可以縮短清洗時間,或是改用皮膚病專用的中藥肥皂。此外,患處也要盡量避免與沐浴乳、保養品、乳液等含化學成分的物品接觸,如果覺得患處很乾,可擦一點油或凡士林來舒緩,但切記在上藥前,一定要將患部清潔乾淨。 汗皰疹食療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 食材:雪梨1個、銀耳30g蓮子20g紅棗5枚 做法:雪梨去皮切成塊,銀耳一朵、蓮子若干和紅棗10餘粒泡發洗凈。雪梨、銀耳、紅棗、蓮子和冰糖適量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約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燉開後轉小火1小時即可。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具有清肺理脾皮去濕、幫助消化與調節水分代謝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改善汗皰疹體質

天氣溼熱汗皰疹  去濕清熱調體質解方大公開

天氣溼熱汗皰疹 去濕清熱調體質解方大公開#汗皰疹

夏天天氣潮濕悶熱是汗皰疹發作的常見的時節,小陳擔任清潔工的工作,常常接觸清潔劑更是造成汗皰疹持續惡化的主因,小陳常常癢到受不了,擠破小水泡,卻造成皮膚潰爛,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原來小小的汗皰疹竟然演變出這麼大的問題,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很多人認為汗皰疹是不是汗流太多的原因,其實汗皰疹與汗無關,通常是免疫系統錯亂引起的,汗皰疹的產生是多因性的,是因患者免疫系統受到刺激、有過敏的體質,或是接觸到過敏原所產生的疾病,屬於慢性溼疹急性發作,但它與汗腺一點關係都沒有。 西醫皮膚科以類固醇藥膏治療汗皰疹,中醫則認為調養體質才能治本 中醫認為汗皰疹與「濕邪」息息相關,過食生冷造成脾胃消化功能不佳加上遇到潮濕多雨的氣候,容易使食物殘渣在腸內積久發酵所產生的熱氣與濕氣無法代謝排出,久而久之會形成濕熱體質,反應在皮膚上就容易長汗皰疹等病症。這跟中醫肺脾腎這三個臟腑有關係,肝氣主疏泄,將食物養分轉化的精氣向上抒發予身體所需;肺氣主皮毛,掌管毛孔開放;而腎氣宛如人體內的鍋爐,能完成體內水分及養分的氣化上升,為人體各器官所吸收。這三者任一失調,都會影響到毛孔正常抒發的功能,引起汗皰疹。在治療上,中醫以調節肺氣為主,讓毛孔正常抒發,症狀緩解後,接著調節脾胃以改善身體水分的代謝,建議可服用四神湯(茯苓、山藥、芡實、蓮子)等平性食材顧好脾胃;若有需要,莊可鈞中醫師也會開黨參幫患者補氣,協助體內水份循環、最後是調理腎達到調理體質的目的,減少復發機會。,如果是正在發炎潰爛時,也建議搭配服用西藥降低發炎的症狀,食療上不妨適量溫服(溫度高於體溫)涼性的仙草、愛玉,既能消暑氣,還可改善腸胃道悶熱的情形,減輕汗皰疹症狀,夏天有些盛產的水果對濕熱體質者來說不宜多吃,例如芒果、榴槤、荔枝、龍眼等都偏熱性,吃了容易火上加油;西瓜等瓜類則是太寒,吃多了會傷脾胃,使體內濕氣不易袪除。 莊可鈞中醫師建議平日也可準備棉布手套保護患部,並每日替換。如果是要騎車外出,怕碰到颳風下雨等,則建議可於棉布手套外再多加一層防水手套,以避免強風、雨水刺激患部;患部如位於腳部,則可在襪子裡墊紗布,防止汗皰疹皮破流湯,平日要以肥皂洗手,如果洗手時感到疼痛,可以縮短清洗時間,或是改用皮膚病專用的中藥肥皂。此外,患處也要盡量避免與沐浴乳、保養品、乳液等含化學成分的物品接觸,如果覺得患處很乾,可擦一點油或凡士林來舒緩,但切記在上藥前,一定要將患部清潔乾淨。 汗皰疹食療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 食材:雪梨1個、銀耳30g蓮子20g紅棗5枚 做法:雪梨去皮切成塊,銀耳一朵、蓮子若干和紅棗10餘粒泡發洗凈。雪梨、銀耳、紅棗、蓮子和冰糖適量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約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燉開後轉小火1小時即可。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具有清肺理脾皮去濕、幫助消化與調節水分代謝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改善汗皰疹體質                        

梅雨季皮膚癢不停!是汗皰疹還香港腳?「汗皰疹懶人包」一文看懂

梅雨季皮膚癢不停!是汗皰疹還香港腳?「汗皰疹懶人包」一文看懂#汗皰疹

每到夏天梅雨季又濕又熱,手跟腳上就會開始狂冒各種皮疹子癢得要命,容易跟香港腳搞混的「汗皰疹」就是最常見的一種,一顆一顆的小水泡常會在手指、腳趾和腳掌兩側,治療好又容易復發。到底要怎麼防止又癢又腫的汗皰疹?《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汗皰疹懶人包」,讓您快速了解成因、舒緩方法、如何預防及治療。

濕熱體質易好發汗皰疹!環境變化與情緒壓力是關鍵

濕熱體質易好發汗皰疹!環境變化與情緒壓力是關鍵#汗皰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皮膚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變乾脫皮,有可能是得到汗皰疹!如果只靠塗抹一般類固醇藥膏症狀,雖然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受到特定環境因素影響,仍有可能反覆發作。安撫急性汗皰疹 內除濕外滋潤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周怡貝表示,病患若長期生活在高溫濕熱的環境,加上本身胃腸功能敏感,導致體內的熱與濕不易代謝排出,則容易產生汗皰疹。部分患部屬於慢性期的乾裂狀態,伴隨剛破裂完的水泡痂疹,劇烈搔癢仍頻繁發作。此時建議以清熱燥濕祛風的藥物,例如苦參、蒼朮、蟬蛻、牛蒡子、荊芥、防風……等,優先舒緩不適症狀。後續以改善患者體質為主,選用褪濕除熱、調整脾胃的用藥;外用輔助藥物則搭配紫雲膏,塗抹在手掌比較乾燥、龜裂的部位,加強滋潤並修復肌膚,促進傷口癒合。減少過敏刺激 心情也要放輕鬆周怡貝也提醒,汗皰疹好發於過敏體質.若遇到壓力過大、環境溫濕度變化劇烈,或經常接觸清潔劑,就會容易誘發汗皰疹。急性症狀常見於手指手掌或腳底長出小水皰,水皰附近奇癢,破裂後容易發炎,嚴重的話更可能形成濕疹性皮膚炎。急性期選用清熱化濕止癢的藥物,慢性期則是選用調理脾胃的藥物,使脾胃可以吸收、代謝體內水分,減緩水分淤積皮膚表面形成汗皰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