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挑?台大醫教「這樣選」:關鍵在多1劑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挑?台大醫教「這樣選」:關鍵在多1劑

秋冬季節流感、新冠雙疫情夾擊,更要小心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也趁虛而入,其中以「血清型3」威脅性最高。醫師指出,近期一位8歲男童僅發燒2天、呼吸急促就醫,X光一照肺部竟已全白,顯示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極快,所幸最終以高濃度氧氣治療成功救回,呼籲幼童與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建立免疫保護力。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面臨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轉變更可能影響整體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許多女性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典型更年期症狀。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荷爾蒙變化成為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4招」,讓更年期更健康。

從洗腎王國到「綠色腎臟」!全台9萬人洗腎⋯醫:減少透析、移植是解方

從洗腎王國到「綠色腎臟」!全台9萬人洗腎⋯醫:減少透析、移植是解方

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2020年全台約有250萬慢性腎臟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成(10.6%),醫界預估慢性腎臟病患者數將在2027年突破300萬。醫師指出,慢性腎病患者若未妥善照護,病情惡化後恐步上洗腎後塵,但每次血液透析對環境資源的使用相當龐大,透過「綠色腎臟照護」減少透析、推動腎臟移植是解方。

死亡率比流感可怕!RSV疫苗與單株抗體怎麼挑?台大醫建議「這樣選」

死亡率比流感可怕!RSV疫苗與單株抗體怎麼挑?台大醫建議「這樣選」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盛行季節,除了新冠病毒和流感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醫師警告,1歲以下的嬰幼兒若感染RSV,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可能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罹患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因此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嬰幼兒的RSV感染。

咳嗽不停、呼吸急促⋯當心是肺癌警訊!醫揭常見「6大危險因子」

咳嗽不停、呼吸急促⋯當心是肺癌警訊!醫揭常見「6大危險因子」

一名68歲女性生活健康無吸菸習慣,但有肺癌家族史,2024年12月就醫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後,發現上肺葉有1個毛玻璃樣結節,6個月後追蹤電腦斷層,毛玻璃樣結節由2.7公分增大至3.2公分,後續接受電腦斷層指引腫瘤切片,確診為肺腺癌,經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醫師提醒,異常小咳嗽持續超過兩週,就要警覺可能是肺癌。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

糖尿病友腳上有小傷口,竟險惡化截肢!50歲的汪先生工作時不慎割傷左小腿,因忽略傷口照護,幾天後出現潰瘍,直到紅腫擴散並伴隨發燒、畏寒才就醫,確診為糖尿病足併發壞死性筋膜炎。醫師提醒,皮膚破損應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塗抹抗生素藥膏後再覆蓋紗布保護;若發現分泌物增加、顏色混濁,可能是感染警訊,應盡快就醫治療。

「211餐盤」怎麼吃最有效?醫揭3大重點:便當火腿、香腸換滷豆干

「211餐盤」怎麼吃最有效?醫揭3大重點:便當火腿、香腸換滷豆干

連假剛過,許多人大吃大喝完要開始認真減重,但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醫師指出,飲食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材的加工程度,研究指出,即使是標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減肥效果仍遠不及原型食物,以下整理餐盤「3大重點」吃對不怕胖。

台灣乳癌發生率20年翻倍!醫揭「致病警訊」:逾3成女性終身未篩檢

台灣乳癌發生率20年翻倍!醫揭「致病警訊」:逾3成女性終身未篩檢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衛福部2023年癌症死因統計,平均每天有8位女性因乳癌失去生命,死亡率高居女性10大癌症第2位。醫師指出,國人乳癌發生率過去20年間增加2倍,但整體乳癌死亡率卻未如歐美等先進國家般下降,呼籲政府推動3大行動,目標是在2040年前,逐年降低乳癌死亡率2.5%。

郭子乾岳母「黃斑部病變」右眼失明!眼科醫警吿:千萬別以為只是老花

郭子乾岳母「黃斑部病變」右眼失明!眼科醫警吿:千萬別以為只是老花

看東西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出現模糊黑影,別以為只是眼花!眼科醫師提醒,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更是50歲以上族群的失明主因。擔任衛教大使的藝人郭子乾以照護者身份分享自身經驗,岳母因黃斑部病變而導致右眼失明,左眼僅剩模糊視力,日常行動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呼籲民眾善用1招自測視力是否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