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李姓老翁是菲律賓華僑,3個多月前,記憶逐漸明顯退化、走路緩慢甚至需坐輪椅,李翁先前往骨科檢查,也至神經內科接受巴金森氏症用藥,但效果不彰,後經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門診診斷,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引起的退化,進行導管式腦血管栓塞術的1個月後,步態與認知功能大幅提升。
85歲李姓老翁是菲律賓華僑,3個多月前,記憶逐漸明顯退化、走路緩慢甚至需坐輪椅,李翁先前往骨科檢查,也至神經內科接受巴金森氏症用藥,但效果不彰,後經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門診診斷,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引起的退化,進行導管式腦血管栓塞術的1個月後,步態與認知功能大幅提升。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於流感化,各國防疫態度也轉向與病毒共存。國衛院深入分析2020~2022年間全球34國的防疫政策,與「超額死亡」之間的關係,發現在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防疫指標越全面的國家,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對超額死亡的影響越低。其中以台灣、紐西蘭、日本、丹麥等國成果尤佳,研究成果已刊登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
中秋節一到,市場和餐桌上總會出現黃綠色、氣味誘人的文旦、白柚,多汁又清爽,是許多人解膩、補充纖維維生素的必備水果,也是許多人中秋必備的應景水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放心大口吃柚子,柚子裡面含有的特殊物質恐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及健康。
出國滑雪不再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專利,近年來已延伸至親子、家庭與休閒族群,成為冬季旅遊的熱門選擇。醫師提醒,滑雪玩法多樣,從雙板、單板到「平花風格」,可能帶來不同的運動傷害,如前十字韌帶撕裂、骨折、尾椎挫傷、腦震盪等。為此,台北榮總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透過量化數值瞭解身體狀態,提升表現並預防傷害。
中秋賞月吃月餅是習俗,但小小月餅其實熱量驚人。1顆蛋黃酥就有約450~500大卡,等同1.5碗飯,稍不注意就會熱量超標,除了增加腹脹、消化不良風險,還可能影響血糖與膽固醇,造成健康負擔。中醫師提醒,聰明挑選月餅、搭配合適茶飲並輔以簡單穴位按摩,就能減輕身體負擔,健康享受佳節美味。
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6萬條性命,其中高血壓是首要元凶,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已被證實為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醫師提醒,OSA不僅影響精神狀態與公共安全,更會加速心血管惡化。美國心臟協會(AHA)也於2022年將「良好睡眠」納入心血管健康8大要素,再次突顯睡眠與心臟健康密不可分。
「最近走路變得愈來愈慢,連提菜籃都覺得吃力,是不是年紀大了就會這樣?」這是門診中長輩常見的疑問。物理治療師提醒,這不僅是自然老化現象,更可能是「肌少症」悄然上身的警訊,想要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可透過日常4招簡單的手臂及腿部運動來減緩肌肉流失。
中秋節不僅是賞月的時刻,中秋烤肉更成為節日必備的活動。為了讓肉品更美味,許多人常以方便取得的烤肉醬作為主要調味來源,但卻可能忽略過量攝取加工醬料,可能導致磷、鈉與脂肪攝取過高,進而增加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風險。營養師提供6種自製天然醬料,吃得更安心健康。
60多歲的張女士已停經10年,卻在近半年出現不規則出血,剛開始時因為出血量少,而不以為意,近兩個月出血量又增加,就醫於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所幸發現及時,病灶僅淺層侵犯子宮肌層,尚未出現轉移,目前持續接受門診追蹤。醫師指出,停經後異常出血或有血塊,小心是子宮內膜癌警訊,應盡快就醫。
55歲范先生罹糖尿病多年,體重曾達120公斤、腎功能異常,因工作忙碌常漏服藥,2018年首次心肌梗塞緊急置入支架,去年再次心肌梗塞,半夜胸痛、喘不過氣送急診。他痛定思痛,開始規律回診與慢性病治療,透過腸泌素藥物治療,成功降至92公斤,降低心血管風險、改善腎功能,使疾病獲得有效控制,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