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無預警出現紅腫、搔癢的紅疹?這可能不是單純的過敏反應,而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表現。這種常見的免疫疾病,常見於20~40歲族群,女性發生率更高。《優活健康網》特摘皮膚科醫師分享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協助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
你是否經常無預警出現紅腫、搔癢的紅疹?這可能不是單純的過敏反應,而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表現。這種常見的免疫疾病,常見於20~40歲族群,女性發生率更高。《優活健康網》特摘皮膚科醫師分享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協助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
皮膚突然起疹子,癢得受不了,一下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又換別的地方癢,這種像風一樣多變的皮膚疾病,就是俗稱「風疹塊」的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和改善?而在發病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皮膚科醫師提醒,蕁麻疹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發生1次。
尾牙聚餐少不了海鮮!農曆春節前尾牙聚餐多,而海鮮又是常見的食材,尤其海鮮類很可能是許多菜餚中隱藏的成分,民眾如果不小心吃錯食物,很容易誘發各種皮膚疾病發作,飲食上必須多加留意。《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海鮮暗藏的陷阱,若是蕁麻疹、濕疹、玫瑰糠疹等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
一提到過敏大家都會想到全身癢、起紅疹及眼睛腫,容易忽略非常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因為發病速度極快,一瞬間就發生一連串危險的生理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速下降等。急診科醫師提醒,有症狀應立即送醫,症狀解除後,還是必須謹慎觀察,短時間內有可能二度發作。
40歲葉小姐,因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已經有1年以上的失眠問題,並且經常有消化不良的困擾。近2、3個月,她更發現自己反覆出現蕁麻疹的症狀,為此苦惱不已,至門診看診並接受功能醫學檢測和詳細的整合性評估後,發現葉小姐嚴重缺乏B12,也是引發是疾病問題的主因,可能影響大腦記憶、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疾病。
蕁麻疹是一種身體的過敏反應,而且症狀受很多原因影響,到底該如何改善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資深主治醫師謝旭東於《肌膚的事,讓專業的來!》一書中,從中醫角度說明皮膚問題,輕鬆瞭解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乾癬性關節炎等皮膚疾病,幫助讀者建立最完整、最堅固的肌膚防護網。以下為原書摘文:
冬令進補小心蕁麻疹大發作!52歲蔡小姐多年前被診斷有蕁麻疹,雖服用西藥後可緩解搔癢等不適,但停藥後換季又時常復發,經過多次檢查未找出確切過敏原,因此求助中醫,經同時服用中藥搭配西藥,加上夜間搔癢時按摩止癢穴位,幫助紅疹搔癢症狀減緩,6個月後蕁麻疹不再復發。
秋天換季溫差變化劇烈,加上情緒壓力大,身上竟冒出一塊一塊的紅疹,當心慢性蕁麻疹上身!40多歲的劉小姐工作繁忙又要兼顧小孩成長,身上開始長出不明紅疹,持續發癢、發疹,當事情不順心發脾氣時會更加嚴重,直到旁人提醒最近情緒不穩定,才驚覺自身的壓力和紅疹已經影響到生活,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