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晾曬衣物的場所、陽台若常有鳥類出沒,小心禽蟎沾附在衣物,爬到身上叮咬吸血。許多到皮膚科求診的患者,身上出現大片紅疹,密集分佈在腹部、腰部、手臂、大腿內側、腋下等部位,經醫師詢問,患者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家裡晾曬衣物的空間,確實有常見鳥類如珠頸斑鳩、鴿子、八哥出沒,或本身就飼養雞隻。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位尼姑病患多年受慢性蕁麻疹困擾,飲食全素的她,過去看診時曾被醫師告誡甚至連豆類食物都不能攝取,因此3年來只吃自己種的蔬菜配白飯,但全身皮膚大面積紅疹多又癢的狀況卻不見改善,且仍持續復發。慢性蕁麻疹因食物過敏?醫:情緒壓力才是關鍵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多半在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時容易誘發;許多醫師甚至民眾只把源頭指向飲食,其實是搞錯方向。細問後才發現,原來這位尼姑平常因負責佛寺事務繁忙,加上近期又要舉辦法會,壓力過大才導致蕁麻疹症狀更加嚴重。本身也是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黃毓惠分享,自己從國中開始到現在,就與「癢」共處近30年,曾在醫學系準備專科醫師考試時,因同時需照顧病患,又忙於前往日本進修,龐大壓力造成這個「癢」失控,讓她無法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用藥2週才有效!2成患者需最新生物製劑治療黃毓惠以過來人經驗表示,多數慢性蕁麻疹患者誤以為藥物使用之後,應該立竿見影、即刻見效,但她強調慢性蕁麻疹是一個免疫相關疾病,應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與病共存。朱家瑜補充,蕁麻疹的「癢」主要發生於風疹塊、血管性水腫等2大症狀,若超過6週且反覆發作,即診斷為慢性蕁麻疹患者。目前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方法為口服抗組織胺,8成患者用藥最快2周內就明顯見效;另外有2成患者因自體免疫系統較差,則需進一步合併使用最新的生物製劑來治療。穩定用藥+避4大雷區 5成患者2年內根治患者若能及早治療、穩定用藥,可配合國際通用的「UAS7蕁麻疹檢測表」,每日紀錄自己發病的膨疹數量和搔癢程度,並由醫師評估是否可階段性減藥,切勿因症狀緩解就擅自停藥、避免反覆復發更嚴重;超過5成的患者有機會在2年內完全停藥,讓慢性蕁麻疹從此根治。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卓雍哲也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避免以下「食、衣、住、行」4大雷區,以達到皮膚保養與照護效益: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等含酒精、香精、辣味食物。衣:避免換季衣物未清洗便直接穿。住:避免天冷長期緊閉門窗導致屋內空氣不流通,粉塵累積。行:出門應避免溫差或日光照射等誘因,誘發蕁麻疹發作。卓雍哲呼籲患者,放心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安心日常生活,提高疾病認知,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才能使慢性蕁麻疹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亦可望在生活中不再復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流行1111光棍節,部分年輕人以自己是單身一族為傲,而單身已久的陳同學卻在光棍節過後,全身出現「紅草莓」,讓全班同學驚呼連連,直覺案情不單純。然而實情是陳同學近來課業繁忙壓力大,加上十一月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蕁麻疹又發作了,身上長滿蚊子咬般的丘疹塊,才導致誤會一場。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發生於各年齡層。皮膚科林俊銘醫師觀察到蕁麻疹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也常遇到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或學生病患。日前一位蕁麻疹學生患者,在高三時因為準備大學指考,蕁麻疹又如同魔神仔般再次找上門,讓他深陷在課業及疾病的無限輪迴痛苦中,續接受治療才獲得控制。 當心蕁麻疹誘發因子林俊銘醫師說明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患者引發過敏的原因,通常為接觸到過敏原,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而若是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由於慢性蕁麻疹難以找出確切原因,多與免疫系統有關,易因溫度變化、壓力或是睡眠不足誘發症狀,因此除了遠離過敏原外更需借助藥物治療達到病情穩定。「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效果持續24 小時 有效控制症狀林俊銘醫師說明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多數為短效型,雖可舒緩蕁麻疹患者不適的症狀,但因脂溶性高而易穿過「血腦障壁」進入大腦中樞,導致多數患者吃了這類藥物會引起嗜睡,或是發生便秘或排尿不順的副作用,年長者、有攝護腺肥大、尿道阻塞等皆不建議使用,同時藥效也不持久。「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水溶性及專一性較高,比起傳統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抗過敏的作用外,也會影響體內其他接受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更集中在抗過敏的治療上,效果可持續24小時,且安全性高,持續使用1年耐受性依然良好。林俊銘醫師提及若患者的工作或作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如上班族、司機或工程師等,希望避開嗜睡的副作用,通常醫師會先開立「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不僅在臨床使用經驗成效較好,相對也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林俊銘醫師也提醒蕁麻疹患者最重要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也可選擇穿著寬鬆的衣服,隔絕刺激,亦可幫助減低蕁麻疹的發作。治療慢性蕁麻疹與三高慢性病一樣,需遵從醫囑,定期服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簡稱PPD),會造成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甚至染劑若碰到某區塊的皮膚,恐會產生化學性的白斑症,因此並不建議使用含有PPD的染髮劑。 不少民眾認為染髮劑會致癌,其實這是過時的觀念。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冠伃表示,「大部分的國際研究中,都是以動物實驗為主,並沒有足夠的人體實驗資料可以證明,染髮劑與人類致癌有關。」且現代的染髮劑成分不斷改良,已經大幅淘汰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若要染髮的民眾不用太過恐慌,不過有些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成分,可能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化學性白斑症或蕁麻疹等等,民眾應多留意。 染髮劑致癌物早去除 不需過度恐慌陳冠伃表示,1980年代前的研究顯示,將染髮劑長期且大量塗抹在動物身上,有些研究證明染劑會經由皮膚吸收到血液中,也呈現實驗動物身上有致癌的疑慮,但不是絕對的關聯性,也並沒有證據說明跟人類癌症有關係。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提到其成分中的「芳香胺」(Aromatic amines)會致癌,但在1980年代後製造的染髮戲都已經去除芳香胺。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類在第3級致癌物,其實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級。陳冠伃說明,生活中其實早就暴露在許多致癌物之中,而染髮劑與罹癌的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例如美髮師。但若有做好保護隔離措施,可不用過度擔心,並且動物實驗畢竟是大量塗抹染劑、並直接接觸到皮膚,和一般美髮師、民眾所使用的情形不盡相同。 陳冠伃表示,一般染髮劑分為三類,包括暫時染,成分屬於大分子,不會真滲進頭皮裡面,只有殘留在表面,風險不大;半持久染,也就是常見的植物染,大多標榜天然成分,因為不是永久性的,洗頭5到10次就會掉色,認為風險也不大;永久性染髮劑,也就是平常在理髮廳使用的染髮劑,內含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氧化後,會使頭髮改變顏色,尤其越深色的染料,化學分子就越多。 染髮劑成分「對苯二胺」恐傷害皮膚、粘膜雖然目前染髮劑對於致癌的風險尚未確鑿,不過對皮膚或粘膜仍具有刺激性。陳冠伃表示,進行染髮時會感到刺鼻、眼睛刺痛、頭皮發癢,其實是刺激了皮膚或粘膜,因為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簡稱PPD),會造成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甚至染劑若碰到某區塊的皮膚,恐會產生化學性的白斑症,因此並不建議使用含有PPD的染髮劑。 陳冠伃補充,所謂的半持久染、植物染,雖然不是化學合成的,但市面上有些產品會偷偷添加化學物質,民眾還是要看清楚成分標示,並且要認明通過檢驗。若仍擔心引發過敏,在使用前可以先做皮膚測試。 陳冠伃建議,美髮師替客人染髮時,必須戴手套,以免接觸染髮劑。另外,客人的脖子、肩膀可塗抹凡士林,也有隔離保護的作用,並且染完頭髮後要確實清洗乾淨,不要讓染劑停留在頭髮上過久,以降低過敏機率。但陳冠伃也坦言,現在染髮劑中的PPD很少,因為所有染髮劑的製造、其成分濃度都必須符合法規,因此只要不選購來路不明的染髮劑,民眾做好保護措施,一樣可以自在染髮。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味的秋蟹季來臨!許多饕客早已做足準備享用螃蟹大餐,但甲殼類海鮮尤其是螃蟹,對於易敏體質的族群來說,若不忌口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出現紅疹凸起,嚴重更可能導致休克。這是因為螃蟹富含易導致過敏的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或是海鮮裡的組胺酸(Histidine)因為存放條件不理想,被孳生的細菌代謝成組織胺(Histamine),就會引發蕁麻疹。皮膚科醫師陳冠宇表示,過往到了秋蟹季,診間前來就診的病患數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多半是因為受不了美食誘惑大啖秋蟹,使得皮膚敏感的患者如蕁麻疹等症狀加劇。提醒有過敏病史或為蕁麻疹患者,在大啖秋蟹前,建議可參考過敏原檢測,如對於螃蟹類呈現高度過敏時,則不建議食用;若為低度過敏時,食用秋蟹建議料理方式以清蒸代替燒烤或辣炒,或是在食用前可預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避免症狀發作。住梨山患者蕁麻疹急性發作 氣管腫脹險送命蕁麻疹發作部位遍布於全身,患者會感覺癢、體溫升高,最為困擾的是當病症出現在臉上,嚴重時患者眼睛會腫起來如「加菲貓」,而嘴唇就像「香腸嘴」,影響平時的社交及工作。如果蕁麻疹未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也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如喘、腹痛、關節痛等,甚至會導致無法呼吸。曾經有一名住在梨山的中年女性患者,因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使氣管腫脹,呼吸困難,所幸救護車火速將她送到醫院後,經過治療才控制病情。陳冠宇回想這名案例時仍餘悸猶存,因為當時情況危急,若是耽誤太久可能一命嗚呼。因此,提醒蕁麻疹患者,平時務必配合醫囑穩定治療,在急性發作時切莫輕忽,應立即就醫,以免有生命危險。新型抗組織胺不嗜睡 藥效可持續24小時蕁麻疹的治療方式一般為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通常在急性蕁麻疹病灶較嚴重時,會選擇使用第一或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合併類固醇治療。而慢性蕁麻疹的病患,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治療,故需避免副作用的產生,使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進行治療,可在1小時內發揮藥效緩解症狀,且藥效可維持24小時,不僅不影響肝腎功能,也不會造成嗜睡,提高服藥順從性;另外,多數老年患者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而一天只服用一顆的「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須擔心會和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效的發揮。網路流傳擦拭米酒可改善 醫:恐造成皮膚炎除了秋蟹季節需格外留意,針對網路上流傳的治療蕁麻疹偏方:如米酒及薑汁擦拭患部,或用保鮮膜將患部包裹起來等,陳冠宇也一一解釋並破除迷思,包含使用米酒及涼感藥物擦拭患部,雖會短暫感到舒緩,但米酒會造成刺激性皮膚炎,而保鮮膜與薑汁塗抹也會導致症狀更加嚴重。建議若病患無法立即就醫,又想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地緩解,可冰敷或是沖冷水澡降低體溫、減緩不適。雖然慢性蕁麻疹無法立即根治,但只要長期、持續治療,就可以減緩發作及嚴重程度。(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爆發後,許多民眾改成線上購物,導致貨物流量倍增,每天的貨運量猶如過三節,有些物流司機的工時,每日10小時起跳,在工作量暴增、壓力也變大之下,就有一名慢性蕁麻疹的貨運司機提到自己的心酸,「由於長時間戴口罩,加上天氣時而悶熱,時而暴雨,常常覺得皮膚發癢,更擔心因無法常洗手及消毒,會在不自覺中觸摸到臉,反而把病毒及細菌帶到臉上,增加染疫風險。」疫情下,讓貨運司機不只忙,心更累。壓力及情緒容易誘發蕁麻疹發作勻禾妍美學診所院長劉承翰表示,防疫期間外出規定不得脫下口罩,確實容易因為悶熱造成慢性蕁麻疹症狀惡化。目前慢性蕁麻疹患者多數與體質有關,另外壓力、賀爾蒙、自體免疫、特殊過敏原如環境溫度、流汗、太陽、食物等也都會誘發蕁麻疹,只要症狀持續達6週就稱作慢性蕁麻疹。日前門診有一名40多歲慢性蕁麻疹媽媽,因疫情被迫放無薪假,面對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長時間待在家照顧小孩,她形容「小孩的校門關彷彿是家長的鬼門開」,雙重壓力之下導致她無法適應,夜夜失眠,在這負面情緒及高壓循環下,加速惡化慢性蕁麻疹的症狀。劉承翰提及,防疫期間,易敏族也容易因情緒壓力而引發過敏症狀。因此,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長時間在家也要有規律的運動、培養個人興趣,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避免壓力誘發過敏症狀。此外,也要勤換口罩、打掃消毒周邊環境,以減少病毒的傳染並降低過敏發作的機會。選對治療好武器 對抗蕁麻疹事半功倍目前對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劉承翰表示,主要是協助病人找到或是減輕導致症狀的惡化因子,接著會為患者開立長期口服的抗組織胺,以緩解皮膚搔癢的症狀,同時也會依症狀輕重、患者需求,調整劑量或是選擇合適的抗組織胺藥品。過去傳統的抗組織胺容易嗜睡甚至會影響肝腎,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人士像貨運司機、工程師及考生,或是有肝腎方面疾病的患者,更需要與醫師討論與自己最合適的藥物,選用不會穿透腦血障壁及影響肝腎的抗組織胺藥物,才能避免緩解了症狀,卻因副作用影響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問題。目前已有「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可快速有效改善慢性蕁麻疹症狀,經研究證實服用一顆,1小時內能迅速緩解過慢性蕁麻疹症狀,效果持續24小時。即使是有肝腎方面的問題,或是老年患者,都不需要另外調整劑量,安全性佳。對抗蕁麻疹掌握5不3要當蕁麻疹症狀發作時,劉承翰提醒患者做到5不3要,5不為「不抓皮膚、不洗過熱洗澡水、不過度清潔、不曬太陽、不壓迫皮膚(如穿著寬鬆衣服)」。而3要則為「要適度抒發壓力、要避開過敏原及刺激物、要與醫師討論合適藥物及遵從醫囑」,才能真正緩解過敏症狀。(文章授權提供/ 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如果大家感冒了而到診所就醫,醫師可能會開給你「抗組織胺」這樣的藥物來減緩鼻塞的不適;或者你在吃完蝦子後覺得皮膚很癢,身體還起了疹子,醫師告訴你這是蕁麻疹,也可能會開抗組織胺的藥物改善症狀。雖然抗組織胺是個很常見的藥物,但究竟什麼是組織胺,為什麼又要對抗它?一起來了解。組織胺「組織胺(histamine)」是人體內正常產生的一種化學訊息物質。若免疫系統遇上潛在的過敏原,或身體有了外傷,免疫細胞會製作組織胺,並釋放組織胺到血液中。當身體釋放組織胺,可能會導致血管水腫、癢、流鼻水、或刺激胃酸分泌等反應。簡單來說,組織胺與過敏、發炎反應、消化都有關係。因此,當血流內的組織胺愈多,免疫反應會愈嚴重。組織胺不耐症有個病名是組織胺不耐症。組織胺不耐症的意思,並不是指對組織胺過敏,而是說「身體已經有過多的組織胺了」,因此體內過多的組織胺會帶來許多類似過敏的症狀,因此患者容易眼睛紅、癢;出現鼻塞、流鼻水、鼻子癢;身體很癢、有些紅紅的、突起的疹塊,蕁麻疹發作。除了到處癢,組織胺不耐症的患者也容易有慢性頭痛或偏頭痛的問題,常常感到疲憊,或表現出腸躁症。女性患者的月經周期不規則,經痛嚴重,也有些人會頭臉部與胸部出現熱潮紅的現象,體溫控制失衡。甚至更嚴重的狀況,組織胺不耐症的患者會有難以解釋的焦慮感,腹部絞痛,組織腫脹,高血壓,和心律不整等狀況。這些症狀都非常常見,而且與許多過敏症狀是重疊的,不太具有專一性,因此真的被診斷為「組織胺不耐症」的人並不多。然而,我們從這裡倒是可以想到一點: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很容易有過敏症狀,認為自己有過敏體質,或許就是因為體內組織胺濃度太高了;若當體內組織胺濃度降低後,可能就能少掉一些癢癢、鼻塞、疲憊等不舒服。組織胺可以是吃進去的那麼我們再想想,為什麼體內組織胺的濃度會高起來?體內的組織胺濃度,除了由細胞自行分泌外,也有很多是我們吃進去的!許多食物或飲品都是含有組織胺的;或許應該說,幾乎所有的食物和飲品都含有一定量的組織胺,幾乎不可能遇到「零組織胺」的食物。而且,只要食物愈放的時間愈久,或有變質、發酵,組織胺的濃度就會愈高。除了知道組織胺的「來源」,我們也要了解組織胺的「代謝」。組織胺由兩種酵素代謝,若是從食物來源的組織胺,就多在小腸代謝,靠著小腸內的雙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酵素分解組織胺;而另一種酵素則是負責代謝細胞裡產生的組織胺。因此,若是飲食中食物含有的組織胺含量太豐富,酵素來不及分解,這些從食物而來的組織胺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流,導致體內組織胺濃度上升。所以,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想到,既然有一部分組織胺是我們吃進去的,那表示,若改變飲食習慣,體內組織胺濃度很可能就會降低囉?! 讓體內組織胺濃度升高的食物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食物較容易讓體內組織胺升高:◆酒類喝酒之後會偏頭痛發作?酒精的製作過程、化學反應,都會讓酒類裡含有不少組織胺,因此酒本身就是高組織胺飲品,在喝酒後,腸胃道攝取了不少組織胺;另外,酒精還會刺激身體分泌出更多的組織胺累積,甚至酒精還會影響腸胃道的酵素代謝能力。三者加成後,喝酒就會讓體內組織胺太高了。◆加工肉品這裡指的是像是煙燻肉品、培根、火腿、香腸等,組織胺含量都會比較高。基本上,肉類的烹調方法會與組織胺的含量相關。假使用滾水川燙新鮮豬肉片,這樣組織胺含量就不多;但用燒烤、高溫的方式烹調肉類,肉類變質愈多,組織胺含量就變高。◆發酵後的食物酸菜、優格等都算是發酵的食物,雖然每種發酵食品因為發酵時間的長短不同,製成的技術不同,內含的組織胺濃度可能會差異很大,但無論如何,經過發酵這個過程,組織胺濃度就會比新鮮食物來得高。因此,你可能會聽過,有人吃酸菜之後,就會開始跑出過敏症狀,原因可能在於其組織胺含量太高了。◆堅果豆類你一定聽過有些人吃花生、堅果類後來就嚴重過敏、喘不過氣。因為像是核桃、花生、腰果、鷹嘴豆等,都會容易刺激身體釋放大量的組織胺,導致鼻子內部的黏膜腫脹,呼吸道窄縮。所以有些食物自己本身組織胺含量不高,卻容易在攝取後會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而讓體內組織胺濃度過高,堅果類就是其中之一。◆紅茶和綠茶紅茶、綠茶、或能量飲料自身的組織胺濃度雖然沒有過高,但這些飲料會影響雙胺氧化酶作用,造成腸胃道裡酵素的能力下降,無法分解代謝組織胺,而讓組織胺濃度上升。除了飲品外,還有一些藥物,像是心臟用藥、呼吸道用藥、抗生素、抗憂鬱劑、利尿劑、止痛藥,也可能會影響腸胃道內的代謝酵素能力。除了上面講的幾樣,我們再整理一些容易影響體內組織胺濃度的食物:組織胺含量較高的食物◇酒精◇發酵食品◇酪梨◇乾燥水果◇茄子◇菠菜◇加工食物◇帶殼的海鮮容易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的食物◇酒精◇堅果◇番茄◇巧克力◇柑橘類水果◇食物染料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常常常有類似過敏的症狀,常鼻子塞塞的,或有慢性蕁麻疹,你可以試試看少吃一些高組織胺食物,以減少症狀或吃藥的機會。不過,你可能會說,上面列出的食物也太多了,究竟什麼可以吃呢?嗯,確實無法做到「零組織胺」,但若想考慮組織胺較低的食物類型,以下是可以嘗試的: ○蛋 ○新鮮的肉類,像是不帶皮的雞肉,或剛捕獲的新鮮魚類○不含麩質的穀物,例如藜麥、米飯○椰子奶或杏仁奶○除了茄子、番茄、菠菜之外的新鮮蔬菜(注意,如果做成醃漬類型的就不OK,組織胺就會變高囉)○除了柑橘、酪梨之外的水果○橄欖油像是如果你有慢性蕁麻疹,可以先吃上面組織胺較低的食物類型,且不碰高組織胺的食物,持續大約14到30天。之後保持著紀錄食物日記的習慣,慢慢地加上你很想吃的高組織胺食物,看看身體的反應。藉此找出自己身體可以容忍的食物,同時也找出會導致症狀的食物。(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