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深入了解睡眠的重要性 運用睡眠衛教技巧 改善睡眠品質 為身心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深入了解睡眠的重要性 運用睡眠衛教技巧 改善睡眠品質 為身心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春夏交替,正是身體陽氣升發的時機,循環漸漸變快,但是受到氣候忽冷忽熱影響、日夜溫差大,人體易受到濕邪侵犯。如果沒有將濕氣排出去,就會有頭昏欲睡、提不起勁的症狀,即使已經睡了一整晚,白天還是會有「睡不飽」的感覺。「春睏」是身體濕氣重的警訊之一,代表體內循環不良,如果輕忽不理,依濕氣積聚在不同部位產生水腫、便祕、腹瀉、濕疹、長痘痘等影響臟腑功能。再加上春天是過敏的高發生季節,冷熱交替、塵蟎等過敏源增加,許多人會出現過敏症狀,最常抱怨的就是“鼻塞”的症狀。雖然症狀不致命,但可能導致體力下降,增加嗜睡感。此外,過敏引發的發炎反應也會導致身體更加疲憊。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把握春天養肝排毒,多吃袪濕食物、注意保暖,搭配食療茶飲提升免疫力,為整年健康打下好基礎。 應該在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以前睡,睡眠效果加倍,一小時等於子時後睡兩小時的效果,爾後等午時(中午11~1點)十二經絡中的「心經」運行時,再進行小睡。這個時候「養」的是「剛剛生發起來的陽氣」,如果這個時候不休息,陽氣沒有養住,就會耗散人體最寶貴的生機。早上也不能太早起床。不要早過5點,太早起床可能會「養陰不夠」,特別是早上3~5點剛好走到肺經,若是早於此時起床,容易傷害到肺經的正常運作,而形成中醫所說的「五更嗽」。也以「不晚於早上7點」為準。因為早上7~9點是胃經循行的時候,一來可以在大腸經運行的時間裡排便,又可以在胃經運行的時間裡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 莊可鈞中醫師說明以下推薦幫助提升睡眠品質的飲食: 1、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牛奶、優格、雞蛋、豬肉、豆腐、小米、魚類等,有助於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提升睡眠品質。 2、褪黑激素可以幫助入睡: 建議多吃核桃,核桃含有豐富褪黑激素,對睡眠的品質有一定的幫助。 3、富含鈣與鎂的食物: 像是深綠色蔬菜、堅果、香蕉、柑橘類、全穀雜糧,有助於消除疲勞、安定神經。 4、優質碳水化合物: 如全穀類、糙米等低升糖指數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提升色胺酸吸收率,進而改善睡眠。 5、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 紅肉、內臟、深綠色蔬菜、全穀類、牛奶、蛋黃等,有助於消除疲勞、安定神經,也可吃每天吃維他命B以補充不足。 6、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如黃豆製品、鮭魚、堅果、酪梨等,有助於增加褪黑激素分泌,改善睡眠品質。 7、清心安神的食物: 蓮子(尤其是蓮子芯)、百合、酸棗仁等,具有清熱降火、寧心安神的功效。 注意睡前別吃 辛辣食物 、咖啡因飲料 、高糖食物 莊可鈞中醫師分享除了飲食,以下提供幾招助眠小撇步,讓你輕鬆入睡: 1、阿利腹式呼吸法: 吸氣4秒、摒氣8秒、吐氣8秒,其重點是更強調放慢呼吸速度,當我們減緩呼吸速度,整個人就會放鬆下來,交感神經作用下降,副交感神經作用提升。不妨觀察小嬰兒或大人熟睡時,腹部起伏頻率相當緩慢,由此可見身心放鬆和呼吸速度有極大的關聯。 2、全黑環境: 睡覺時要有全黑環境,避免光線,這樣才能幫助體內分泌褪黑激素,這是由腦內松果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扮演調控生理時鐘的重要角色。 3、睡前2小時避免飲食: 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以免睡眠時身體還需要不斷努力消化,影響睡眠品質,也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的情況發生。 4、睡前不要用3C: 睡覺避免使用3C產品,原因是3C的藍光會透過眼睛,刺激我們的大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5、調整適合的環境溫度: 可以把房間溫度調到自己覺得舒適,過冷或過熱,都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6、睡前按摩穴道: 風池穴、神門穴、內關穴、三陰交穴、湧泉穴。 7、避免劇烈運動: 盡量避免睡前四小時有劇烈運動,例如跑步、健身等。 失眠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失眠的恐懼。失眠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血壓升高等健康問題。如果您的失眠症狀已經持續超過三個月,應該及時求醫,尋求專業的中醫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母子8年來竟首次一覺到天亮? 生物製劑助病童穩定膚況 全台異膚巡迴衛教講座台北場圓滿落幕 中南部有望加開!

異位性皮膚炎母子8年來竟首次一覺到天亮? 生物製劑助病童穩定膚況 全台異膚巡迴衛教講座台北場圓滿落幕 中南部有望加開!

「治療、復發、再治療、再復發」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無止盡的夢魘。隨著醫療進步,現在異膚已有能從源頭阻擋,減少肌膚發炎、搔癢的進階治療選擇。為帶給患者正確的治療資訊,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攜手舉辦「異掃膚躁,長治穩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精準治療全台巡迴衛教講座,呼籲異膚患者目前已有納入健保給付的進階治療,應積極遵從醫囑穩定治療,掌握新人生! 異膚不控制三成恐成中重度 當心氣喘、鼻炎、身心共病找上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教授於台北場講座中分享,異位性皮膚炎屬第二型發炎反應,有八成患者會於五歲前發病,且約有三成異膚兒童七歲後因未穩定治療而演變成中重度患者,因此長期穩定控制異膚相當重要。然而,臨床常見病友或家長自行停藥、減藥,導致疾病反覆發作、甚至嚴重復發,進而使患者對治療更加消極,放棄尋求更進階的治療。姚醫師表示,異膚若未妥善處理,肌膚恐長期搔癢難耐,導致患者無法入睡休息,將提高生長遲緩、過動症(ADHD)、自體免疫疾病等發生率。此外,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經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 (圖/姚宗杰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若未穩定控制,約三成異膚兒童7歲後將演變中重度,甚至有可能引發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過敏三部曲。) 而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暨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俞佑醫師則表示,診間中不乏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從小備受疾病反覆發作所苦、放棄治療的案例。俞醫師提醒,目前已經有進階的精準治療能助中重度患者長期穩定控制病情,只要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調理好體質、降低復發率。 生物製劑助患者長期穩控 母子煎熬8年終獲好眠 俞醫師解釋,進階治療選項包含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則是透過精準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直接從源頭阻斷發炎路徑。研究顯示成人最快兩天可緩解癢感;16週後,約七成患者EASI改善至少75%,長期使用可穩控病情及大幅改善病灶,唯須留意注意注射部位反應或結膜炎等副作用。「口服小分子藥物」是透過抑制體內發炎細胞激素,阻斷淋巴球發炎路徑。研究顯示能迅速改善病灶面積與癢感,但需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肝腎功能。 (圖/俞佑醫師說明,生物製劑透過精準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從源頭阻斷發炎路徑,成人最快兩天可緩解癢感。呼籲患者可依自身需求與醫師溝通治療期待,未來也能擁抱嶄新生活。) 俞醫師也分享,8歲的小星自嬰兒時期確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流血成每天日常。所幸小星與媽媽治療過程皆遵從醫囑,在健保給付下放6歲後即順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至今施打約半年不僅大幅改善病況,膚表不再出現傷口和組織液,甚至兩人8年來晚上能好好入睡,一覺到天亮!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講座全台巡迴開跑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也提到,許多病友因長期無法穩定控制病況,被迫休學、辭職,甚至不敢社交或踏入戀愛關係,人生備受限制。 丁秘書長也分享,「異掃膚躁 長治穩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精準治療衛教講座接下來也將在全台其他縣市巡迴舉行。若是對講座有興趣、想了解更多異膚新知的病友,歡迎密切關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官網(https://adpa.org.tw/ )與臉書社團(https://reurl.cc/XZ72GM )。

眼睛酸澀、頑固性頭痛和頸椎有關?中醫師:針刀有效緩解眼睛乾澀

眼睛酸澀、頑固性頭痛和頸椎有關?中醫師:針刀有效緩解眼睛乾澀

48歲的張先生是一位電子業老闆,長時間高工時的開會壓力,讓他一直飽受頑固性頭痛、眼睛酸澀乾,與不同部位肢體酸痛的困擾。近期就診 時,主訴若開會時間長,常會有眼睛乾澀、眼眶內緣深層疼痛的困擾,嚴重甚至會因為眼周的異樣感而影響入眠。在經過數次乾針與眼眶附近穴道的針灸治療後,雖感覺症狀有改善,但只能維持約四五天,只要工作勞累程度加重,類似症狀就又復發回來。在醫師的建議下,嘗試頸椎小針刀療程,第一次治療就顯著感覺眼睛乾澀與頑固性頭痛的情況當下改善,並且較之前只有針灸時感受更明顯。後續追蹤,整體眼睛乾澀和頑固緊張性頭痛的約下降七成,並能維持,後續主動要求持續以針刀治療保養。 眼睛酸澀的原因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吳文誠中醫師表示造成眼睛酸澀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如作息不正常、躺著看手機、用眼過度等,這些不好的使用習慣都容易造成眼周肌肉過度緊繃與疲勞,進而產生眼睛乾澀相關的症狀。但眼周肌肉緊繃並不是造成眼睛酸澀的唯一原因,頭頸部的肌肉張力與循環順暢與否也會造成相關症狀。頸部和眼睛症狀的相關性可以從神經與血流供應的角度闡釋。眼睛的脈絡膜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調節,而當今天頸椎的異常張力影響自律神經的穩定性,或是有軟組織沾黏壓迫椎動脈而影響眼周血流的穩定時,也會誘發長期眼睛酸澀的相關症狀。吳文誠中醫師表示,當今天患者眼睛乾澀的症狀有伴隨頭痛、夜間磨牙、失眠多夢的兼症,就需要合併頸椎因素一同治療,單純點眼藥水減緩眼周肌肉疲勞效果不佳。無論中西醫,對於這樣的患者都會合併肩頸酸痛處一同進行治療。 針刀、乾針合併處理,治療頸椎對相關症狀的貢獻因素 吳文誠醫師說明,以這個治療案例為例,是先在患者第三節頸椎到第六節頸椎後正中線旁開約1.5-2.5公分處,尋找有沾黏的按壓陽性點,進針後抵骨進行切割,將頸部軟組織的沾黏鬆開,緩解對椎動脈的壓迫;再以乾針手法在患者的乳突、頭夾肌、頸夾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二腹肌等相關肌群處理。若有需要,甚至可以在頸部肌群埋線,更能增強對穴道與肌肉刺激的效果。通常在診間治療後,原本有眼睛酸澀、感覺緊繃頭痛的患者都當下就能感覺到症狀被舒緩放鬆。 眼睛酸澀的居家保養穴位 風池穴:位於前頸之枕骨下方,也就是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起端的凹陷處。 風府穴:位於後頸部之後正中線上,也就是枕外隆突下方,以及左右斜方肌的凹陷處。 吳文誠分享有相關症狀的患者,除了睛明、攢竹等眼周相關穴道外,也可按摩頸部的這這兩個穴道,觀察是否能舒緩症狀。按壓時以有適度酸脹感為宜,時長不限。若按壓後仍覺相關症狀無法改善,再就醫治療評估。

中醫「美眼針」改善「大小眼」效果佳

中醫「美眼針」改善「大小眼」效果佳

據統計,約70-80%的人都有臉部不對稱的情況,像是右臉大一點等,但說到不對稱,「大小眼」恐怕是最藏不住的。「大小眼」形成的原因,以提上眼瞼肌無力引起的眼瞼下垂最為常見。過去主要是因為年紀大,提上眼瞼肌退化所致,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用眼過度,或是因為空汙導致眼睛乾澀過敏,畫眼妝過度拉扯、搓揉眼皮,導致眼瞼下垂、眼皮鬆弛而形成的「大小眼」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針對這個問題。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除了中藥內服治療,加上美顏針灸效果更佳,美顏針可以利用刺激眼輪匝肌及其他相關肌肉筋膜,並且加強眼周穴道改善肝腎經絡功能,就能不動刀來改善大小眼。 「腎氣弱」、「脾氣虛」易導致眼皮老化鬆垮眼皮下垂 康涵菁中醫師說明 眼皮下垂大多與臉部皮膚老化有關。由於眼睛周圍的肌膚下垂的情況產生,呈現「大小眼」,會使得人看起來無精打采,甚至會影響到視野。皮膚的老化,在中醫認為是臉部的「氣血虛」,還跟「腎氣弱」與「脾氣虛」有所關聯。康涵菁中醫可用「補氣養血,益腎健脾」的藥方來治療。針對「氣血虛」者,可用補氣養血的藥方,來促進臉部皮膚的營養循環,如八珍湯。而「腎氣弱」者,是由於身體的老化,可用補腎的藥方,臨床上依照體質又可分為補腎陰、補腎陽,「補腎陰」可用六味地黃丸。「補腎陽可用桂附八味丸等來加減改善。「脾氣虛」者以補氣健脾的藥方治療,如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增加皮膚、肌肉的彈性營養。另可搭配臉部眼部的針灸加強眼周圍穴位刺激,預防眼瞼眼皮鬆弛,可加強從睛明、攢竹、絲竹空到太陽穴,及四白穴。。 「美顏針」可以解決用眼過度、眼周老化的「大小眼」問題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一天當中緊盯螢幕時間至少4小時以上。長時間用眼會讓眼周肌肉緊繃僵硬,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黑眼圈」、「淚溝」、「眼袋」、「眼皮鬆弛」。施作「美顏針」會立即放鬆眼周肌肉,刺激皮膚基底層細胞,增生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使皮膚看起來豐潤彈性又緊緻;及疏通經絡、增強氣血循環,促進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許多患者立刻感覺視覺變清晰,眼神放大明亮,持續治療能改善眼周老化問題。 康涵菁中醫師提醒有大小眼困擾的民眾,除了平時要對眼睛做好保養,也要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才能避免眼周老化越來越嚴重。

耳鳴嗡嗡叫好困擾 中醫調理有效舒緩耳鳴

耳鳴嗡嗡叫好困擾 中醫調理有效舒緩耳鳴

最近在門診發現耳鳴有漸漸年輕化的趨勢,綿綿不休的耳內鳴聲,有時聲音由腦部發起,自覺腦中有音聲鳴響的症狀,是謂腦鳴,如此惡化下去會妨礙正常聽覺而使人聽力減退,形成重聽,也會影響人的腦部功能讓人產生失眠、健忘。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吳文誠中醫師表示所以一旦發現耳鳴、腦鳴,就應積極處理,以免將來失聰之苦,因為耳鳴的黃金治療期只有6個月。 吳文誠中醫的治療著重整體觀,重視患者的主觀感受,將耳鳴、耳聾看作是整體臟腑功能失調的一種反映,並不過份關注局部形態的改變,應用中藥、針灸、按摩、飲食調養等方法,使身體的臟腑、陰陽、氣血重新回到平衡狀態,通過自身的調節力來達到減輕或消除耳鳴、改善聽力的目的。治療首先區分實證或虛證吳文誠中醫在治療耳鳴、耳聾首重虛實,「實者瀉之、虛者補之」。一般可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起病的緩急、耳鳴的聲音大小及伴隨症狀等方面進行初步辨別。 不管或是耳鳴或是重聽,在中醫的觀點而看主要分為三種 1.工作壓力導致的耳鳴重聽: 工作壓力對於中醫而言就是一種肝鬱氣滯的情形,肝這個臟腑與我們的情緒是有關係的,當一個人長期處於高張力的狀態下,大腦也就會處於一個很緊繃的狀態,身體的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系統會變得異常,久了以後在中醫辨證來看就會變成肝膽濕熱型的耳鳴,通常耳鳴聲音是比較高頻,而且隨時隨地都會響,有時會突然的耳聾,這與情緒、壓力等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這種類型的耳鳴耳聾會比較好治療,痊癒的機會也很高 2.慢性病,高粱厚味也會導致耳鳴與重聽,這與平時喜好重口味飲食有關,與中醫的脾胃有關係,脾胃主運化,當不良的飲食習慣損傷脾胃,則脾胃不能好好地處理與運化進入身體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身體裡面無法有效的代謝就會變成中醫所謂的痰飲,,還有就是身體無法有效的代謝水分或是水分分配到了不正確的地方也會變成所謂的痰飲,影響到耳朵就會導致耳鳴或是耳聾,這種耳鳴是屬於漸進式的,頻率會稍微低一點 3.年老體虛導致的重聽,聽力退化就是所謂的更年期過後肝腎虛損,老化引起的耳鳴,這種耳鳴與重聽通常都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有,屬於低頻耳鳴,這種耳鳴比較難治療,如果針灸針下去耳朵沒有扎實的感覺,代表預後就更差了,通常過了半年沒處理好之後就很難好了。 吳文誠分享可以按壓翳風穴以及耳朵周圍,常搓揉拉耳朵,以及放鬆頸部與頭部筋膜都有緩解的作用 如何舒緩耳鳴? 建議發作時一定要用拳頭按揉暈聽區,也就是耳尖直上1.5公分處、向前及後延伸各2公分的區塊,可放鬆緊繃的筋膜,減緩耳鳴和預防聽力減退作用。 除了按摩暈聽區,眩暈時也別忘了放鬆頸部,還有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耳鳴的狀況才會獲得改善喔。

月經來肛門疼痛坐不住─小心子宮內膜異位在搞鬼

月經來肛門疼痛坐不住─小心子宮內膜異位在搞鬼

26歲於銀行工作女性上班時需要長期久坐,行經期時並無痛經等症狀,但是卻常感覺肛門有刺痛感,原以為是痔瘡總是在行經期發作,隨著時間發現刺痛的頻率與疼痛感越來越嚴重,而且行經期時有時會水瀉,有時會想上卻上不出,便意頻頻,導致上班久坐時非常不適,隨即前往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醫師判定因為只有在月經期才會發生,服用西藥止痛藥沒有緩解效果,代表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可能性非常高,經過針灸八髎穴與中藥調理2個月之後,行經期肛門已經很少感覺到刺痛感,月經來時也不需再向公司請假。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表現出的症狀非常多元,除了痛經或是下腹悶脹感外,也曾見過月經來時鼻腔就開始出血的病例 這些症狀端看內膜異位的程度與位置,根據解剖位置來說,子宮前方是膀胱,後方是直腸,如果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灶靠近直腸甚至是直接壓迫直腸,就會感到肛門疼痛感與不適,有些患者甚至月經結束後肛門口還在隱隱作痛,而誤以為是痔瘡在作怪,更嚴重的患者常常會影響食慾、腹瀉、便血、排便疼痛等相關症狀,這也與大腸癌症狀雷同,差別在於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的症狀只會在月經周期間或是後特別明顯,但是還是會建議患者去西醫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莊可鈞中醫師解釋子宮內膜異位與子宮的免疫功能是有關連的,可能一些先天性因素影響患者免疫功能有障礙,使其能容忍子宮內膜細胞被種植入不正常的部位,並且生存及繁殖。如果是免疫正常的人,內膜細胞應該很會的會被消滅才是,而中醫藉由調整患者的生殖與泌尿道系統的免疫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有很好的療效。治療原則是「穩定內膜」,讓內膜不再異位,改變子宮環境讓異位在卵巢的內膜組織萎縮。常使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中藥如,使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退化萎縮。肛門疼痛的患者藉由針刺位於尾椎的八髎穴對於疼痛緩解有很好的舒緩效果,甚至是可以採用刮痧八髎穴的方式來改善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預防子宮血管的瘀阻,放鬆筋膜的緊張感,緩解以及預防子宮內膜異位所帶來的不適症狀。 莊可鈞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常常在骨盆腔裡面會有反復充血與發炎狀態,這在中醫觀點來看,是一種濕熱症狀,如果月經來時飲用黑糖薑茶來舒緩疼痛有可能是適得其反,這是因為子宮內膜在發炎才會導致疼痛的狀況,剛開始喝黑糖薑茶會舒服,但是久了反而會加重發炎狀況的產生。只有清熱化瘀的中藥,還有西醫消炎止痛藥能改善此一困境,所以這類型的患者是不適合在月經期自行使用四物湯或是其他補品的。 如果因為內膜異位導致的巧克力囊腫過大,或是子宮粘黏太嚴重影響生育,仍然建議先以手術或電燒的方式來處理。然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率幾乎是99%,5年內的復發率高達60%,故西醫切除病兆後,中醫改變子宮環境與調節穩定內膜仍然是迫切的治療選項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平時不要亂吃補品。如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等,如果自己亂補一通,往往使得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快復發。其實補品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在適當的時機吃,通常如果有氣虛與血虛的體質,補藥反而可以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的狀況,但是如果是瘀滯或是痰濕體質則是不適合吃的,所以使用中藥前要先詢問中醫師的建議。

健康臺灣888 政府與醫界部署腎力防線 領先國際推動早篩早治、實現健康長壽!

健康臺灣888 政府與醫界部署腎力防線 領先國際推動早篩早治、實現健康長壽!

高齡化浪潮襲捲,慢性病防治成為國際公衛熱議題,英國腎臟研究中心警示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應首要重視的公衛危機,而早篩早治是慢性腎臟病防治最有效益的策略!1。美國CDC推估全美有超過35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且約莫9成不自知,導致延誤就醫衍生治療負擔與共病危機,故也積極呼籲推動強化衛教、早篩早治2。 「你的腎臟健康嗎?」呼應2025年世界腎臟日行動主題,台灣政府與醫界早已領先國際、長期投入慢性腎臟病衛教與推動早篩早治。慢性腎臟病不僅為國人前十大因之一3,更於全球每年奪走140萬生命4,除了慢性腎臟病本身的危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風險更不容輕忽5。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114年起,更加碼將30歲民眾納入,提供5年一次免費的腎功能篩檢,預計受惠人次達320萬!此外,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為降低腎友負擔、鼓勵安心治療,今年3月起擴大SGLT2抑制劑用於給付糖尿病的健保給付範圍,適用於慢性腎臟病和心衰竭,期望能藉新治療延緩病程、降低心血管共病風險等優勢,讓慢性腎臟病患病況及早獲得良好控制。給付並搭配「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與「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建立完善「全人全程全照護」系統,提升治療效益。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腎臟病前期症狀易被忽略,常讓大眾有誤解而對篩檢與就診卻步,然而慢性腎臟病若能及早搭配適當治療與系統性照護將有機會獲得有效控制,甚至逆轉病情,重返人生腎力組,因此民眾應定期篩檢、有症狀也不要畏懼與醫師進一步諮詢。慢性腎臟病友除了疾病威脅外,更擔心走入晚期的沉重醫療費用壓力,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分享,許多病友聽到罹患腎臟病常像被宣判重刑一般,擔心共病與後續生活受限、惡化問題與長期治療負擔等等,甚至會在診間大哭失聲,在治療日新月異、加上政策大力支持下,建議定期篩檢外,若自我觀察有「泡水高貧倦」症狀,及早與醫師諮詢。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陳宏麟醫師也說明,目前臺灣在台約一萬多家基層診所,但有加入「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的診所僅不到兩千家,實屬可惜,因基層診所覆蓋範圍包含山區及都會,不僅是民眾健康的守門員,更能在第一步就幫民眾篩檢,針對不同風險程度做積極介入。因應大家醫計畫與政府的888計畫,陳宏麟醫師呼籲基層診所加入腎力第一站、共同轉型、佈局縝密的照護網,落實全人全程照護。特別是腎臟病的「無感」特性,基層診所更是扮演重要角色,發揮第一線力量,與民眾共同攜手面對這項重要健康議題。 為響應健康臺灣888腎病防治計畫,臺灣腎臟醫學會推出一站式網頁號召基層加入照護,利用腎臟病整合照護平台、照護管理使用說明手冊推動腎病防治數位化。期望在政府與各界持續溝通下,維持慢性腎病照護率攀升趨勢,領先國際逆轉腎病危脅。也期望在健保擴大照護網絡與各專業單位與團體的合力支持下,持續擴大早篩早治意識建立,帶動全民正視「三高護腎」,期望全人全程照護能讓病友安心治療,不再因對疾病迷思而對篩檢與治療裹足不前,共創台灣健康腎力。 圖/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分享健康臺灣腎病防治計畫 圖/台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理事長分享台灣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現況與突破

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出爐:8成民眾曾因錯誤度數感到不適 多數民眾配鏡「不求快、但求準」,專業度為關注重點

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出爐:8成民眾曾因錯誤度數感到不適 多數民眾配鏡「不求快、但求準」,專業度為關注重點

近年來,科技快速進展,現代人在工作和學業上無不數位化,智慧型裝置越來越精細、講求輕薄短小的同時,反而導致民眾容易用眼過度,讓雙眼視力岌岌可危!台灣面臨近視人口居高不下的窘境,更讓台灣因此有「近視王國」之稱,在生活上,我們除了離不開手機,高度近視也讓「眼鏡」成為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必須品,幫助我們順利完成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從小到大,不少民眾都有配鏡的經驗,但配到不適合的眼鏡,可能進而引發身體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此次,為了解民眾的視力保健行為與配鏡認知,此次《優活健康網》針對全台700位以上民眾,年齡包含19-6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顯示,視力的檢測結果、配鏡流程為大眾關注重點,而多數民眾較不在意平價/快速的配鏡服務,另外,具備高科技及數據分析輔助的數位驗光方式,亦受到民眾關注。 台灣近視人口逾73%,視力保健成趨勢!優活健康大調查-揭露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 眼鏡為現代人生活必需品,逾8成民眾卻曾因度數錯誤曾有不適感 你是否也習慣手機、平板、筆電、智慧型裝置不離身,盡情享受科技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數位時代雖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方便性,卻也近而間接導致近視成為這個進步時代的常見症狀之一。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2020年的資料顯示,臺灣18~24歲者每100人就有73人近視,近視人口竟已達7成以上!不過,近視雖常見,但風險卻不可輕易忽略,尤其高度近視者(>600度)有較大機率確診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若稍不注意,就可能讓失明找上門。為了解大家對於視力健康是否已經擁有足夠且正確的認知度,本次優活健康網特別針對全台民眾,進行「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 雙眼視力為身體健康的重要部份,民眾也應重視眼部的保健及健康度,根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成5的民眾選擇一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來定期追蹤眼睛狀況,落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有許多人從年幼時期即近視,若未能及時控制,隨著年紀漸長,通常度數都會隨之增加,也讓眼鏡成為寸步不離的生活夥伴,顯示一副擁有舒適視覺的眼鏡,對很多人來說極為重要。不過調查卻顯示,有近8成的民眾,都曾經在配鏡後感到不適,包含像是頭暈、噁心等。這種情況,多是因為鏡片與近視度數偏差所造成,顯示一副鏡片必須配有精準度數,方能創造良好的視覺感受,幫助視力達到最佳狀態。 獲得清晰視覺應不求快,個人化數據為舒適關鍵 配眼鏡,錢不是問題!民眾重點結果要精準,配鏡流程為次要 視覺是我們極其重要的感官,如今大眾對於眼鏡的需求大增,看得清楚又舒服,是多數人對於一副眼鏡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事事求快的時代,民眾卻願意在配鏡過程時放慢腳步。根據問卷結果顯示,高達7成以上的民眾願意花更多時間,進行詳細的視力測量以確保準確度,反映民眾希望可以不再只是被動接受鏡片的度數限制,而是透過個人化的數字結果,來找到專屬鏡片。不過,近年來,在台灣隨處可見標榜快速、平價的配鏡店家,快時尚眼鏡行的崛起,卻可能在求快的同時,忽略配鏡的細節考量。 觀察到這個現象,調查也針對此特性來了解民眾想法,而結果揭示,僅有約3成的民眾傾向平價、快速、地點方便的店家,反之,多數人認為配鏡最重要的關鍵是「檢測結果」,由此可見,大眾仍關注與眼鏡品質和視力健康最直接相關的因素。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配鏡流程」則為影響民眾選擇驗配場所的次要因素,顯示出大眾對於服務過程的期待及重視。 民眾回訪配鏡「8成」跟專業度有關!服務、精準度缺一不可 數位化驗光成年輕焦點,原廠認證助中年增信心 當調查中提及,最影響民眾回訪同一地點進行視力檢測或配鏡的原因為何,數據顯示有8成以上消費者更重視診所或店家的「專業度」,包含服務及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其結果更與民眾最重視的配鏡因素不謀而合,顯示多數人最重視是否可以藉由「專業的驗配流程,以獲得度數精準的鏡片」,相比之下,價格則非主因。另外,近年來隨著驗光科技與智慧醫療的推動,可以看到現在不少驗光所早已揮別陳舊、陰暗的刻板印象,不再是過去常見昏暗窄小的驗光空間,而是配有最新的儀器設備,顯示視力的測檢測技術更進一步,視力保健已然成為驗光及眼科醫療發展的一大重點。 設計明亮、陳列舒適,是現今許多驗配場所的空間規劃,這種更加整齊、富有科技感的室內設計方式,對於吸引民眾前來進行視力檢測,具有一定的幫助。調查指出,有4成的民眾會更願意走入「空間明亮、舒適」的驗光所,另外如店家配有多樣化的鏡片及鏡框選擇,也可能吸引民眾前往。此外,在19-29歲的年輕族群,多數表達有興趣體驗「數位化」的科技驗光,顯示出年輕民眾對視力保健科技的興趣與好奇,針對40-6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則有較多數表示驗光設備如有知名品牌背書,會增加對於檢驗結果的信心。此調查結果,同時表示民眾對於視力保健的觀念,除了關注眼睛測量的技術和服務外,注意力也逐漸轉移至驗光所的空間呈現及檢測工具上。 最後,《優活健康網》提醒,眼睛是靈魂之窗,應選擇專業的驗光流程與配鏡服務,無論是日常保視力矯正,也要諮詢專業驗光或醫療人員,確保獲得最符合個人需求的鏡片與眼鏡,為視力健康把關,專業驗光流程不僅影響配鏡準確度,更直接影響日常用眼健康,因此,選擇具備完整驗光設備的驗光所,同樣也是視力保健的重要一環。

異位性皮膚炎不癢有解方!醫師來解答

異位性皮膚炎不癢有解方!醫師來解答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皮疹好發於特定部位,症狀多樣可能出現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且可能會「奇癢無比」,嚴重影響患者之日常生活及睡眠。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江品萱醫師表示,雖然可以利用口服抗組織胺鎮定效果或涼感乳液與藥膏達到暫時性的止癢,然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搔癢感多半是與皮膚某些發炎激素過多有關,所以應該要從根本去治療發炎的問題。然而,有些較嚴重的患者對於局部類固醇與非類固醇藥膏或傳統口服免疫抑制藥物效果不佳,除了生物製劑以外,最近口服小分子新藥也通過健保給付,可以更快速的改善癢感與皮膚病兆。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複雜 遺傳、免疫、環境、壓力都會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很複雜,涉及先天基因敏感性與後天環境危險因子的交互作用,皮膚保護屏障狀不完整合併免疫系統異常,產生過多發炎激素,造成紅癢不適。外在刺激物及過敏原如汗水、塵螨、氣候過度潮濕或乾冷、搔抓都有可能惡化皮膚問題,因此,居家環境應定期清潔、濕度儘量控制在50-60之間,夏季流汗應隨時擦拭,冬季乾冷需加強保濕劑使用。江品萱醫師表示,除了皮膚問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同時有個人或家族的過敏史,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另外,根據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因飽受紅疹、搔癢之苦,可能有較高的憂鬱、焦慮、過動等疾病盛行率。。 異膚無法根治 但可以「穩控」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也許不見得所以有患者的疾病都有辦法根治,且許多患者形容其癢感不僅是表面的癢,而是一種「深入皮膚深層的癢」,不斷搔抓甚至會造成病灶發炎更嚴重,陷入惡性循環。江品萱醫師說明,現在的藥物相當進步,不斷推陳出新,如果能與醫師好好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規律回診治療,,搭配日常保濕,病情多半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健保給付日前通過了口服小分子新藥,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帶來佳音。小分子藥物的可以較為精準的阻斷導致皮膚發炎及搔癢的路徑,因此治療效果非常快速,江品萱醫師表示,「有些患者只要吃個幾天,癢感就有很明顯的改善。對於皮膚病兆的改善速度也優於傳統口服免疫抑制藥物。」若能止癢,患者的生活品質就能有大幅度的改善,並降低搔抓帶來的皮膚傷害,對於病情的恢復與控制也有幫助。 口服小分子藥物快速阻斷癢感 副作用也較少 江品萱醫師補充,口服小分子藥物雖能快速阻斷癢感、改善病灶,通常還是視疾病嚴重度搭配外用藥膏使用,達到更快、更好的皮膚狀況進步。皮膚科醫師會視患者病兆之嚴重度,調整藥物強度及類型,避免副作用之產生,亦有非類固藥膏(包含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及小分子PDE4酵素抑制劑) 可供使用,非類固醇藥膏少了皮膚變薄、萎縮的副作用,可供特殊敏感部位、慢性期或做為維持治療使用。。 此外,抽血追蹤的時間可以拉長,使用傳統口服免疫調節劑的患者初期可能需要幾週就回醫院抽血,追蹤血球、肝腎等功能,但是由於口服小分子藥物的作用較為專一,對全身的系統性影響較小,抽血追蹤間距較長,初次用藥需約一個月回診抽血,後續視情況兩、三個月回診抽血一次即可。 針對副作用,江品萱醫師表示,部分患者會感到噁心腸胃不適,但是這樣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服用時間改善,此外,年輕族群可能會有青春痘問題,不過這可以透過其他藥物控制。在少數一些免疫較差之患者可能出現帶狀疱疹的案例,如需長期使用可以考慮在使用口服小分子藥物之前,先去施打帶狀疱疹疫苗。 不過,目前健保只有給付口服小分子藥物給中重度且經傳統口服藥物及照光治療效果不佳之患者,江品萱醫師表示,評斷是否為中重度,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評估工具為EASI分數,透過評估皮膚受影響的範圍面積和紅、浮腫、抓痕及苔癬化之嚴重程度,分數越高代表病情越重,0~6分屬於「輕度」,7~19分屬於「中度」,20~72分屬於「重度」。鼓勵患者如想知道是否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可以就醫治療,由專業的醫師協助進行評估。

掌握這2個關鍵,延緩26.6年進入洗腎

掌握這2個關鍵,延緩26.6年進入洗腎

即使「洗腎王國」一直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台灣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超過8成的患者竟然沒有接受治療1!55歲張先生平時工作忙碌,去年他開始莫名感到疲倦,腿部出現水腫,原以為只是工作太累,經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剩40 ml/min/1.73m²,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五年前的健康檢查其實就發現尿液中有微量蛋白,但因為當時沒有任何不適,沒有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現在必須努力維持腎功能,才能延緩進入洗腎。台灣健保近期開放非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第三、四期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這項政策為許多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許多人誤以為只有在出現泡泡尿、血尿、小腿水腫等症狀時才需要就醫檢查,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表示,慢性腎臟病在第一、二期很少會出現症狀,如果真的有血尿,也可能跟糞便潛血一樣,肉眼無法看見,這也是為什麼六成慢性腎臟病患者已是晚期階段(第三期)2,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恐在15年內面臨洗腎3。 慢性腎臟病的成因可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或高鹽、高脂肪等飲食習慣,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超過3個月。洪思群分享,病人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時,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我會要洗腎嗎?」。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檢視檢查報告中的兩個跟腎功能有關的2個關鍵數值—腎絲球過濾率(eGFR)和 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以及早發現異常、接受治療。舉例來說,目前用於慢性腎臟病治療的其中一個SGLT2抑制劑,如果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eGFR 60-89)就開始用藥,有機會延緩26.6年進入洗腎。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了解腎臟的過濾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標,可以透過抽血取得數值,一般人的腎絲球過濾率通常在90至130 ml/min/1.73m²之間,40歲後,每年腎功能又會以1ml/min的速度下降4,加上亞洲人本身就比較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合併白蛋白尿的比例較高5,需要特別留意。 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則是用尿液檢查來評估腎臟是否有損傷,正常情況下,白蛋白雖然屬於小蛋白分子,但從腎臟過濾到尿液的量非常低。如果尿液中出現白蛋白,可能表示腎臟過濾功能受損,一般來說,正常的UACR值應該低於30 mg/g,如果超過此數值,可能表示存在腎臟損傷,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一般檢查所做的抽血、驗尿,理當就能知道腎功能的狀態,但是真正知道這些數值所代表的意義,以及知道要採取預防腎功能下降行動的病人少之又少。洪思群表示,糖尿病患者由於糖尿病照護網推行多年,現在有相對高的比例追蹤腎功能狀態,但是大多數的病人通常是有不舒服症狀才會來就醫,有的是透過健檢才發現有白蛋白尿問題,也有一群人沒有規律追蹤,等到想起要檢測的時候,eGFR已經下降到晚期階段。 現在就拿起你的檢測報告觀察腎功能狀況- 腎絲球過濾率(eGFR)和 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如果能在慢性腎臟病進入中晚期前,就先改變生活習慣,進一步至腎臟內科檢查,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eGFR 60-89)就開始使用SGLT2抑制劑,有機會延緩26.6年進入洗腎,相當於終生遠離洗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