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明明很想培養興趣,當成下班後舒緩壓力的調劑,卻總是跨不出第一步?找不到喜好、提不起動力該怎麼辦?本篇將分享上班族面對興趣培養的挑戰,提供簡單易行的探索及養成方法,幫你重新點燃熱情,打破枯燥的生活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其實是過去經驗留下的模式。沒察覺的話,就可能一直在重演舊故事,影響現在的選擇和關係。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榮格心理學家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於《穿越中年迷霧》一書中,著重與自己進行深層對話,修復創傷、覺察自己的靈魂,並揭示與內在對話的具體工具,幫助讀者洞察來自靈魂深處的訊息,唯有展開與自己的深層對話,才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成立30年,陪伴上萬家庭走過生離死別,目前台灣死亡照護品質已是世界第3。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2023年國人死亡前1年接受安寧比率約32%,其中癌症病人死亡前1年接受安寧比率約64%,但非癌症病人比率卻僅23%。事實上,不可治癒疾病都可考慮安寧療護,關鍵在於轉介時間及家屬觀念待打破。
大學個人申請放榜啦!隨著近幾週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公布,國中會考的分發結果也即將於7月初揭曉,許多學生正處於人生中重要轉折點之一。根據研究指出,等待成績公布的期間,學生的焦慮指數明顯高於成績公布後。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可以多留意孩子狀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現代社會存在年齡的對立,許多年輕人不滿老人的行事作風,甚至會用「老害」一詞來貶抑。《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解析,成為令人厭惡的高齡者某方面來說是腦部退化的結果,而開始「懶得做」事情,正是老害的開端,任何人都有可能變成這樣,但其實是有方法能夠緩解或逆轉。
夏天陽光強烈,紫外線輻射不僅會加速肌膚老化,還可能引發過敏或曬傷,對敏感肌膚來說更是挑戰重重,究竟敏感肌膚該如何防曬?該如何選擇防曬產品?《優活健康網》特邀極緻皮膚專科診所美容醫學護理師郭貞君撰此文,分享「敏感肌膚夏季防曬全攻略」,協助敏感肌族群度過夏天。
俗稱香港腳的足癬,一到悶熱夏天就造成許多人困擾,甚至不少人不小心就加入「菌男黴女」行列。悶熱天氣還整天在外工作,張先生兩腳底又悶、又濕,更糟的是癢到脫下鞋襪猛抓還是無法止癢,嚴重時除了脫皮和奇癢,腳趾縫或腳底、腳掌邊緣乾裂甚至還出現小水泡,找醫師看診拿外用藥擦,好了一陣子就又復發,人生超無奈。
隨著性觀念的普及,近幾年來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雖然大眾普遍認為其與女性較為相關,但根據研究顯示,男性感染HPV的風險其實高於女性。HPV除了會造成女性子宮頸癌外,也會引起男性口咽癌、肛門癌以及生殖器疣(俗稱菜花)等疾病。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醫師表示,近年菜花感染人數頗多,儘管目前已有治療方式,但復發率仍高。他分享臨床案例,曾有一名20多歲的男性病患,曾每6...
孩子不讀書要怎麼辦?以「神老師&神媽咪」為名設立粉專、基隆長樂國小老師沈雅琪於《你的信任,是孩子最強大的底氣》一書中,量身打造每個孩子需要的有效教養,每個有狀況的孩子都是在討愛,犯錯其實並不可怕,而父母的陪伴與理解,將會是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今天坐在位子上幾個小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18歲以上民眾每天平均坐著超過6小時,身體活動不足率高達54%。而久坐超過9小時的族群,死亡風險竟比坐不到7小時的人多出22%。物理治療師提醒,止痛藥只是遮掩症狀,要真正解決痠痛問題,還是需從增強行動力開始。
門診經常遇到忙碌的工作者一到關鍵時刻就胃痛、背痛、四肢無力、急著跑廁所,但真的去廁所解決以後又沒辦法順利緩解症狀,每當關鍵時刻這些困擾的症狀出現時,是不是你的注意力就開始下降了?腸胃莫名成為你工作上的拖油瓶,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臨床診斷通常歸類為「大腸激躁症」,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簡稱「腸躁症」,臨床上,現代人多因為情緒因素及壓力影響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腸胃機能失衡而形成腸躁...
失智症治療大突破!衛福部今年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新藥,被視為失智症治療20年來最關鍵的進展。醫師指出,比起用藥更重要的是早期篩檢,透過影像識別大腦Tau蛋白沉積,是確診阿茲海默症的關鍵。目前已研發出Tau蛋白可用顯影劑,配合正子攝影,可望取得藥證,實現阿茲海默症早篩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