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嬤健忘喊錯孫名⋯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警告:睡不好非單純老化
2025/8/5(2025/8/5 15:43更新)
很多人常誤以為長者「睡不好」,是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專科醫師林倬漢表示,許多看似老化的徵兆,如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情緒起伏等症狀,其實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延伸閱讀:
失智症前兆有哪些?該看哪一科?失智症檢測、新藥費用、治療一次看
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失智風險有關
林倬漢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高齡族群常見卻經常被忽視的疾病,會造成夜間缺氧、干擾睡眠品質,進一步影響認知與情緒,由於高齡者常主觀上不覺得疲倦,加上長期適應了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態,常使這類問題被低估或延誤診斷與治療。
林倬漢指出,據研究顯示,60歲以上長者約有一半受到睡眠障礙影響,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更與失智症風險密切相關,若未及早診治,夜間反覆缺氧將加速神經退化,與高血壓、心房顫動、中風等。2024年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DI)也已將睡眠呼吸中止症篩檢列入失智症評估項目。
延伸閱讀: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眠水果」一覺到天亮
4招非藥物策略改善睡眠障礙
針對已罹患失智症的長者,睡眠問題往往更為複雜。林倬漢建議,優先採用非藥物介入策略,包括:
- 白天多曬太陽、夜晚營造安靜微光的睡眠環境。
- 建立規律作息與日間活動(避免白天過度小睡)。
- 鼓勵進行輕度運動與社交互動,以穩定生理節律與情緒。
- 藥物治療則須謹慎使用,特別需考量跌倒風險與意識混亂等副作用。
因應高齡長者交通不便與就醫困難,亞東醫院睡眠中心推行居家檢測搭配遠距回診模式,患者僅需配戴簡易裝置,即可在家完成睡眠數據紀錄,後續由專業醫師遠距說明結果,並搭配個管師提供呼吸器適應與使用訓練,提升治療依從性。
林倬漢提醒,對高齡者而言,良好睡眠是維持認知、自主生活與情緒穩定的關鍵。呼籲家屬提高警覺,透過居家檢測及早介入,加上科技輔助與人性化照護,讓患者即使在家中也能獲得完整、有效的睡眠評估與治療,能睡得好、活得好,幫助長者重拾精神與日常活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