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7旬翁攝護腺指數偏高以為發炎!坐下「蛋蛋緊緊的」竟患攝護腺癌晚期

7旬翁攝護腺指數偏高以為發炎!坐下「蛋蛋緊緊的」竟患攝護腺癌晚期#癌症

74歲蔡先生早年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偏高,以為只是發炎多休息就好,因此延誤就醫。4年後雖無血尿症狀,但因坐下時感到「睪丸緊緊的」就醫,竟確診第4期轉移性攝護腺癌,經手術與荷爾蒙治療,但病情惡化,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階段。所幸透過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正子攝影找出病灶,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後,疼痛緩解、精神恢復。

乳房長不明腫塊不痛不癢?醫揪「乳房葉狀瘤」未切除恐釀皮膚壞死

乳房長不明腫塊不痛不癢?醫揪「乳房葉狀瘤」未切除恐釀皮膚壞死#癌症

日前,30歲許小姐摸到左側乳房有明顯腫塊,且短期內快速變大,雖然沒有疼痛,但卻造成心理壓力,遂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續,經乳房超音波與粗針切片檢查發現,乳房有約3公分大的葉狀瘤及2顆小腫瘤,經充分討論後,醫師執行內視鏡輔助微創乳房全切除手術合併重建,病理結果確認3顆腫瘤皆為「乳房良性葉狀瘤」,所幸手術順利,後續追蹤未見復發。

癌症切除了就會好?日本抗癌名醫揭真相:「這類癌症」開刀也沒用

癌症切除了就會好?日本抗癌名醫揭真相:「這類癌症」開刀也沒用#癌症

幾乎所有早期癌症的治療,都以開刀為主,但是癌症是否切除了就會好?日本抗癌名醫中山祐次郎於《得了癌症怎麼辦?》一書中,以患者的立場提問,以醫師的角度回答,從如何挑選醫院、與醫師溝通的技巧,到各種治療法的差別都有,給所有懼於癌症、苦於治療、惱於尋找合適療程的患者帶來安定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博愛座再見了!立法院三讀改名「優先席」:回歸到「有需要者優先」

博愛座再見了!立法院三讀改名「優先席」:回歸到「有需要者優先」#癌症

博愛座爭議不斷,為了降低社會誤解跟衝突,立法院15日三讀修正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草案,正式將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並將適用對象調整為「其他有實際需求者」優先乘坐。對此,病友團體認為,博愛座之亂絕非改名就能解決,宣導教育更重要,民團也建議宣導前期可參考「好孕貼紙」提供有隱性需求者。

胃痛別拖!婦罹罕見「印戒細胞胃癌」醫警:有不規則胃潰瘍要當心

胃痛別拖!婦罹罕見「印戒細胞胃癌」醫警:有不規則胃潰瘍要當心#癌症

60歲黃女士兩年前因上腹部持續悶痛兩週,服用胃藥後未改善而至醫院就醫,醫師建議她接受胃鏡檢查,在胃下端處發現一片邊緣不規則的小潰瘍,進一步安排切片檢查,最後病理報告顯示為罕見的「印戒細胞型胃癌」。所幸早期發現,接受胃部分切除手術後,身體順利恢復,目前定期追蹤無復發跡象。

手腳出現不明瘀青要小心!醫揪「肢端黑色素瘤」癌細胞恐迅速轉移

手腳出現不明瘀青要小心!醫揪「肢端黑色素瘤」癌細胞恐迅速轉移#癌症

76歲林先生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意外撞傷所致的瘀青,但黑色痕跡卻有擴大趨勢。後續,林先生至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就診,經皮膚鏡、皮膚切片病理檢查發現,林先生患有「肢端黑色素瘤」,需透過廣泛切除病灶阻斷腫瘤生長以避免轉移,遂轉至整形外科進行截肢評估,術後林先生恢復良好,定期回診追蹤。

人生七十才開始!退休工程師罹癌卻決定圓夢:78歲走完西班牙朝聖之路

人生七十才開始!退休工程師罹癌卻決定圓夢:78歲走完西班牙朝聖之路#癌症

退休不是終止,而是新人生的開始。工程師劉孟德在人生下半場,上大學、讀研究所,到日本遊學、打工換宿,還兩度騎摩托車環島,即使老婆說不行,「我還是要去。」他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劉孟德在罹癌後,逐年選擇完成自己夢想,還在70歲後完成西班牙朝聖之路,從未放棄人生的生命故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