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末老人「腹脹」竟是情緒未排解?她用「1招」破防:愛是最好的療癒

癌末老人「腹脹」竟是情緒未排解?她用「1招」破防:愛是最好的療癒#癌症

精油又被稱為西方的草藥,不僅有舒緩情緒、振奮精神的功用,甚至還能攻破人們的心防⋯擁有35年身心療育工作經驗、芳療照護師吳宙妦於《帶著愛與療癒的香氣行者》一書中,分享溫暖人心的芳療照護經驗,個案經由與各種香草精油的調理,也逐漸找到與生命和解的機會。分享以下為原書摘文:

癌友術後打葡萄糖恐不足,醫:OOO降發炎,透過靜脈營養補充是關鍵

癌友術後打葡萄糖恐不足,醫:OOO降發炎,透過靜脈營養補充是關鍵#癌症

(圖一/林怡成主任提醒癌症病患,若手術後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研究調查,40~80%癌症病友有體重減輕危機。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林怡成表示,臨床常常看到不少大腸直腸癌的病患都已骨瘦如柴講話有氣無力,但卻不得不面對術前的清腸作業,不僅拉肚子、飲食也必須有限制;加上開了一個大刀,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也比較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特別是70、80歲長者如果罹患腸癌,本身就已經虛弱,而術後由於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沒有食慾、長期不想吃東西的狀況下,更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這些都影響到治療與康復狀態。 搭配化療患者更需特殊營養補充 以往術後恢復上多以注射葡萄糖來補充體力,但所需時間較長,現在有一種「靜脈營養」補充能以更有效益的方式讓病患獲得營養。林怡成醫師說明,通常重症者是必須透過「全靜脈營養」,經由中央靜脈注射的方式讓營養傳輸到身體各部分;但目前有「複合周邊靜脈營養」透過從手臂或腕部等周邊靜脈方式注射,不僅能夠做到短期營養快速補充,也能減少中央靜脈營養產生的併發症。 與以往補充葡萄糖方式比較,複合周邊靜脈營養的成分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特別的是搭配橄欖油成分,橄欖油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此除了補充營養,也讓身體減少發炎機會。 林主任解釋,特別是大腸直腸手術的患者,因為手術會影響消化道營養吸收,加上術後食慾也較差,透過周邊靜脈營養可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體力、精神也都會比較好。另外,如果是化療患者更會有缺乏食慾的問題,也可考慮靜脈營養來支持體力。以腸癌術後病患來說,以往補充葡萄糖的方式術後恢復期較長,而以複合周邊靜脈營養補充的案例則發現,病患大概1周內就可以恢復,年長者的復原期也可縮短。 術前介入提高病患體力、術後恢復較佳 林主任也建議,若病患在術前評估就已經營養不足,建議先介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除了能提高病患體力與營養狀況,也能降低手術風險,讓術後恢復較佳。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在給予周邊靜脈營養時,由於配方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關係會產生滲透壓差,如果滲透壓過高便可能產生靜脈炎,因此有關靜脈營養的補充,要與主治醫師做完詳細討論後再來評估使用。林怡成主任提醒癌症病患,若手術後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圖二/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林怡成醫師)

他患「攝護腺癌」竟超樂觀?過來人曝心聲:別用「應該」框住自己

他患「攝護腺癌」竟超樂觀?過來人曝心聲:別用「應該」框住自己#癌症

人的一生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階段,但很多人都被順序給綁住,重要的是在生與死之間,你經歷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才是重點。台灣自媒體經營者、電視名嘴H(Higashi Chen)曾飽受重鬱症與癌末之苦,他也於《是時候該大逆不道了》一書中,分享創新的價值觀,幫助讀者打破世俗觀念,無拘無束活出豐盈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癌症

頭髮的力量,比你想像中更強大!一束30公分長的頭髮,能在生命裡起什麼作用? 有人說,頭髮是人類身體上最無用的組織,但在癌友身上,無法控制的掉髮、脫髮、往往是影響心情的最大因素。每年台灣有將近10萬人因癌症治療而掉髮,除了承受病痛帶來的身體不適,外貌的巨變,更讓癌友沮喪不安,畏懼面對世界,甚至可能放棄治療! 一絲一縷無比珍貴 透過髮絲傳遞愛與能量! 癌症希望基金會募髮行動邁入第21年,已募集到226,185束每束30公分長的髮束,堆疊起來已有近117座101的高度。 除了募髮,我們也積極募集假髮製作經費,每年產出千頂假髮,幫助超過上萬名癌友重拾自信與笑容面對抗癌路上的挑戰! 2023【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捐髮活動,串聯北中高近二百位捐髮者的愛心,於七月份陸續登場。首站7/1高雄場,7/8台中場,共已有90位捐髮者捐出髮束,現場亦共募得善款10萬逾元,可製成33頂假髮。本次台北場報名踴躍,有90位捐髮者報名,年齡從4歲到59歲,報名者中不乏青少年也有30位捐髮者已經參與2次以上的捐髮活動,更有三位癌友也參與捐髮。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邱秀渝說: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02年起啟動募髮行動,號召社會大眾捐髮及假髮製作經費,透過眾人的參與,創造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了捐出健康的頭髮,捐髮者忍受炎熱天氣,堅持不染不燙,甚至承受他人的質疑或眼光,只為了一個信念,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悸動!」 由愛堆起 給予癌友信心與力量 第一次參與【首望相助】捐髮活動的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美智雄先生 (Mr. Michio Hayashi)說:「我相信捐髮活動將對癌友產生積極的影響,帶給他們勇氣和自信,幫助他們勇敢面對治療並戰勝疾病。各位的參與和支持將為癌友帶來無限的力量和希望。」 而假髮的製成,除了民眾的愛心髮束之外,更需要經費幫助假髮完成。長期支持【首望相助】的公益夥伴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AROMASE艾瑪絲洗髮精今年仍持續與基金會攜手促成這項美事。活動現場除了捐髮之外,也安排寓教於樂的生命教育活動,讓捐髮者有機會體驗因疾病噵致的容貌改變,以及假髮製作過程解析,進而感受捐髮對癌友的實際助益。   《捐髮故事分享》 曾受助於人 如今也成為助人者!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娟華在2018年確診肺癌第一期,這生命中的重大衝擊,在心理上一直有解不開的結。 後來娟華參與了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小站的課程及情緒支持團體,慢慢療癒自己的內心,也很肯定癌症希望基金會對癌友的服務與關懷。曾捐過頭髮的娟華在經歷癌症洗禮過後,更能感受深受癌友的需要,當年無助的時候受到幫助,現在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這次由女兒陪同參與捐出髮束。 曾是癌友的小女孩 身體力行想幫助更多相同經歷的人 出生才一年多的靖旆,就被診斷確診白血病,經過三年多的治療,目前已康復。雖然當年靖旆在治療期間還懵懂無知,不知道癌症到底是什麼? 治療後會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媽媽常跟她提到,有些癌症病人治療時會經歷掉頭髮,會很傷心難過,於是靖旆決定捐出自己的長髮,幫其他的癌友們加油打氣,這也是靖旆的第二次捐髮! 帥氣桌球隊男孩 從小陪母參與捐髮 這次也來共襄盛舉 小學六年級的君樺,是學校桌球隊一員。母親三度參與基金會的捐髮活動,每次君樺都有陪同,耳濡目染之下,也在心中萌發蓄髮捐出頭髮的念頭,5年的蓄髮過程中,長髮的悶熱讓他每次練打桌球時往往滿身大汗,也承受了一些眼光和好奇或被誤會成是女生,但君樺都坦然接受,也告訴別人他要留髮捐髮的動機,實踐了運動員「堅持到底」的精神! 同理癌母的感受 少女用實際行動幫助癌友 皓晴的媽媽是乳癌病友,在治療過程中經歷過掉髮的失落與沮喪,因此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沒有頭髮帶給癌友的焦慮與不安。媽媽的經歷皓晴看在眼裡,也想為癌友做些什麼,在媽媽的鼓勵下,原本都是短髮的她,也開始留髮要捐髮幫助跟媽媽一樣經歷的病人,帶給他們自信與希望! 這是一個關於頭髮力量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能參與! 癌症希望基金會盼《假髮租借服務》助病友重拾美麗與自信 完成假髮並不容易,除了健康的髮束,每頂更需要3500元製作費!「首望相助」的精神,就是希望大眾同理癌友需求,集眾人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頭」開始幫助癌友走過治療的艱辛。為鼓勵更多癌友積極治療,並持續推展「癌友假髮租借服務」,盼社會各界除了捐髮,更能挹注假髮製作經費,讓更多因治療而掉髮的癌友能使用,與癌奮戰的同時也能美麗與自信!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癌症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