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好發三明治族群!醫揭「這類型癌」最大宗佔6成:健保用藥陷困境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已經20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相較於歐美國家早好幾年,每年新增罹癌人數超過1.7萬人,且死亡率長期呈現持平不降的趨勢。
延伸閱讀:
乳癌病人不能吃哪些水果?6大地雷食物少吃!乳癌飲食禁忌一文看懂
荷爾蒙陽性乳癌佔6成為大宗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彰基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陳守棟表示,政府近年來逐步擴大給付多種乳癌新藥,嘉惠符合適應症的病友,但對於晚期病友的長期治療支持仍有所限制,期待未來健保與國際接軌,全面給付有效藥物,降低復發機率、助病友延命。
三軍總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戴明燊表示,台灣乳癌病友中,有近6成屬於荷爾蒙陽性乳癌、9成早期確診,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一旦落入第4期轉移性乳癌階段,則存活率僅剩不到4成,可見提升乳癌晚期治療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
胸部腫脹、刺痛,會是乳癌警訊嗎?你一定要知道的「乳房痛」真相
健保給付口服標靶藥僅限2年
戴明燊說明,過去轉移性乳癌患者使用抗荷爾蒙治療,但可能面臨產生抗藥性、使病情惡化等問題,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有助於延緩荷爾蒙抗藥性的出現。然而,目前健保對於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給付該標靶藥的條件較嚴格,現行健保給付限制2年,明顯跟國際指引建議仍有落差。
戴明燊指出,根據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研究發現,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以CDK4/6抑制劑的臨床治療2年後,達5成以上維持疾病不惡化,可持續用藥延命,甚至有人用藥長達10年。偏偏在台灣,不少病友受限於用藥2年給付期滿,即面臨該停藥中斷治療,或需自費用藥延命的兩難抉擇。
乳癌病友多是「三明治族群」
上述個案陳太太就面臨這樣的情況,她11年前確診乳癌,熬過16次化療及28次放射線治療後總算戰勝病魔,沒想到4年前回診追蹤時意外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在醫師建議下切除部分肝臟,後開始服用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預後良好。然而健保僅給付2年屆滿後,她為了心愛的家人堅持用藥,過去1年7個月以來藥費超過百萬元,也期待未來持續用藥有更多協助。
戴明燊強調,乳癌病友年齡層大多落在40~60歲,正是身處「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旁有老公」的「三明治族群」,呼籲政府提供長期有效的藥物,讓晚期乳癌病友在治療的過程不中斷,仍能保有生活品質。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