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不只怕沒錢,還怕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許多癌友面臨經濟及治療困境,只能被迫放棄治療。54歲的愛麗絲曾在科技產業工作,近1年多來陰道持續有深褐色分泌物,多次檢查、追蹤及子宮鏡切片均無異狀,直到年初時異常出血,經兩次子宮刮除化驗才發現癌細胞,且手術摘除子宮時發現已擴散至淋巴,確診為第3期子宮內膜癌。
罹癌不只怕沒錢,還怕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許多癌友面臨經濟及治療困境,只能被迫放棄治療。54歲的愛麗絲曾在科技產業工作,近1年多來陰道持續有深褐色分泌物,多次檢查、追蹤及子宮鏡切片均無異狀,直到年初時異常出血,經兩次子宮刮除化驗才發現癌細胞,且手術摘除子宮時發現已擴散至淋巴,確診為第3期子宮內膜癌。
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輕症減量政策,門診掛號額滿時,輕症病友請持「醫療院所轉診單」加號。對此,院方表示,此為建議,而非強制。為鼓勵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台大醫院建議輕症病人需持基層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北榮限制門診時間;長庚「雁行計畫」則是基層轉診長庚門診的患者較具優先權。
你曾經心中產生絕望感,有過自殺念頭嗎?當下若無法臨時求助專業諮商人員或心理師,有什麼方法可尋求緊急救援?有鑑於近年國人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華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並將於9月4日正式開課,希望提升大眾對於「心理健康危機CPR」的認識。
中醫診斷大突破!韓國的「韓醫」已結合超音波檢查,應用於針灸前確認受傷部位,讓傳統醫學治療更精準,衛福部也研擬開放中醫師使用超音波,目前正在協助教育訓練,2025年有望推動上路,並且評估未來中醫使用超音波的應用方向,不排除有針灸與婦科領域。
面對台灣少子化危機持續惡化,凍卵是女性保留未來生育選擇權的規劃方式之一,但目前生育補助條件及對象限制多,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凍卵協會共同發布最新「少子女化對策-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建言書,呼籲政府持續優化補助制度,放寬醫療性凍卵條件,讓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擁有更多可能性。
衛福部健保署2025年起推動「醫院個別總額」新制,外界擔心醫院為求盈餘,恐自限掛號、手術及檢驗檢查,影響患者就醫權益。不過,第2季預估健保點值出爐,台北區第2季點值逾0.9,且未出現限診、增掛號費等。醫界呼籲2026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採5.5%以上,財務充足以免發生醫療人球。
彌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簡稱DLBCL)是成人最常見的惡性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可能侵犯全身器官,一旦復發治療將更具挑戰,患者壽命可能只剩半年。所幸自2025年8月1日起,健保給付納入第3線新藥,為病友帶來治療福音。
2025年9月起,政府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對象,國中男生首次納入施打對象,不分性別皆一起施打,這也是東亞地區首次男女一起施打公費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行動。醫師指出,希望透過全面接種疫苗,降低HPV相關疾病(如子宮頸癌、頭頸癌)的發生率,也是癌症防治兩性平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