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新陳代謝

吃不多還是胖?小心慢性疲勞!醫揭「身體5變化」恐是新陳代謝變差

吃不多還是胖?小心慢性疲勞!醫揭「身體5變化」恐是新陳代謝變差

你知道嗎?當新陳代謝開始變慢,身體常會出現「慢性疲勞」的警訊,卻常被誤認為只是年紀大、懶惰或壓力太大。其實,若你經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早上難起床,甚至一整天都提不起勁,很可能是新陳代謝異常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應適當調整作息與營養,才能重啟身體活力。

特別企劃:對抗憂鬱

「重度憂鬱症」嚴重恐自殺!醫揭「抗憂鬱鼻噴劑」速緩解輕生意念

「重度憂鬱症」嚴重恐自殺!醫揭「抗憂鬱鼻噴劑」速緩解輕生意念

一名近50歲的女性重鬱症患者,幾乎已經嘗試過所有抗憂鬱口服藥物,也合併且反覆使用許多相關治療,但療效有限,不是整天躺在家裡,就是有想死的衝動,無法照顧家庭。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威勝說,該患者在某次急性發作後送醫治療,在接受速效抗憂鬱鼻噴劑治療後效果驚人,不僅情緒顯著穩定,在後續穩定療程下,門診減少許多其他藥物,也開始重拾與小孩正常互動,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你有成為真正的大人嗎?心理學家:長大是要「盡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你有成為真正的大人嗎?心理學家:長大是要「盡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榮格心理學家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在《內在力量的指引》一書中,引導讀者思考人生最關鍵的成長課題——究竟「長大」或「成功」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唯有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重新檢視生活,才能運用內在早已具備的力量與資源,穿越恐懼與困境,活出更深刻的自我。以下為原書摘文:

抗藥性蔓延警訊!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守住救命關鍵

抗藥性蔓延警訊!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守住救命關鍵

「醫師,可不可以幫我開強一點的抗生素?」「我發炎怎麼沒吃抗生素?」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聽過?還是自己也踩過誤區?在日常診間裡,這樣的要求屢見不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醫師提醒,這正是造成「抗藥性」問題持續升溫的主因之一。 「抗藥性不是遙遠的議題,而是每天都在醫院裡上演的挑戰。」戴嘉言副院長指出。每年WHO都會訂定「世界抗生素認知週」,高醫今年特別提前響應,推出結合教育、展覽...

長輩「老後孤獨」該如何陪伴?必知「照護4方案」增加心理安全感

長輩「老後孤獨」該如何陪伴?必知「照護4方案」增加心理安全感

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邁向超高齡化,「孤獨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重大挑戰,長期缺乏社交互動、和他人情感疏離,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孤獨感的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以下是幾種可以嘗試的方式,幫助家中長輩獲得陪伴,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8歲女童患白斑症  醫病共同控制病情

8歲女童患白斑症 醫病共同控制病情

小花(匿名)是一位年僅8歲的小女孩,臉上突然擴散的白斑讓她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原本活潑開朗的她,因為同學的嘲笑而變得沉默寡言,總是靜靜躲在媽媽身後,不敢抬頭。從這位小女孩,到樂壇傳奇人物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白斑症所帶來的的困擾始終難以被忽視。片片失色的肌膚在患者心中投下陰影,讓他們感到自卑與社交恐懼。 白斑治療的雙重考驗:長期抗戰卻難見成效 最怕「看不到盡頭」 ...

有圖解》乾眼症又發作了嗎?常按摩「4大護眼穴位」改善眼睛乾澀

有圖解》乾眼症又發作了嗎?常按摩「4大護眼穴位」改善眼睛乾澀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乾眼症已成為最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視力受損。除西醫治療外,中醫也提供了一系列針對眼睛保健與乾眼症治療的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治療及日常保健等「全方位眼睛保健法」。藉由中醫在護眼方面的傳統智慧,提供大家在維持靈魂之窗健康的新選擇。

8旬婦擁1600萬財產、和兒同住「仍怕孤獨死」:不如一人獨居過生活

8旬婦擁1600萬財產、和兒同住「仍怕孤獨死」:不如一人獨居過生活

儘管與家人同住,卻長期沒有交集,甚至在過世數日後才被發現,這樣的「同居孤獨死」案例逐漸增加,尤其常發生於高齡者在家庭中被忽視、疏離的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一名8旬守寡的老婦正身處這樣的困境,從過去支持丈夫經營企業的闆娘,如今淪為與兒媳幾乎無對話的同居孤獨者。

跟Z世代溝通,避開這些話!溝通專家揭10大「老害用語」替換指南

跟Z世代溝通,避開這些話!溝通專家揭10大「老害用語」替換指南

人際交往中,保持適當的距離感是很重要的,並且需要適時調整說話方式。美國CCE認證之全球職涯發展師、溝通專家五百田達成於《職場Z世代使用說明書》一書中,深入分析與Z世代的溝通盲點,探討如何掌握「距離感」與「說話方式」,幫助讀者與不同世代、不同價值觀的人相處,都能應對自如。以下為原書摘文:

必須、應該⋯別再讓「完美主義」耽誤你!心理師教「4步驟」解除焦慮

必須、應該⋯別再讓「完美主義」耽誤你!心理師教「4步驟」解除焦慮

人們面對壓力或特定情境時,容易產生焦慮的傾向,該如何調整焦慮體質呢?心理諮商師朴世光於《誰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一書中,以成長經驗為例,談及人們因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所產生的焦慮、不安與自我懷疑,分析這些情緒如何成為現代心理健康的隱憂,並引導讀者改變心態,提升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健康檢查別只看膽固醇!醫揭「Lp(a)數值」更關鍵:影響心臟病風險

健康檢查別只看膽固醇!醫揭「Lp(a)數值」更關鍵:影響心臟病風險

一名48歲男性患者身形正常、不抽菸、作息規律,既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膽固醇數值也在理想範圍內,卻在某次運動時突然倒地,送醫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脂蛋白(a)」(Lp(a))數值異常升高。醫師提醒,Lp(a) 是評估心臟病與中風遺傳風險的重要指標,建議高風險族群應主動接受相關檢測。

中元普渡供品祭拜「4招守則」防食物中毒!醫:小心1食物冷藏也會壞

中元普渡供品祭拜「4招守則」防食物中毒!醫:小心1食物冷藏也會壞

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備妥豐盛供品祭拜祖先與好兄弟。不過,天氣炎熱之際,拜拜後的食物與供品,若保存與攝取不當,小心食物中毒風險;過度燒金紙、香火,更恐釀成健康危機。醫師提醒,民眾在維護傳統信仰時,也別忽略身體健康,建議掌握4大健康原則,讓中元節更安心。

Jolin「9點半睡覺」意外掀模仿潮!心理師揭「蔡依林效應」背後3原理

Jolin「9點半睡覺」意外掀模仿潮!心理師揭「蔡依林效應」背後3原理

近期社群掀起「蔡依林效應」,天后蔡依林(Jolin)日前在Podcast節目坦言每天晚上9點半就上床睡覺,迅速在網路上掀起話題,甚至有不少網友效仿,紛紛在社群上分享:「我要跟著 Jolin 早睡」「我也要努力多喝水」。《優活健康網》特摘諮商心理師蘇琮祺分享「蔡依林效應」背後3大原理,當我們發現自己「知道卻做不到」時,不妨也替自己找榜樣學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