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腸胃脹氣

吃太飽狂脹氣打嗝?中醫授「快速消脹氣」4招:塗薄荷油、喝薄荷茶

吃太飽狂脹氣打嗝?中醫授「快速消脹氣」4招:塗薄荷油、喝薄荷茶

「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特別企劃:肝肝好

肝臟好不好,檢查身材就知道!醫揭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恐致2大問題

肝臟好不好,檢查身材就知道!醫揭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恐致2大問題

更年期後,若仍維持「梨形身材」,當心這可能是肝臟的求救訊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指出,一名55歲、停經3年的患者,因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問題日益明顯,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女性荷爾蒙與雌激素代謝功能檢測,結果顯示肝臟雌激素代謝功能異常,並提醒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注意2問題。

愛上算你倒楣!交往前看清「6大特質」避免愛錯人:金錢觀不合也算

愛上算你倒楣!交往前看清「6大特質」避免愛錯人:金錢觀不合也算

許多人在感情中,可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警訊,建議交往初期就觀察對方的特質。台灣首席國際熱情測試、人生自信力雙認證協導師胡咪於《分手的99個理由》一書中,分享心理洞察與真實故事,帶領讀者從親密關係的迷霧中走出,透過一次次的自我對話,看見情感中的執著、依戀、害怕與渴望,最終回到自己的內在,學會如何完整地愛與被愛。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回家就立刻開冷氣?居家達人揭吹冷氣「5大NG習慣」恐電費狂飆

一回家就立刻開冷氣?居家達人揭吹冷氣「5大NG習慣」恐電費狂飆

每天都是高溫炎熱的天氣,冷氣變成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使用方式錯誤,不僅達不到降溫效果,還可能導致電費暴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居家生活顧問妹尾愛(せのお愛)羅列5項常見的NG習慣,不但讓冷氣效能打折,還可能增加家庭負擔。

她姿勢變化就頭暈,健檢揪「0.6公分腦動脈瘤」!醫:破裂恐危及生命

她姿勢變化就頭暈,健檢揪「0.6公分腦動脈瘤」!醫:破裂恐危及生命

70歲王女士近期出現姿勢變化時的頭暈症狀,擔心可能是中風徵兆,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診,經新竹台大分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團隊初步評估後雖排除急性中風,但也發現王女士血壓控制不穩,時常偏高至160/100毫米汞柱左右。考量她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且家族中有腦中風紀錄,醫師鼓勵可進一步接受完整健康檢查。

50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退休宅」4大關鍵:收納空間不是越多越好

50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退休宅」4大關鍵:收納空間不是越多越好

老後住家究竟該從何著手改造?長輩抗拒改變又該如何說服?有哪些長照資源可以運用?打造安心舒適的居家環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友善全齡住宅專家提出4大關鍵問題,為大家釐清疑惑,為後半輩子該如何規劃住家環境、安全考量、使用空間等,為老後生活做好準備。

「龍葵」能預防乾眼症?研究揭「烏甜仔菜」含1成分:幫助眼睛保濕

「龍葵」能預防乾眼症?研究揭「烏甜仔菜」含1成分:幫助眼睛保濕

不少民眾有乾眼症,特別是在密閉空間或機艙內不舒服,醫生建議民眾減少身處乾燥環境,以人工淚液增加溼度等,而醫學研究也顯示,俗稱的「烏甜仔菜」的龍葵富含甜菜鹼,對眼球溼潤與角膜保護有助益。《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龍葵的功效,可以調節滲透壓,對眼球保溼有助益。

漱口水用在刷牙前還刷牙後?醫揭「3大錯誤迷思」教你正確清潔順序

漱口水用在刷牙前還刷牙後?醫揭「3大錯誤迷思」教你正確清潔順序

為了讓口腔清潔、口氣清新,許多人會使用漱口水來清潔口腔,但也有不少人在使用漱口水後依然口腔衛生不良,為什麼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牙醫師提醒,錯誤使用漱口水「3大迷思」需要釐清,不僅用完漱口水不能再用清水漱口,甚至太常使用漱口水也會傷害口腔健康。

舌頭疼痛竟是貧血搞的鬼-中醫補血調氣減症狀

舌頭疼痛竟是貧血搞的鬼-中醫補血調氣減症狀

28歲女性因為患有子宮肌瘤長期有月經血流過多以及淋瀝不止的問題,因為貧血緣故,時常會產生疲倦與心悸等毛病,還有臉色蒼白與掉髮等困擾,最特別的是患者的舌頭老是隱隱作痛,由於本身腸胃功能也不佳,服用鐵劑常感噁心與腹痛,故前往翰堂中醫診所治療,依中醫四診以及西醫檢測數據血紅素為6~7 g/dl判定為血虛以及貧血體質,經由2個月針灸以及中藥調理改善月經血量過多的症狀,並酌加補血理氣等中藥處理貧血以及改善血...

實踐夢想的路上,誰會阻礙你?專家列「80/20法則」找出關鍵因素

實踐夢想的路上,誰會阻礙你?專家列「80/20法則」找出關鍵因素

追求目標必然會遇到很多限制,該如何找出這些限制?鑽研時間管理超過30年、成功學大師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於《時間管理,先吃了那隻青蛙》一書中,分享時間管理的實用法則,包括訂定優先順序、克服拖延⋯⋯等,幫助讀者邁向高效與成功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自己做決定,還是跟著別人前進?精神科醫:別讓人生自動駕駛

你是自己做決定,還是跟著別人前進?精神科醫:別讓人生自動駕駛

人生之所以無聊,是因為我們自己把它搞成這樣。精神科醫師戈登.李文斯頓(Gordon Livingston)於《這一生,你要體會的30件事》一書中,分享「人生必知30件事」,透過犀利的文字與真誠的語言,帶領讀者穿越眼前的迷霧灰暗,找到「改變」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肌少症常合併骨質疏鬆!醫:只吃蛋白質不夠,還要補充「這些營養素」

肌少症常合併骨質疏鬆!醫:只吃蛋白質不夠,還要補充「這些營養素」

肌少症是指因年齡增長,所出現的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及體能下降的現象,已被認定是老化有關的肌肉疾病,容易造成跌倒與骨折的風險,甚至會增加死亡率。營養師提醒,肌肉悄悄流失,可能導致長者失能、行動力降低,及早透過飲食與運動介入,有助於延緩肌肉流失、維持身體機能與生活品質。

最新調查》7成民眾有狐臭不自知!李多慧揭「1招管理腋下」不怕流汗

最新調查》7成民眾有狐臭不自知!李多慧揭「1招管理腋下」不怕流汗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不少民眾擔心腋下異味影響外在觀感,即使是啦啦隊人氣女神李多慧也無法倖免,在球場上揮汗應援,到底該如何保持腋下清新乾爽?皮膚科醫師揭露最新調查,指出高達7成民眾沒有發現自己有狐臭問題,或因害怕雷射手術疼痛而拖延治療,建議可尋求專業清新門診或皮膚科門診,不用開刀即可做好腋下管理,過程無痛且一勞永逸。

COVID-19疫情趨緩?疾管署推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關鍵是這原因

COVID-19疫情趨緩?疾管署推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關鍵是這原因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4月底進入流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先前預估疫情於6月底、7月初達高峰,不過疾管署最新統計,評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因民眾積極戴口罩防疫,端午連假後未見就診潮,此波疫情最新預估「跌破專家眼鏡」總就診估約42萬人次,較原預估的171萬大幅下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