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逆齡新趨勢:一針啟動修復力,搭AI精準檢測分析達到抗老新境界

科學逆齡新趨勢:一針啟動修復力,搭AI精準檢測分析達到抗老新境界

2025/9/4

「醫美不是快速變臉,而是喚醒肌膚的自癒力,回到自己最好的狀態。」—這是晶翎美學診所謝綺瀅醫師在診間最常與患者溝通的觀念。近年來被暱稱為「逆時針」的療程(Profhilo),因為不需手術、幾乎無恢復期,成為不少愛美族追求自然膚質改善的首選,什麼是「逆時針」療程?

逆時針療程指的就是玻尿酸療程,有別於傳統單一注射式的玻尿酸填補不同,謝綺瀅醫師說明,它不是單點填平,其核心技術在於使用「高濃度、高流動性」的雙重玻尿酸(HA),利用5×5區域的臉部與頸部注射點,深入真皮層來啟動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新生,因而能夠喚醒肌膚深層自癒修復能力,

AI美學分析進駐診所,讓療效不再只靠感覺

謝綺瀅醫師表示,這不只是打一針,是在讓肌膚找回自己的修復節奏。這樣的療法特別適合初老肌與膠原蛋白流失明顯者,針對乾燥、毛孔粗大、暗沉鬆弛等狀況,都能以自然、循序漸進的方式獲得改善;由於療程幾乎無明顯恢復期,甚至成為不少人午休時就能完成的小型肌膚保養計畫。

另外,除了療程本身的技術革新,謝綺瀅醫師強調,療程前的肌膚狀態分析也是關鍵。她指出,傳統醫美評估方式多半仰賴醫師肉眼與患者主觀描述,但現在透過AI分析的儀式—Evelab MUSE肌膚檢測系統,能完整獲得像是膚色均勻度、毛孔、紋理、紅區比例、緊緻度,甚至是三庭五眼比例等多項量化數據;不只是檢測,更是精準的美學分析。

謝綺瀅醫師說明,系統會根據肌膚穩定程度、敏感風險等指標,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適合即刻施行特定療程,或應先進行修復性保養;例如有患者看似肌況穩定,但MUSE肌膚檢測系統卻顯示紅區比例偏高,可能是肌膚較為敏感的狀態,當下若直接施打,反而可能造成反應或成效不佳,因此就會先穩定膚況再進行,客戶對這樣的過程也能接受,整體反應與滿意度都更好。


圖/晶翎美學診所 謝綺瀅醫師

空姐脖紋成為肌齡警訊,逆時針分區調整對症施打

逆時針不只可應用於臉部,也能針對頸部、身體區域進行膚質改善。謝綺瀅醫師分享一位33歲空姐案例:個案的臉部肌齡在檢測之下為31歲,膚況其實是很不錯的,但她自己很在意毛孔粗大與乾燥及脖紋問題。透過AI分析,與臉部相比,脖紋屬中度緊緻度下降,因此優先規劃頸部逆時針療程。謝綺瀅醫師說明,通常計畫會設計為3階段:喚醒、激活、維持,以此案例來說,約10天可見初步變化,2~3個月後則能觀察到較自然、全面的膚質重建。「會根據肌齡與膚況去設計注射點與劑量,例如年輕肌膚可做基礎修復,熟齡者則考慮搭配音波或脈衝光等療程,同步優化深層結構與表層質地。」

數據化醫美時代來臨,建立信任也讓美麗更有方向

逆時針療程搭配MUSE檢測的雙軌進行,也讓「療效追蹤」變得更具體。謝綺瀅醫師表示,通常會透過儀器觀察膚色均勻度、紅區、緊緻感等變化,並用圖像與數據回報個案,這樣的療效溝通更有依據,也能降低落差感。她提到,不少患者對「科學化流程」有高度接受度,尤其看到報告中自己從「中下」進步到「偏優」的評分時,就會主動投入療程規劃與生活保養。

「醫美不是追求快速變美,而是讓肌膚從細胞層開始恢復年輕力。」謝綺瀅醫師強調,肌膚由5層結構組成(表皮、淺脂肪層、肌肉、韌帶、骨膜),老化是從每一層的流失開始,而逆時針的作用正是從源頭啟動重建;透過MUSE協助建立長期抗老思維,也讓療程不再是短效刺激,而是走向「精準醫療 × 個人化規劃」的全新模式。未來醫美不再只是手感與經驗的治療模式,更是科技與人文並進的新趨勢。在晶翎美學診所的診間裡,我們更看見了這樣的實踐。

《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