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一名70歲的男性是退休科技工程師,7年前他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經治療後病情控制良好,屆齡退休時,公司仍延聘他擔任顧問2年。但在今年初,他開始常常重複發問,情緒也顯得低落,自認為記憶力不如以往。所幸,就醫後經認知測驗與PET檢查確認,他的狀況依舊停留在輕度認知障礙,尚未進展為失智症。
衛福部健保署2025年起推動「醫院個別總額」新制,外界擔心醫院為求盈餘,恐自限掛號、手術及檢驗檢查,影響患者就醫權益。不過,第2季預估健保點值出爐,台北區第2季點值逾0.9,且未出現限診、增掛號費等。醫界呼籲2026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採5.5%以上,財務充足以免發生醫療人球。
除了替寶寶清潔牙齒外,家長還應避免給嬰兒過多含糖食物,並儘量讓嬰兒喝水來幫助沖刷口腔。通過及早建立良好的牙齒清潔習慣,能夠幫助嬰兒維持健康的口腔環境,避免日後出現牙齒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爸媽正確善用幫寶寶刷牙、使用牙線的正確方法。
孩子長大了還咬字不清、句子說不清楚,是語言發展有問題嗎?該怎麼辦?《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於專欄撰文,發音咬字有問題,要先判斷只是構音異常,還是整體語言發展遲緩,如果是以構音異常為主,但認知功能正常,通常3歲後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
是否有曾經有喝醉的經驗嗎?當喝醉時會反應變慢、走路不平衡,甚至酒醒後什麼也記憶變差,其實這些就是傷腦的反應。根據研究顯示,台灣100個人中有2~3個人有酒癮問題,加上不得不飲酒的應酬族群,受酒精傷腦的人口眾多,該如何逆轉飲酒帶來的腦部損傷?《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方法。
無論是企業外派或國外打工,都需要持有合法的工作簽證,到底有那些特殊簽證呢?台灣未來協會(NEX Foundation, TW)前理事長、矽谷科技公司資深工程師謝宗廷於《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一書中,分享出國必備LIST原則,即使你身在台灣,也能使用這套方法不斷迭代嘗試,拉近與世界的「職」線距離。以下為原書摘文:
職場間的人際溝通很重要,該如何和同事聊天呢?韓國首屈一指的心理對話法專家吳秀香於《任何人都說服、想挺你的DISC性格溝通學》一書中,彙整出55招擄獲人心的高效說話術,幫助讀者建立積極的職場關係,並減少人際關係中的誤解、壓力和情緒衝突,提高生活滿意度。以下為原書摘文:
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每年造成500萬人死亡。醫師示警,抗生素抗藥性不僅影響人類健康,同時也威脅動物、植物與整體環境生態。若情況持續惡化,預計到了2050年,不僅全球每3秒就有1人死於抗生素抗藥性感染,台灣更將有3.3萬人每年因此而死亡,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因抗生素抗藥性而死。
社交媒體讓現代人更加注重外表,稍微肥胖就容易產生外貌焦慮,但肥胖帶來的不只是心情焦慮,更存在健康問題和隱性疾病風險。一項肥胖調查指出,近3成網友認為肥胖帶來外貌焦慮,近5成因此感到自卑難過。醫師提醒,若想要改善身材肥胖,尋求專業減重門診幫助才是不二法門,可藉由手術、減重藥物介入,並搭配個人化飲食及運動計畫,達成減重目標。
失智症治療大突破!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19日表示,有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通過審查,為20年來首款阿茲海默新藥,且不同於過往症狀治療,是首款可移除類澱粉、延緩神經元死亡的藥物,為醫學上的重大突破。呼籲民眾,若有短期記憶衰退症狀,務必盡早就醫,以便及時用藥。
老人家常喊皮膚癢、好想抓,但又找不出原因怎麼辦?如果是慢性疾病患者,尤其要小心可能是「老年搔癢症」上身!《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皮膚科醫師指出,老年人、銀髮族經常感到全身皮膚發癢,紅斑及龜裂等皮膚問題頻現,這是因為高齡長者的皮膚保水功能下降、防禦力減弱所造成。
很多人指甲邊緣常出現小脫皮,有時指甲縫還會長出小肉刺,既不美觀、拔起時又會痛,究竟要怎麼處理呢?指甲邊緣脫皮、出現小肉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說,可能是因為疏於保養,導致指甲邊緣的皮膚過度乾燥而形成,與體內營養缺乏或內臟反映的健康警訊關係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