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壓高就是青光眼?青光眼一定要開刀嗎?眼科醫揭「3種治療方式」

眼壓高就是青光眼?青光眼一定要開刀嗎?眼科醫揭「3種治療方式」

2025/9/18
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視野缺損,甚至失明。 它通常與眼壓升高有關,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正常眼壓下也會發生。《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分享青光眼的成因、症狀、治療與預防,提醒青光眼患者必須在醫師指示下,定期回診檢查,並服用藥物,持續追蹤眼壓變化與視神經狀態,以避免病況惡化。

眼壓高可能導致青光眼

我們的眼睛是靠眼內的一種液體來調節眼球的壓力,這種液體叫做房水,由睫狀體分泌,可以從後房循流至前房,然後排出眼外,來調節眼睛的壓力。當房水無法排泄,便造成眼內壓力升高,這股壓力壓迫到視神經,時間一久,便造成視野缺損,視力下降,這便是「青光眼」。

青光眼可分為急性與慢性青光眼,病患常常因急性青光眼的產生而去掛急診。

一般造成急性青光眼主因有3種:

  • 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發作:這些人的隅角天生比較狹窄,排水管容易塞住,稱為原發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
  • 急性虹彩炎發作:屬於免疫系統誘發的睫狀體虹膜組織發炎,免疫系統去攻擊眼球虹彩部位,造成虹彩發炎反應。
  • 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突然失控:當隅角寬廣但小樑及施氏管阻塞時,房水不易排出,會導致眼壓上升。

急性青光眼一般會出現眼壓升高、眼睛發紅、脹痛、畏光、視力模糊,以及眼眶疼痛、想嘔吐等症狀,建議急診處理。

延伸閱讀:
確診「青光眼」就只能等著失明嗎?眼科醫教你「照護3點」控眼壓

第一線治療以藥物為主

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是以藥物為主,主要是點降眼壓藥水或口服降眼壓藥,降低眼壓以減緩視神經損傷,保護視力及視野,避免其進一步惡化。臨床上降眼壓的藥物主要分成2種作用:一種是減少房水產生,一種是促進房水排出。

另外有雷射治療與手術治療,一般均先用藥物,若效果不佳,再配合雷射治療,只需在門診應用雷射就可以緩解眼壓的問題。對於用藥物或雷射但眼壓仍控制不佳,或對降眼壓藥物有不良反應之青光眼患者,醫師會考慮以手術介入控制,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光眼手術有更新更好的方法,但需要與醫師討論優缺點。

延伸閱讀:
青光眼「降眼壓」只能靠點眼藥水?中醫教按「6護眼穴位」留住視力

飲食均衡能預防青光眼

平日生活上的飲食均衡對於預防青光眼很重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E和葉酸可以減少罹患青光眼的風險,另外,要睡眠充足、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避免經常熬夜;注意睡姿:避免趴睡、墊高頭部,以避免眼壓升高;勿劇烈運動,也不宜過度勞動;宜從事輕柔運動,如散步、游泳、騎腳踏車、慢跑等,有助於降低眼壓;日常多放鬆心情,不宜情緒激動,以避免壓力荷爾蒙傷害到視神經;喝水勿牛飲,慢慢喝水,並分少量多次飲用,勿一次大量喝水。

青光眼會使視神經及視野受損,甚至有失明的風險。所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很重要。最後,提醒青光眼患者必須在醫師指示下,定期回診檢查,並服用藥物,持續追蹤眼壓變化與視神經狀態,以避免病況惡化。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養眼專欄】談青光眼的治療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