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何先生近日發現右眼視力明顯退化,看直線時竟出現彎曲、影像扭曲的情況。起初他以為只是用眼過度,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然而症狀遲遲未改善,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求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右眼視網膜上增生膜,俗稱「黃斑部皺褶」,屬於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視網膜病變。
64歲何先生近日發現右眼視力明顯退化,看直線時竟出現彎曲、影像扭曲的情況。起初他以為只是用眼過度,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然而症狀遲遲未改善,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求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右眼視網膜上增生膜,俗稱「黃斑部皺褶」,屬於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帶來的影響不只是血糖波動,還可能默默侵蝕視力。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患者約有3成有視網膜病變,但有做眼底檢查者卻不到三分之一,眼科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小心5大徵兆,別誤以為只是用眼過度太累或度數加深,若延誤就醫,可能身陷失明危機而不自知。
近視一旦發生難以回復,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國小1~6年級學童家長把握關鍵期,善用「護眼護照」每年一次的專業視力檢查。提醒尚未檢查者請於12月31日前,到台北市167家眼科合約院所預約,檢查包括散瞳前後驗光、裸視與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等,幫助孩子遠離高度近視,迎向清晰未來。
「醫生,我的結膜炎已經2個多禮拜了,看了好多醫師還沒好。」近日,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檢查,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因延誤就醫,病情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模糊。醫師表示,需密集追蹤與治療,防止留下角膜混濁或視力受損等後遺症。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手機、電腦與平板成為生活與工作的必需品,但也讓「乾眼症」成為文明病之一。許多人感到眼睛乾澀、灼熱或有異物感時,選擇以人工淚液緩解,卻未意識到,看似輕微的不適,可能是「淚膜失衡」的警訊。醫師提醒透過規律休息、增加眨眼頻率、保持環境濕度及均衡飲食與,可減少眼睛乾澀與疲勞。
看東西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出現模糊黑影,別以為只是眼花!眼科醫師提醒,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更是50歲以上族群的失明主因。擔任衛教大使的藝人郭子乾以照護者身份分享自身經驗,岳母因黃斑部病變而導致右眼失明,左眼僅剩模糊視力,日常行動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呼籲民眾善用1招自測視力是否健康。
隨著開學季到來,台灣兒童近視問題再度引發關注,不僅近視率長年高居全球前列,還出現年齡層下降與高度近視惡化趨勢。隨著學校陸續進行視力檢查,不少家長驚覺孩子度數又加深,加上課業壓力大,常常長時間閱讀、使用手機、平板等,讓學童用眼負擔持續增加。醫師指出,近視不只要矯正,「延緩近視加深」才是治療關鍵。
台灣兒童近視的比例很高,近視度數也會隨著年紀快速增加。對此,國健署於2025學年度啟動「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畫,由眼科醫師進入參與試辦縣市的幼兒園,為大班兒童進行散瞳屈光度數檢查,透過早期篩檢,在黃金關鍵期進行介入,就能有效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