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老年憂鬱人口超過失智症!楊聰財授1招健腦:用「快樂激素」防孤獨

老年憂鬱人口超過失智症!楊聰財授1招健腦:用「快樂激素」防孤獨#憂鬱症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老年憂鬱症日益嚴重。許多老年人因孤獨感、健康問題及心理壓力導致罹患憂鬱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已超過失智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提高輕生風險。提醒民眾留意長輩身體不適及身心健康問題,避免延誤治療。

這些藥物千萬別一起吃!4類「藥物交互作用」一次看:失眠藥也上榜

這些藥物千萬別一起吃!4類「藥物交互作用」一次看:失眠藥也上榜#憂鬱症

老年人多重用藥,小心造成藥物交互作用!70歲李奶奶有高血壓、憂鬱症等多重共病,需要服用近5種藥物,不料服藥1個月後,李奶奶因自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藥物檢視發現李奶奶因多重用藥而出現低血鈉症狀,考量鈉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快速下降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醫師隨即將其轉往急診,由腎臟科團隊接手治療。

「重複經顱磁刺激術」是什麼?為何能治療身心症?醫:腦波分析+AI判讀能協助治療頑固型憂鬱症

「重複經顱磁刺激術」是什麼?為何能治療身心症?醫:腦波分析+AI判讀能協助治療頑固型憂鬱症#憂鬱症

一名30歲女性從年輕開始長期有背部及肩頸疼痛的問題,做了相當多治療與吃藥均無好轉,已經3年無法工作必須長期進行治療與復健,生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後來求助精神科,醫師發現個案合併嚴重憂鬱症問題,以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後,不僅憂鬱症獲得改善,肩頸疼痛症狀也減緩,目前已重回職場正常生活。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芯橙診所葉大全主治醫師說明,此個案原來第一時間是以憂鬱症藥物進行治療,但發現疼痛合併發作時,症狀又加劇讓治療效果回到原點,反覆半年用藥改善程度都不大,因此便進一步做腦波檢查分析,評估進行rTMS治療。透過個人化的整合治療調整,不到2個月不僅症狀明顯好轉,也能回歸職場重新開啟新生活。 刺激大腦增加血流量和神經活動幫助活化 葉大全醫師說明,rTMS 是一種非侵入的治療法,是透過微弱且在安全範圍的電流產生磁力的線圈裝置,來對應特定的大腦位置,為病患進行興奮或者抑制大腦迴路的一種治療。 這種經顱磁刺激系統(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根據論文資料指出,加拿大在2002年就已認可能用來調節局部神經功能,達成治療精神疾病目的;美國FDA也於2008核准使用穿顱磁刺激,提供服用抗鬱劑但無效的頑固型病患另一新的選擇。 在台灣,rTMS也已能用於治療頑固型的憂鬱症。葉大全醫師提到,根據研究顯示,憂鬱症病患在首次治療會完全好的不超過五成,而當第一線治療無效,接下來能治癒的比率便會越來越低。 葉大全醫師也說明,根據臨床治療經驗與研究數據來看,如果能在藥物治療失敗後介入rTMS治療,就能把治癒率拉高到6成,這也顯示透過藥物搭配神經調節術(如rTMS)或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對憂鬱症患者有實際效益。 為何rTMS對於憂鬱症的治療會有效?葉大全醫師說明,最主要是透過刺激大腦中與情緒相關的區域,調整神經活性與相關功能連結的腦區;在國際治療準則上,接受10至20次的rTMS療程能帶來顯著的憂鬱症狀改善。 個人化方針加上自律神經檢視能有最好療效 以芯橙診所的rTMS治療經驗來看,會先透過腦波數據紀錄與AI分析輔助後設定適合個人的強度與療程,調出治療最佳頻率。診所也會在每一次的治療後,再次檢視治療方案並做腦波評估,加上自律神經的測試數值,來確保病患有最好的治療結果。 葉大全醫師建議,民眾面對憂鬱症的治療,若在用藥上遭遇瓶頸,或是對藥物副作用較敏感者,都能透過與專業精神科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搭配rTMS治療來因應疾病的病況。葉大全醫師也強調,不同的治療法都有優缺點,以藥物來說可能須考量病人藥物感受性或副作用等,而rTMS治療當下少數會有輕微頭皮疼痛、短暫頭暈的情形,與藥物相比全身系統性副作用相對較少。另一方面,由於rTMS治療是屬於大腦刺激的方式,因此若為嚴重型或治療頑固性憂鬱症,也能以維持性治療來控制疾病病況,相信也能幫助更多病患免於疾病之苦。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自我檢測「7大徵兆」:小心爸媽自己先生病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自我檢測「7大徵兆」:小心爸媽自己先生病#憂鬱症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直升機父母」是指過分保護、干預小孩一舉一動的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兒女身邊。保護兒女是父母的天職,但若是長期過度緊張、焦慮,不僅可能弄巧成拙、搞砸親子關係,更要小心憂鬱症悄悄上身!《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你親子關係緊張的7大徵兆,以及可用哪些方法來緩解。

照顧憂鬱症親友,自己都快撐不住⋯照護者「自助9招」先把自己擺第一

照顧憂鬱症親友,自己都快撐不住⋯照護者「自助9招」先把自己擺第一#憂鬱症

憂鬱症陪伴者多琪.柯恩(Doki Cohen)在丈夫亞當(Adam)罹患憂鬱症的初期,兩人對心理議題知之甚少,所以相處上常陷入緊張關係,患者最常浮現的負面情緒,如羞愧、內疚、埋怨與恐懼,也慢慢地瀰漫到照顧者的身上⋯多琪.柯恩於《你可以喘口氣》一書中,分享照顧憂鬱症患者與發展人生的兼顧法,留給照護者喘息的管道,以下為原書摘文:

爸爸病了,但爸爸不說!研究揭「憂鬱症爸爸」讓孩子青春期更焦慮

爸爸病了,但爸爸不說!研究揭「憂鬱症爸爸」讓孩子青春期更焦慮#憂鬱症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你有關心爸爸了嗎?大家對媽媽產後憂鬱多有瞭解,但其實爸爸的身分也會帶來壓力,他們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前後開始增加,根據研究指出,爸爸的憂鬱症還會影響孩子得到憂鬱症的可能性⋯快趁著父親節一起關心爸爸們的心理健康,適時給予支持與協助吧!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憂鬱症

一名80歲行動不便的阿嬤近來被家人發現不吃飯菜,也常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家人很擔心是憂鬱症,就診發現竟是因為白內障讓視力變差使阿嬤心情很差;經過白內障手術後,阿嬤不僅恢復食慾變好,更常叫外傭推她出去走走,家人感到相當開心。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根據2002年刊登在BMJ期刊的瑞典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改善白內障手術與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第二眼白內障如果也需要手術,則越早手術,對改善情緒憂鬱有正面效益,可見視力品質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影響。 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白內障是眼睛的水晶體混濁造成,隨年紀增長、紫外線、人體細胞自然代謝、過氧化等傷害,都會影響水晶體的清澈度。侯鈞賀醫師說明,人從出生後水晶體細胞便不斷增生造成蛋白質的堆積,若加上眼睛有外傷、發炎,或像是糖尿病、類固醇藥物攝取過多、紫外線曝曬等其他因素,都可能讓白內障提早發生;特別是現代人使用3C產品頻率高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之一,另外研究也發現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侯鈞賀醫師表示,只要年紀漸長都會遇到白內障問題,但透過手術就能獲得改善。白內障初期症狀有像是視力降低、畏光、視覺品質下降情形,如果拖太久水晶體過熟,還可能造成青光眼、發炎等併發症而提高手術的困難度;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是搭配水晶體超音波乳化術也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輔助處理,如果太熟水晶體變硬時,就必須增加超音波的能量,也較容易傷害角膜細胞,因此若有白內障,千萬不要拖太久。 目前白內障手術相當成熟,侯鈞賀醫師解釋,一般的手術過程約可以在20分鐘左右完成,麻醉幾乎用點眼藥水即可進行,傷口也多可以控制在0.25cm以下,手術過程大部分不會痛,有時可能會有痠、脹或些微刺的感覺,都是在可接受範圍,只要術後注意清潔避免感染,不論是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患者都能進行。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白內障會讓視力變差,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白內障手術與改善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 該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侯鈞賀醫師說明,目前水晶體健保與自費都有,健保的水晶體材質也是相當好,同樣也能改善白內障,主要差異是球面像差較高可能影響較亮或較暗環境下的視覺品質,不過還是能一併改善近視及遠視的問題;若對視覺品質要求較高,或者是希望能一併調整散光,則可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 現代人多元生活情境的遠、中、近視力需求 侯鈞賀醫師門診就有一名56歲的女性上班族,近一年發現視力下降就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有白內障。個案由於近視多年又有老花,平時要打電腦及看紙本報表,必須帶遠中近三副眼鏡,但頻繁更換眼鏡讓她覺得相當不便;這次透過醫師諮詢與評估選擇置換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讓她視力能恢復正常,也不用戴眼鏡,現在還希望可以盡快開第二眼讓生活品質更好。 目前自費的人工水晶體有分單焦點、雙焦點、多(三)焦點、延伸焦段的訴求。如果是希望術後不戴老花眼鏡也可以遠、中、近視力都能改善,或者常使用中距離像是看電腦、導航、打牌等情境,三焦點較能滿足不戴老花眼鏡的視力需求。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不管選擇哪一種水晶體都有其優缺點,仍會有視力上的落差,不是全焦段都能看得清楚,也不是做完手術就回復到年輕狀態的視力。只要不是單焦點的水晶體,由於進入的光線較為分散,因此隨著各種不同的設計,會有多多少少的夜間眩光,還是需要和醫師諮詢討論適合的水晶體。 儘管白內障是不可逆,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一些生活注意事項來預防提早發生,如在戶外太陽較大養成戴帽子或太陽眼鏡習慣避免光線照射,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做好疾病控制,另外白內障是一個氧化過程,因此平時在營養攝取上也可多吃堅果類、深色蔬果,都有比較好的幫助,50歲以上也建議定期做眼睛檢查,有高度近視者更建議提早檢查以降低眼睛病變風險。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主治醫師 侯鈞賀醫師 專長:白內障手術、雷射屈光手術、低視能診療、特殊需求視覺門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