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歲女國中生,下巴及雙頰布滿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且於熬夜或月經前症狀加劇,經醫師診斷為因熬夜與壓力造成的相火妄動型青春痘。後續,經過1個月以「滋陰清熱解毒」為主的中藥治療後,痘痘明顯減少,顏色也逐漸淡化,有效改善長期以來的困擾,也讓患者逐漸恢復自信心。
中國的歌唱節目廣受歡迎,作為導師的那英更是受到矚目,「天后」那英的婚姻生活讓人感觸良多,她如何從10年不被承認的「未婚媽媽」,變成如今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呢?隨時把孩子掛在嘴邊的那英,經歷了怎樣的情感蛻變?《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那英的婚姻生活。
提到家中常用的蔬菜,當然不能少了「洋蔥」。你在處理洋蔥時,是剝皮前洗?還是剝皮後洗?相信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吧?《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專欄「栄養士食堂」營養師詳細解釋洗洋蔥的正確時機,最好是剝皮前先簡單沖洗,剝皮後再仔細清洗,才不會讓病菌污染內部。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外,烤肉也是必備的活動,但傳統烤肉常存在許多健康隱憂,包括熱量、糖分和油脂攝取過量,容易引發血糖、血壓和血脂問題,增加心血管負擔,並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因此,中秋烤肉時應注意食材選擇與搭配,避免過度油膩與高糖飲品,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隨著9月進入季節交替,流感季也悄悄到來,病毒傳播風險隨之升高。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8月,台灣流感併發重症之確定病例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9.5%1,新冠病例更暴增1,595例2。人們往往等身體出現不適才開始重視健康,然而日常保護力的維持,才是抵禦流行疾病的第一道關鍵防線。現代生活的節奏快速,工作與社交壓力、季節和氣溫變化都容易讓免疫系統面臨挑戰。想要穩定健康狀態,除了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營...
已經育有2個可愛女兒的楊祐寧,日前驚喜升格3寶爸,在IG分享兒子Eli平安出生、提早報到,感性表示:「你帶來了光明、勇氣和信念,我們已經非常愛你了。」溫馨家庭畫面曝光,感動眾人。老婆Melinda表示,兒子Eli是一名處女座寶寶,與爸爸楊祐寧星座相同,也被視為命中注定的連結。
你是否也發現孩子手裡常出現一罐能量飲?為了因應繁重課業與升學壓力,不少青少年甚至早餐還沒吃,就先靠能量飲提神。酷炫包裝、多樣口味,加上社群風潮影響下,「能量飲推薦」、「哪個能量飲最好喝」成為熱搜關鍵字。但醫師提醒,小心一罐能量飲下肚,咖啡因就超標,青少年喝能量飲恐焦躁、代謝亂套。
時序進入秋分,秋分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此時白天會變短,夜晚變長變涼,氣溫逐日下降,要多注意保暖;至於飲食上要吃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去燥的食物,此時「柚子」正是當季當令的水果。《優活健康網》特摘蔬食專欄作者林乃光分享柚子的功效、料理推薦,秋分吃柚子正剛好!
秋分是24節氣中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中分點,約落在每年9月23日前後,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了。秋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太陽到達黃經180°,一天24小時晝夜均等,皆是12小時,古人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中醫師提供秋分養生法,緩解秋燥不適症狀。
台灣兒童近視的比例很高,近視度數也會隨著年紀快速增加。對此,國健署於2025學年度啟動「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畫,由眼科醫師進入參與試辦縣市的幼兒園,為大班兒童進行散瞳屈光度數檢查,透過早期篩檢,在黃金關鍵期進行介入,就能有效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
香蕉是許多人每天出門時順手帶上的水果之一,方便香甜又價格實惠。一位營養師親身實測連續7天每天吃香蕉,記錄下自己的身體感受與觀察,結果令人驚喜。營養師馬納克(Lauren Manaker)表示,日常忙碌中,有時仍會有蔬果攝取不足的情況。因此她挑戰,每天吃1根香蕉,看看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
「秋分」是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2025年落在國曆9月23日。中醫師指出,秋季防風寒之關鍵點在頸椎,要避免感冒與落枕上身,而秋燥亦不利自律神經失調者,可多喝百合浮小麥茶,養心安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秋分的養生方法。
為了緩解國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正積極推動「假日輕急症中心」,未來輕症患者若在假日就醫,將優先前往假日輕急症中心。對此,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試辦地點、經費與人力排班都已進入最後細節討論,目前健保署也已經允諾會再研議提高金額,以增加投入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