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長期下來造成的內耗,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這種「為情緒命名」的作法,是心理諮商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處理內心矛盾,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2成以上的老年人口,扶養、長期照顧與醫療社會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最為人熟知與擔憂的是「慢性病如何治理」,慢性病容易誘發多重併發症,造成障礙、失能等問題,也需要長期的醫療觀察及介入。每5.5位國人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者以台灣的現況而言,一半的國人患有慢性病,更在每5.5位國人中,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患有2種以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元宵節又稱「小過年」,全家人歡聚吃湯圓慶祝,是傳統習俗之一。看著碗中圓滾滾的湯圓,也象徵圓圓滿滿,使這碗湯圓更添加了一份闔家團圓的美意。然而對於有腸胃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問題的家人,要怎麼做才能一起開心吃湯圓,不用擔心增加身體負擔呢? 1. 了解熱量,聰明吃:以湯圓取代正餐主食 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指出,現在市售湯圓五花...
2022-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罕病患者與家屬的心聲,需要被聽見。由罕見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的病友與家屬組成的聯誼會,眼見病友身體狀況日漸惡化,但國外上市的藥雖已通過國內食藥署核准,卻在台灣用不上,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藥費定...
2022-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大部分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在單株標靶藥物問世後,癌症獲得了良好的控制,整體存活率也得到了改善。雖然對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在接受單株標靶的輔助治療後,部分患者仍然有復發的隱憂。國外大型臨床研究HERA在追蹤11年的研究發現,使用單株標靶的HER2乳癌病患中有30%的患者再次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今天就是214西洋情人節,想好要怎麼和男/女朋友度過了嗎?然而身心科醫師指出,近日因感情問題的求診者不在少數,多是源於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等,導致出現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情人節前後,常見感情困擾者求診身心科澄清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多有因感情問題而求診者,主要可歸類4大族群:1. 想脫單卻長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工作開工,只盼望情人節小弟弟可以正常開工......」知名泌尿科醫師邱鴻傑,日前於FB粉絲專頁分享,一名42歲陳姓工程師,自從上任部門主管,工作壓力持續飆升、長期超時工作、生活作息大亂,每天下班只想倒頭睡。本想趁年假之餘與愛妻溫存,沒想到小弟弟竟不願開工。情人節將至,為了不讓愛妻失望特別前來門診求助。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直呼:「打拼的代價實在太硬了!」邱鴻傑說明,逾...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因有心臟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藥物,近年來出現咳痰偶有血絲情形,後因咳血情況加劇,至醫院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為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卻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突發性大咳血致呼吸衰竭,最後接受左上肺葉切除手術治療,術後出院定期回門診追蹤。另一名50歲女士在家休息時,突發性大量咳血、呼吸變喘,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室,並因呼吸衰竭接受呼吸道插管處置,住進加護病房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本櫻花季去日本賞櫻,相信是不少國人前去日本旅行的願望清單之一,只是礙於COVID-19疫情,讓大多數人沒辦法想去就去;不過沒關係,既然沒辦法去日本,那就在台灣賞櫻吧!事實上,台灣賞櫻的景點還不少,很多都能讓你體驗沈浸在櫻花海的夢幻感受,想知道該去那邊賞櫻嗎?已經有人整理好2022台灣賞櫻地圖,從1月開始,最晚到4月,總共17個景點,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機會,然後賞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這已經是世界性的現象。在已開發的國家中,人民普遍的超重,體脂肪比例過高。「胖子國」美國就不用提了,就連在台灣,男性的肥胖比例已經超過50%,女性則逼近40%。這就造成了非常多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以及國家額外的醫療負擔。不管是為了健康還是美觀,防止過胖以及減肥,似乎已經漸漸成為現代人的一大要務。各種減肥的偏方、撇步、「課程」,像雨後春筍一樣的迅速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