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長期下來造成的內耗,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這種「為情緒命名」的作法,是心理諮商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處理內心矛盾,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洗眼液當中會加入防腐劑,使商品可以保存較久,但民眾長期使用下會影響眼球表面,破壞酸鹼值及滲透壓的平衡,眼部的淚液、油脂、蛋白物質都會被破壞掉,使眼球表面屏障損傷,就容易使角膜、結膜,受到外界微生物的侵入感染或潰瘍,民眾使用時須多加注意。現代環境充斥空污的問題,再加上民眾過度使用3C產品,以及女生外出化妝等,往往對眼睛造成負擔、傷害,為此藥妝店推出各式各樣的「洗眼液...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媒體報導,藝人王大陸的母親於睡夢中昏迷不醒,緊急送醫後診斷出是腦幹腫瘤破裂,緊急開刀仍回天乏術。但腦內長瘤是可以提早發現及預防的嗎?腦幹腫瘤與一般腦瘤又有什麼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文雄表示,腦瘤並不常見,台灣每10萬人僅約3~4人罹患腦瘤,腦幹腫瘤比率更低,占所有腦瘤案例不到1/10。幾年前診治過一名個案,不到60歲的男性上班族,因步態不穩、吞嚥困難...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根據醫學研究統計,婦女發生不孕症風險會隨年齡攀升,但到底什麼是不孕症?若透過中醫治療應如何調理?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賴建銘表示,所謂不孕症就是指男女結婚後雖有正常規律的性生活,但超過1年仍未自然成功懷孕的情況。不孕症患者,病因主要分2類他指出,現代人工生殖醫學技術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雖日趨發達進步,但為不孕症所苦的患者依然不在少數。不孕症大致可分為「器質性」和「...
2022-02-17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一名28歲女性,去年於澳洲打工時發現乳房出現小腫塊,但當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全面封鎖出境導致無法回台治療。因澳洲醫療費用高昂,一直忍耐到回台時才就醫,此時乳房腫瘤已痛到身子無法站直,經檢查後發現已出現骨轉移,確診為「三陰性乳癌」四期。雖其男友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頭髮全剃光,給予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很大的心靈支...
2022-02-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在2020年底就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訂定的目標,服藥控制的感染者中有高達95%已偵測不到病毒,達到「U=U」。因此,被稱為帕斯堤(Positive)的愛滋感染者,事實上跟常見慢性病患相同,僅需定期回診、領藥;然而在去年五月新冠疫情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18歲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在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2個月之久,期間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選擇轉診就醫後,醫師將其發炎組織取樣化驗,竟診斷出發炎組織已轉變為口腔癌,且癌細胞涵蓋整個右下顎骨。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主任夏毅然表示,考量游同學年齡尚輕,若直接進行手術將造成巨大傷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8歲的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5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減重減不掉的「大肚腩」竟藏惡性巨瘤楊先生平日無任何不適或身體疼痛,但一心想減重瘦身的他,腰圍反而從38吋一直飆到44吋,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年長者中,睡眠的困擾是常見的現象,造成的原因是非常多元,有可能是長輩生理上激素的退化,又或是疾病造成,像是憂鬱症、帕金森氏症。失眠在輕度的時候,頂多造成長輩白天的時候精神不濟,然而到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長輩的身心,產生譫妄或認知退化等狀況。失眠的定義是什麼?失眠的定義,不能用絕對的失眠時間來做判斷,是要根據長輩主觀的抱怨睡眠問題(包括入睡問題、睡眠品質、睡眠時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面色暗沉的中年患者來看診時表示,自己歷年來的腎功能檢查紀錄中,5年前腎絲球過濾率(GFR)還有70左右,但是這幾年持續變差,到上個月GFR只剩下14而已,代表腎臟病的惡化導致腎功能持續減弱。病患表示平日裡雖有吃腎臟藥,也有控制血壓,但3餐幾乎都外食、應酬,腎臟科醫師曾提醒吃過鹹,腎臟功能才會一直變差。病患雖從去年初開始改成少油少鹽飲食,但檢查腎功能的指數仍持續下降...
2022-02-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一名27歲男子,日前接種BNT疫苗約2-3週後引發「血管炎」,經檢驗後確定為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發病時下肢佈滿紅色出血點,甚至導致皮膚潰瘍,為此還住院半個月,簡直苦不堪言。住院期間,主治醫師施打最高劑量的類固醇,出院後持續服用類固醇藥物,目前血管炎的症狀已趨緩,然而類固醇的副作用,導致該名男子全身水腫、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