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長期下來造成的內耗,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這種「為情緒命名」的作法,是心理諮商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處理內心矛盾,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2022-0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來自法國的跨國藥廠賽諾菲,於今日發布了全新的企業品牌識別。新Logo靈感來自於科技業簡潔並極具動感的特色,兩個紫色圓點象徵的是起點與終點,起點意味賽諾菲富有好奇心並勇於突破現狀的精神;終點則代表為病患找到創新解決方案後,綻放生命光彩的時刻,而這正呼應了賽諾菲追尋科學奇蹟的旅程。 深耕台灣近40年 ...
2022-0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出演過多部戲劇並演而優則導的明金成於2月8日深夜因突發心肌梗塞緊急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1歲。明金成才在農曆年節期間更新個人臉書封面照片,是他與老婆及一對新生兒女的全家福幸福照片,不料僅隔數日正值壯年卻傳驟逝,令人相當不捨。 溫差大、天冷易使血管收縮 間接引發中風及心肌梗塞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預防受騙上當,就要了解騙子慣用的詐騙心理以及手段,才能避免掉入對方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掌控情緒達成誘騙目的 基本上,所有的騙子都是玩弄情緒的高手,或是運用三寸不爛之舌引發人們的貪念,讓人產生「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在太可惜」的心理,接著煽動緊張的情緒:「如果不趕快做決定就來不及了!」努力使人們的情緒淹沒理智,然後糊裡糊塗拿出錢來。 此外,騙子也很愛操...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5歲羅小弟被父親帶往泌尿科就醫,父親表示小孩從出生開始包皮就推不開,最近發現他小便時前端腫脹,因此很擔心是否需要開刀。新竹台大分院泌尿部醫師鄭功祥表示,每逢寒暑假,常見許多家長擔心自家孩童包皮過長,影響健康,而帶來泌尿科門診詢問。其實,嬰幼兒包皮過長並非一定要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統計顯示,剛出生的男嬰約有1/2可將包皮後褪露出龜頭,隨著小孩成長發育,比例會逐年提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女子帶著患有失智症的父親求診中醫時表示,上個月底父親早上出門散步,卻突然想不起來家住哪裡,也忘了家裡的電話號碼,一個人到處亂走,最後因遇到熱心的里長伯,才在警察幫忙下安全回家。後赴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確診父親為阿茲海默症,因此會有記憶、認知、活動上的退化症狀,可能時好時壞,但醫師表示,即使吃藥也僅能減緩惡化,因此希望透過中醫協助調理改善。「好怕突然接到警察的電話!」...
2022-0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及死亡人數,近十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根據國健署發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且每年平均約有5,000人死於大腸癌,為此自民國99年開始,政府積極推動四癌篩檢,讓民眾藉由定期篩檢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標...
2022-0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住在桃園的68歲馬女士,6年前感到骨頭疼痛,且痛到連翻身都很困難,後來發現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馬女士轉介至台北的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並接受了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表示,馬女士在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又復發,於是改用抗漿細胞免疫抗體針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才剛開工,工作就立刻排山倒海而來!長期工作被壓得喘不過氣,卻也一直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現在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勁,甚至開始萌生自我懷疑的念頭,該怎麼辦比較好?聯青診所心理師倪家珍表示,「適度壓力」是成長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當壓力超過舒適圈一定程度時,能夠激發出潛能,是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但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常胃酸過多、拉肚子?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家人日復一日做復健,卻不易見到進步與改善,長期下來在心靈與身體上累積一定的壓力及負擔,加上健康的狀態突然間失去自理能力,面對這個狀況時,心情會低落、甚至久久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我們除了可以陪伴、多鼓勵家人外,能夠做些什麼幫助家人建立信心及持續復健呢?這篇整理了「愛長照-照顧者聯盟」FB社團裡,照顧者和專家們分享照顧中風家人的3項要點。第1點:了解自身狀態、建立目標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長達9天的年假剛過,腸胃炎門診前掛病號的民眾也變多了,但一般民眾要怎麼區分自己是得哪一種腸胃炎?得腸胃炎想調整飲食,真的只能吃粥嗎?營養師高敏敏在其臉書專頁表示,其實腸胃炎種類大致可分為細菌型與病毒型2種,最明顯的差異在可觀察拉肚子的狀態,且飲食怎麼吃也很重要,只要掌握「1原則」,讓民眾生病時也能放心進食。你是得細菌型腸胃炎,還是病毒型腸胃炎?1. 細菌性腸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