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該保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在乎他人的同時也要更加在乎自己,但該如何實現呢?日本職涯顧問池田千恵於《Me Time》一書中,分享超實用時間創造術,引領讀者在忙碌的日常中創造「ME TIME」(專屬於自己的時間),製作專屬於你的人生時間表。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位40多歲業務主管因應酬拚事業,體重直線上升,夜晚鼾聲如雷、白天精神每況愈下,卻未放在心上,直到因恍神差點錯失千萬大單、丟掉工作,才驚覺事態嚴重。經就醫檢查,確診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正壓呼吸器治療後,睡眠品質獲得大幅改善,終於重拾精神與專注力。
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工作,但都分不清楚工作與職業的差別,然而每天上班下班就只是一套流程,到底要如何讓工作變得有意義呢?擁有多年企業顧問經驗、全球流行預測分析師Emily Liu於《越工作越自由》一書中,校正過往的工作執念,也幫助讀者重新探索工作意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至24個月以下的幼兒避免使用手機。2至5歲的兒童,每天觀看高品質節目的時間應該限制為1小時。6歲以上的兒童也應該對螢幕時間有一致的限制。那麼成人呢?你關心嗎?身為家長,我們都很擔心過度使用手機會對他們造成傷害,不管是視力,還是影響學習狀況。但為何你不擔心這對你也有影響?
胰臟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容易錯失治療時機,加上發病後轉移快、治癒率低,5年存活率僅10%,有「癌王」之稱。不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指出,若能在腫瘤小於2公分、還未擴散時就診斷胰臟癌,治癒率可高達8成,並研發出世界首創的胰臟癌人工智慧電腦斷層診斷輔助系統,精準診斷早期胰臟癌達9成。
蓋兒Gail在6歲時就登上泰國節目表演,成為目光焦點,13歲時來台參加《聲林之王》闖進四強。驚人的是,對學業也一樣認真的她,高二跳級考上醫學院。許多人都好奇,媽媽是否有特別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如今發光發熱的Gail?
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全球超過3年,雖然目前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確診者重症甚至死亡。疾管署今天公布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COVID-19)血清抗體監測結果,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截至去年6月,全台近8成民眾都曾經染疫,推估至今未曾染疫的「天選之人」僅剩1成或更少。
近半年來,46歲陳先生近在左側部鎖骨上方發現一顆逐漸長大的腫瘤,決定前往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耳鼻喉科求診。後續,醫師透過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深頸部有1顆2.5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也確認除了這顆腫瘤外,無其他異常發現⋯
每個媳婦都希望能遇上好婆婆,若對方能把你當成女兒疼愛更好;事實上卻不是,結婚後不但要維持夫妻關係,更要面臨婆媳問題,若婆媳問題處理不好可能讓婚姻出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拉近婆媳關係的10個技巧」,比起忽視婆婆,理解婆婆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坐骨神經痛是指骨刺、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等症狀壓迫到坐骨神經,造成下肢麻木、疼痛甚至無力的症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骨科醫師指出,若想改善坐骨神經痛,首先要先訓練核心肌群,簡單做「仰臥起坐」就能有效改善,也提醒生活保健3招,並建議症狀嚴重者盡早就醫治療。
「孩子在班上都坐不住,講也講不聽」老師建議帶來看診,台東馬偕醫院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莫嘉敏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神經發展疾病,這些孩子只是大腦腦區發育比較慢,可藥物和行為治療雙管齊下;行為治療最核心的原則是獎賞好行為、忽略或處罰壞行為,不當管教會將使問題更趨嚴重。他也教家長可用3點判斷,小孩是調皮還是過動症。
「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包括胃酸逆流感、心口灼熱、吞嚥困難及吞嚥疼痛,除了看醫生吃藥外,也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舒緩。《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由多位腸胃內科醫師、跨院跨科11位權威醫療專家聯合著作,分享許多臨床案例與知識,幫助讀者理解胃部疾病,預防胃疾再上門。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