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除了能保障自己的醫療權利,也能避免未來在醫療緊急情況,醫療人員與家屬不知何處置的情況,但可不只簡單填表單而已。益群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謝青樺、上市公司法遵李秋藝、科技顧問公司合夥人林翰飛於《不擔憂的後半生》一書中,分享規劃財務的方法,包括如何正確投資、如何創造現金流以支應老後生活所需、如何妥善安排財產繼承⋯⋯等,幫助讀者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該保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在乎他人的同時也要更加在乎自己,但該如何實現呢?日本職涯顧問池田千恵於《Me Time》一書中,分享超實用時間創造術,引領讀者在忙碌的日常中創造「ME TIME」(專屬於自己的時間),製作專屬於你的人生時間表。以下為原書摘文:
「學校健康檢查發現孩子有心雜音怎麼辦?難道是有心臟病嗎?」這是許多家長收到學校發的健康通知書後很常見的反應。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醫師黃斯煒表示,大部分的心雜音是屬於良性的,通常成年後症狀就會消失,原則上家長無需太擔心。他也教民眾可透過2關鍵來判斷,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肝癌早期診斷不易,200萬潛在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傳出因肝癌辭世消息,引發各界震驚。事實上,過去也有多位名人皆是因肝癌奪命,台灣更是肝癌高度盛行地區之一,肝癌更長達43年高居癌症死因前二名。為了防治肝癌,政府曾在2016年設立C肝國家辦公室,以國家級的力量防治肝炎。 肝癌因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使許多肝炎患者可能因沒有追蹤或沒有治療,而錯失了預防肝癌發生或是...
好的朋友是互相砥礪的夥伴,壞的朋友只會拖累人生,因此定期「清除好友」會是一個整理生活的方式。加拿大心理治療師艾琳.法爾科納(Erin Falconer)於《如何與朋友分手?》一書中,結合個人閱歷與專家研究,以豐富的故事與精闢的剖析,帶領讀者探索友誼的真諦。以下為原書摘文:
要不要給寶寶吃奶嘴?好處壞處有哪些?《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以功能性角度,來探討吃奶嘴可能的優缺點,以及建議需要戒奶嘴的年齡,提醒家長須留意,若小孩超過3歲還在吃奶嘴,可能會造成大腦抽象概念的建立障礙,並提供2招「無痛」戒奶嘴的方法。
農曆新年將近,除舊布新是年前的一大工程,除了將累積一年厚重的髒污掃除外,有些人甚至重新佈置家中的各式擺設,就是為了在新的一年有新氣象,但中醫師提醒,不少人常在大掃除後感到肌肉痠痛,提醒民眾大掃除前先熱身,掃除時避免長時間重複同樣動作及姿勢,可以屈膝取代彎腰、採椅凳避免踮腳等,掃完後拉筋伸展、洗溫水澡,可放鬆肌肉。
年末許多公司都會舉辦尾牙活動,其中喝酒是不可或缺的社交環節,但喝太多隔天總會宿醉,出現頭痛、頭暈、無力的狀況,實在非常難受!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宿醉相關知識,包括宿醉原因、宿醉預防、宿醉解法,只要把握小撇步喝酒就能避免宿醉,開心喝酒啦!
不小心咬斷牙齒,只能花錢植牙貴鬆鬆,沒有其他選項嗎?過去被認為沒什麼功用的智齒可以幫上大忙!牙醫師指出,利用自己沒用到的智齒,進行自體移植取代原本受損的牙齒,可以救回壞牙,恢復牙齒缺損的咀嚼功能,是解決缺牙問題的另一選項,達到「自己的牙齒自己救」目的。
高端疫苗採購爭議延燒,直到總統大選後也持續受到討論。日前,疾管署提前公布高端COVID-19疫苗採購合約,500萬劑金額新台幣40億3000萬元,署長莊人祥解釋,當初每劑700元是在資訊不明確下預估,高端出價950元,議價後均價840元。
34歲郭先生是鼻子過敏體質,年輕時曾動過鼻竇炎與鼻中膈彎曲手術,日前他因為工作壓力大,感冒又過敏,導致演變成好不了的鼻竇炎。雖然之前有去診所看診,也配合吃藥好幾個禮拜,但是鼻肉腫脹、膿鼻涕完全沒有改善,使他必須張嘴呼吸無法熟睡,隔天上班頭昏腦脹,也讓工作效率降低⋯⋯
現代人普遍晚婚,由於夫妻為各自事業努力,對孕育下一代的考量也自然延遲,儘管不少人認為經濟穩定是養育孩子的重要條件,但「年齡」仍是生育的關鍵因素,晚婚加上晚生,也讓生育計畫變得越來越困難。 王家瑋生殖醫學中心院長王家瑋醫師表示,現代人並非不想生孩子,而是成家之後先打拼事業,以至於開始考慮生子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以王家瑋醫師的門診經驗來說,夫妻因為備孕困難而求診的平均年齡約落在38、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