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媽媽生產完,會有上半身勇壯的體態感,為了恢復產後體態除了常見的飲食調整還有保持運動習慣,萬年不敗的定律讓很多新手媽媽們既焦慮又辛苦。其實從孕期開始,長期姿勢不良,加上懷孕、抱小孩等行為,容易導致「上交叉綜合症」,形成所謂虎背熊腰的視覺胖,先了解原因與解決方法,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一位盲從減重。
2025年夏季新冠疫情高峰造成的重症人數,比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季還多,但台灣65歲以上長輩新冠疫苗接種率僅20.4%,僅約歐美國家的二分之一。專家指出,新冠重症死亡風險是流感還高,且恐引發全身性併發症,但最新調查指出,高風險族群疫苗猶豫比例仍高,其中以輕忽疾病與擔心疫苗副作用為2大猶豫主因。
為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衛福部推動「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該政策原訂於2025年結束,近日卻確定將續行。然而,此決策引發醫界強烈反彈,質疑政府政策反覆、誠信何在。醫界指出,試圖透過擴大公費醫師培育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無異於緣木求魚,無疑是為國內醫療環境埋地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與人間即使對和平單純的需求都變得越來越急迫……今日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相互依賴程度卻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再能夠完全由本身解決就可以的。因此,如果對世界和平沒有責任認知,而一味只考慮到自身生存,反而將會變成對別人的威脅。基本上,世界和平的基礎在於:對他人所遭受的痛苦,我們也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就像我們自己受苦一樣;我們也應了解,敵人之所以與我們為敵,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工作加班應酬多、抽菸飲食不正常?心臟疾病恐提早報到,根據衛生署統計,近十年國人邁入40歲後,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快速成長,呈現年輕化趨勢,因此40~60歲長時間坐辦公室、少運動、工作壓力大的白領階級,應提早重視心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 所以,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與美商亞培公司台灣分公司特舉辦「人生40心起點」活動,由五大心臟科權威醫師提供免費衛教講座,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老常會產生許多疾病,如腦中風,它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3名。臨床症狀多為身體忽然發生半側麻木或無力、忽然暈眩、說話不清或表達困難、單眼視力模糊、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等。此外,高血壓也是,也有許多併發症,患者若忽視高血壓,容易患上腦血管病和心臟病。另外,老年失聰是一種老化的自然生理現象,由於內耳毛細胞與聽神經組織退化引起,開始的時間因人而異,退化速度也不一定。可見越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是指婦女卵巢機能退化到完全喪失的這段時期,停經是說1年以上沒有月經。一般停經年齡是在48~52歲左右,大約有1~5年的時間,會產生一些生心變化,社會關係與角色也面臨新的轉變。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婦女平均壽命可以超過80歲,更年期議就更顯得重要。因此,國泰醫院將舉辦「更年期分享團體座談會」,邀請生殖中心主任賴宗炫醫師與葉朱實護理長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與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黃金ㄋㄟㄋㄟ,愛的傳遞,天然母乳就是ㄋㄟㄋㄟ界最優、最佳品牌。在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次,新手媽媽總擔心不知如何哺育,不知如何照顧寶寶,憂心奶水不夠,寶寶吃不飽,等等問題,如對於頭一胎要如何哺餵母乳總是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媽媽被寶寶咬,痛到哇哇叫,此外,母乳媽媽的飲食補充也是很重要的,若調養好,母乳才可以給寶寶最大的健康與營養。 現在,大林慈濟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愛服務、用心生活嗎?今年仲夏,希望的種子正待發芽茁壯!與大家從心播種,前往台東陪伴中學生,一同繪出「心」的生活藍圖。如聖嚴法師曾說過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服務,生活的價值在於奉獻。」緣起於此,法青會(D.D.Y.P.)總會特規劃「高中卓越營」、「台東當地深度探險之旅」,這次主題為「愛服務‧心生活」,第1階段培訓內容:營隊介紹、瑜珈運動、生涯規劃講座、團體凝聚活動...
面對難受的情緒時,自我慈悲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使人脫離情緒化反應的破壞循環,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經常控制我們的生活。本文將仔細觀察自我慈悲讓情緒復原、增益身心健康的方式。諸多文獻中最有力、最一致的發現就是,能夠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比較低,且兩者間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說,對焦慮與憂鬱來說,自我慈悲是一個主要的保護因素。自我批判、能力不足的感覺與憂鬱焦慮有強烈關聯。當人覺得自己有嚴重缺點、應...
根據估計,44%至87%的美國人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鈣質,其中包括兒童在內,然而他們嚴重短缺的這種礦物質,卻是正常生長與發育的關鍵物質。不幸的是,缺乏鈣質通常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人們可能處於缺鈣狀態很多年了以後,才會出現明顯的問題。大多數能被看出來的缺鈣症狀,都是因為血液裡的鈣含量太低。由於人體非常擅長將血鈣維持在穩定的水準(通常是以骨骼強度為代價),所以大多數人到骨骼顯著削弱及斷裂前,恐怕都不會...
如果你是工廠作業員、建築工人、軍人、消防隊員或DJ,你身處的工作場所屬於危險級的噪音環境。工作時,過量的聲音會引起疲勞、壓力和聽力障礙,不但血壓飆高,連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的濃度也跟著提高,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長期暴露在60分貝以上的場合,已證實會提高心臟病好發的機會(編按:員工如果待在超過85分貝的工作場所8小時,根據我國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雇主必須有保護員工聽力的作業程序)。就算你不是以...
每年到了流行性感冒和腸病毒傳染的高峰時,政府就會大力宣傳「洗手」的重要性,而且還會提出一些生動活潑的口號,例如「溼、搓、沖、捧、擦」或是「內、外、夾、弓、大、立、腕」等,來教導民眾正確的洗手方法,甚至還請歌手黃韻玲小姐創作《天天洗手》歌,目的就是要告知民眾,用洗手來降低傳染病的流行。「洗手」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和動作,經由醫學研究證實,可以降低傳染病的傳播機率,尤其是在醫院的重症單位(如加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