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管不能太放任下屬?企業教練揭關鍵原因:必要時刻懂得「拔刀」

當主管不能太放任下屬?企業教練揭關鍵原因:必要時刻懂得「拔刀」

2025/9/11
你想當主管嗎?當主管並沒有那麼簡單,不僅要有專業能力,也又有「推動力」。從事人才培育超過35年、日本企業績效管理教練鳥谷陽一於《當你沒有新鮮的肝》一書中,分享主管必備的「二刀流思維」,除了要有正向領導特質,有時還得具備一點狡猾特質,才能應對各種對手,進而搞定部屬、領導團隊,甚至做到向上管理。以下為原書摘文:

成為主管需要「推動力」

想成為主管,還有一項必備條件,那就是「推動力」。推動力或許會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但如果說到提案力、銷售力、談判力等,應該就比較耳熟能詳了吧?其實,這些都是推動力的一部分。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又不是業務、不用扛業績,推動力跟自己沒關係,但這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職場上,不只是想爭取升遷的人,所有想讓他人認同自己、推動工作的人,都需要鍛鍊推動力。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成:讓別人不知不覺願意配合你。而這股行動力,正是追求晉升的必備技能。你必須清楚知道何時、如何,以及基於什麼理由,展現出自己的行動力。依據工作類型的不同,有時也會有職務調動。例如:原本只要做自己的工作就好,但後來卻被要求帶領團隊。

延伸閱讀:
該不該跟同事當朋友?過來人揭職場人際原則:保持一片海的社交距離

依職位不同,能力也會不同

首先,讓我們先來探討業務的工作。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對外部客戶提案(銷售服務或產品),就是業務的工作。以人力公司為例,年輕的新進顧問,若能提高邏輯思考、資料分析、歸納與表達能力,大都能持續創造亮眼的業績。

當個人表現得到認可,上級往往會期待他帶領團隊;若他持續晉升,則可能會被賦予扛起整個團隊的責任,其角色也會變成領導者,需要指揮團隊,從客戶身上獲得最大利益。到了這個階段,因應職位的不同,所需的能力也截然不同。然而,真正能適應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反而深受其苦。

我的學員之中,有不少人的狀況是,主管已找到門路或是與客戶端談妥條件,部屬後續只要完成提案、確實拿下訂單、為公司創造亮眼的業績即可。但是,當這位部屬也成為主管之後,他就必須擔負起「敲門磚」的任務,為部屬找到商機與鋪路。也就是,他要負責開發商機、找到客戶,以確保公司的獲利。對某些人來說,這反而成了一道巨大的高牆。

例如,有的人會說:「如果我們公司的商品(服務)正好是客戶想要的,那再好不過;但要我去推銷客戶不見得想要的東西,我實在很不想做。我希望可以不用扛業績壓力,做其他也有產值的工作就好。」

這位學員原本是為了爭取晉升機會,才特地挑戰新的工作環境,希望藉此培養新技能。但在過程中,因為遇到瓶頸,結果讓他萌生退意,甚至開始考慮是否該回到原本的舒適圈。為了讓討論更有方向,我列舉了一些業務相關案例。其中,也提到前文的例子:員工從基層逐步晉升為主管後,隨著職位的變化,需要扮演的角色和肩負的責任也會明顯不同。

然而,在一般公司中,一旦接受升職,不論你是否做好準備,很有可能會馬上被要求做出成績。因此,是否接受升職,某種程度就跟前述的學員一樣,將面臨難以抉擇的人生十字路口—究竟要挑戰新環境,還是留在舒適圈?此外,在與部屬互動時,尤其是上對下指導,同樣也需要用到推動力。

延伸閱讀:
工作遇「爛主管」該怎麼辦?他揭「1關鍵」先別離職:耐心等待機會

必要時刻必須「拔刀」

近年來,培養部屬獨當一面已成為顯學,支持部屬也成了管理職的任務之一。然而,也有越多越多人以此為擋箭牌,逃避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這幾乎無可避免,畢竟大家都不想被討厭,這也是人之常情。

就以我自己為例,過去我認為,團隊互相支援再正常不過。甚至我自認是支援型領導者,所以我會將工作分配給部屬,讓他們放手去做。但現在我會反思,所謂的自由發揮,會不會其實反而是放任、把責任丟給部屬?

畢竟,當一個人被主管要求去做自己根本不認同的事,肯定提不起勁,更遑論提升績效;如果沒有前例可循或規範,多半也想不出好的新點子。就正面意義而言,放手讓部屬自由發揮並不是壞事;但身為管理職,適度給予指導與鞭策,才稱得上是既認真又有人情味的主管——現在的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我以「拔刀」作比喻,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身為組織管理者,所必須肩負的重責大任。和樂融融的幸福職場,這或許是現代人求職時的理想。然而,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隨波逐流,容易心生怠惰,所以我們必須在自己與他人之間,保持適度的緊張感。

當然,我並不是要你咄咄逼人、處處針鋒相對,但你必須理解:在必要時刻,你必須像拔刀般展現態度。說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就是身為領導者的最佳武器。

(本文摘自/當你沒有新鮮的肝── 不當主管你會更累: 怕累、怕煩、不想扛責?35年資歷的人資主管分享,為何你在45歲前,該逼自己當個清、濁二刀流主管!/大是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