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你平常會偏頭痛嗎?若平時深受頭痛所苦,恐怕有些食物要盡量少吃了。本身為偏頭痛患者、家醫科頭痛專科醫師凱蒂.蒙洛(Dr. Katy Munro)於《偏頭痛的你不需忍痛生活》一書中,整理偏頭痛的相關知識,包括症狀、原因、飲食與治療,幫助讀者對抗惱人的偏頭痛。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高達32%,即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然而調查統計顯示,民眾經常輕忽帶狀疱疹的危險性,認為罹患後「並無大礙」,同時對於後遺症存在錯誤認知。其實,大多數成年人在50歲後,體內存在的帶狀疱疹病毒就可能重新活化,更有高達5~30%患者會產生帶狀疱疹最常見的併發症——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憂鬱症患者王素梅、照護者陳良基於《牽手就不放手》一書中,分享憂鬱症與照護的故事,以下為王素梅篇章:
年近80歲的李奶奶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眼白明顯變黃等症狀,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然而就醫檢查後發現,竟已罹患膽道癌第4期,癌症出現遠端轉移,家屬擔心化療效果有限,也考量病患年事已高,身體狀況難以承受長期化療的副作用。所幸目前有免疫加化療的合併療法,作為晚期膽道癌的第1線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治療半年後病情獲得控制穩定。
日前,台灣一間美語補習班分享了國小兄妹的日常作息,兄妹倆每天不停上各種課程,包括數學、英語、音樂等,每天只睡6小時,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優活健康網》特摘心理師蔡宜芳所撰此文,分享家長都有的「神童焦慮症」,當你能停下來好好傾聽內在的焦慮是什麼,改變才能真的開始。
30多歲陳小姐,吃飯時習慣一邊看手機一邊吃。她知道吃完躺下容易胃食道逆流,雖然飯後沒有立即躺下,但仍繼續盯著手機看,整個人從頭、脖子到肩膀都往前傾,甚至還有點駝背的姿勢。不過,最近因為胃食道逆流及便秘就醫,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經醫師提醒後才改變用餐及餐後的姿勢。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頭顱的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廓肋骨的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包含頭部疾病、兩肩臂肘腕、胸肋結構、骨盆結構、髖膝踝及足弓等結構間接影響或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
春天是適合賞花的季節,尤其櫻花開好開滿,真的超級浪漫!由於花粉症通常在春天發作,此時正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很多人便把「罪名」降在櫻花上,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優活健康網》特邀極緻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宋奉宜撰寫此文,分享「花粉症」的原因、症狀及預防,別再怪罪給櫻花啦!
孩子總是分心、坐不住,該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專注力?專注力又有哪些分類呢?《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他提醒,自主學習、互動整合、閱讀及表達書寫等能力,與108課綱的「核心素養」概念息息相關,若能先找到孩子缺乏的是哪一種專注力,才能找到適切的兒童發展訓練方法。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生病,喝碗雞湯增加免疫力!雞肉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雞湯對於風寒、體虛、易鼻塞者是很好的補身湯品,市面上無論是雞胸、雞腿、雞翅都容易購買並方便處理;雖然雞湯營養多,但營養師提醒,有腎臟疾病、膽囊疾病及高血脂症等3類人,喝雞湯時最好淺嚐輒止,以免病情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