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的8月23日前後。「處」有終止之意,象徵炎熱至此逐漸退去,此時盛夏的酷暑開始消散,氣溫日漸下降,早晚已能感受清涼,標誌著季節從盛夏邁向初秋,日夜溫差拉大,需注意養生調養與氣候變化,中醫師建議穴道保健及養生茶飲。
聲音沙啞粗糙、講話一直清喉嚨,小心說話方式不當導致聲帶受傷,讓嗓音異常。該如何治療及改善症狀,恢復正常嗓音?《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嗓音異常也可能和疾病有關,例如肩頸緊繃、胃食道逆流、氣喘等,應就醫並透過腹式呼吸訓練,有助調整呼吸及聲音品質。
莫名大小眼、複視,別以為只是眼睛問題,小心有可能會是肌無力症!45歲的陳小姐從去年前開始,經常早上10點過後就沒力氣,甚至伴隨呼吸不順、大小眼、大舌頭、吞嚥困難等症狀,短短1年進急診超過5次,連中風檢查都做過,從精神科看到神經科,終於確診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
藥師調劑費爭議持續延燒,引發醫藥界衝突,對此,健保署擬調高診所調劑費與社區藥局相同,此舉動更引發藥界不滿,認為不利於醫藥分業。基層醫療協會建言書指出,診所調劑費提高符合公平正義原理,健保署承諾以患者利益優先凝聚共識,拚26日前與醫界討論。
日前疾管署宣布,新冠疫苗與公費流感疫苗,將自今年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醫師提醒,免疫負債尚未結束,去年冬天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新冠病毒仍持續變異,但在防疫鬆綁後,民眾對於新冠的防備心大幅降低。以下揭密新冠疫苗「3大迷思」,千萬得小心預防呼吸道病毒齊發。
失智症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目前台灣失智人口推估已逾37萬,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至86萬以上,顯示失智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政府、醫護人員與民眾都應及早準備,才能因應狀況。國際失智症協會也發布最新的「2024全球失智症報告」,了解全球各國對於失智症的態度,有利於後續政策的制定。
孩子亂發脾氣,弄得媽媽也心煩意亂嗎?來看看林志玲的「情緒3連問」育兒術!應用在老公身上也適用喔!《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藝人林志玲在訪問中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她指出,育兒辛苦時,憤怒是最沒有用的情緒,反正孩子哭完情緒就過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氣什麼。
天氣炎熱容易出汗,如果沒有適度清潔頭皮,容易孳生細菌、產生頭臭味,甚至會掉髮。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強調,洗頭首要選擇適當的洗髮產品,洗頭方式更要正確,注意洗頭的力道、水溫、時間、頻率,可以防止掉髮,保護毛囊及髮根健康。
當我們提到護膚和皮膚健康時,往往最先聯想到洗面乳、精華液及乳液等。然而,飲食也能改善皮膚狀況,植物性成分的飲食因其豐富營養,有助於促進皮膚健康,例如番茄、亞麻籽、地瓜等植物性主食,可淨化膚色、對抗皺紋,並保護皮膚免於晒傷和乾燥。《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9大護膚食物」吃對就能保養皮膚。
對小小孩的家長來說,最怕就是聽到學校腸病毒又開始流行!特別如果是腸病毒71型更是容易侵犯神經的類型,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腦膜炎甚至是腦幹腦炎引發神經性肺水腫,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肺衰竭,個案會在數小時內死亡,5歲以下的孩童是高風險群,一定要特別注意。 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提到,1998年台灣發生過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當時造成140萬名孩童感染,當中更有405個重症,甚至有78例死...
休假整天都在滑手機,怎麼戒也戒不掉?明治大學的心理語言學者堀田秀吾、醫療法人社團EPIC DAY東京醫學診所平和台站前院院長木島豪《身體先,大腦後》一書中,整理醫學、腦科學、心理學等研究以下,推導出超有效的「自我控制法」,幫助讀者遠離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否曾經出現「想停止努力,卻無法停止努力」的煩惱?其實你只是被自己束縛住了!日本心理治療師大鶴和江於《解除束縛你的「禁止令」》一書中,深入解說人生的禁止令、利益以及雙重束縛的機制,以舉具體的事例來解說能用以解決問題的練習,幫助讀者活出嶄新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