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金融業男子小林,因工作壓力與長期熬夜,飲食失衡導致BMI近30。原以為只是中年發福,直到健檢紅字警示膽固醇與血糖,他才驚覺危險,開始運動與飲食控制。然而半夜仍常忍不住偷吃宵夜,甚至被家人指責「連嘴都管不住」。經就醫發現因壓力荷爾蒙影響食慾並增加內臟脂肪,在醫師建議下搭配新型腸泌素藥物及壓力調適,如今逐步恢復健康體位。
45歲的金融業男子小林,因工作壓力與長期熬夜,飲食失衡導致BMI近30。原以為只是中年發福,直到健檢紅字警示膽固醇與血糖,他才驚覺危險,開始運動與飲食控制。然而半夜仍常忍不住偷吃宵夜,甚至被家人指責「連嘴都管不住」。經就醫發現因壓力荷爾蒙影響食慾並增加內臟脂肪,在醫師建議下搭配新型腸泌素藥物及壓力調適,如今逐步恢復健康體位。
「健康檢查結果正常,但身體還是覺得不舒服,常常頭暈、脹氣。」對此,家醫科醫師林指出,若出現查不出病因的疲倦或頭暈,應檢視自身的壓力狀況、飲食內容及生活作息。其中一個常被忽略的原因,可能是你正在對日常食物「慢性過敏」引發的長期發炎反應,小心血管提早硬化。
夏天越來越熱,近期氣溫持續飆高,不僅身體容易感到不適,還要注意防範心臟疾病急性發作。日前就有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家人還以為是天氣熱中暑,緊急送醫急診後,心電圖檢查顯示急性心肌梗塞。醫師提醒,溫度超過攝氏31.5度,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若拖延治療恐有致死風險。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心血管和代謝等疾病。依照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成年人的過重及肥胖率已經上升到50%,相當於每2個成年人中就有1位過重,因此民眾不可忽略肥胖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減重手術的適合族群及注意事項。
台灣目前洗腎總人口數將近10萬人,其中多數病患選擇在醫院接受血液透析。但林口長庚醫院近日公布一項高齡新發洗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與血液透析相比,採用居家腹膜透析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有效減少住院次數與死亡率。醫師指出,研究成果打破「腹膜透析只能年輕人做」的迷思,衛福部健保署更投入4.3億元專款,鼓勵民眾使用居家腹膜透析。
一名7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睡眠斷斷續續、白天焦躁與記憶模糊等情況,甚至性格大變暴躁易怒。一開始家人以為只是老化或因失眠影響記憶力,但隨著症狀惡化感覺不尋常,因此陪同就醫。經初步檢查發現病人除失眠外,亦有輕度認知功能減退跡象。醫師強調,失智症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不可不慎。
60歲張小姐因業務工作,多年來需要長時間站立,讓雙腿經常感到沉重和緊繃,最近發現小腿擴張靜脈越來越明顯,腿部也常出現水腫和隱隱作痛,不敢再穿喜歡的涼鞋和短褲而心情低落,雖然曾嘗試穿著醫療壓力襪來舒緩症狀,但是氣候炎熱反而常常導致悶熱、紅腫與過敏,就醫經接受微創手術後,腿部壓力與疼痛大幅改善,腫脹的雙腿也恢復輕盈。
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