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洗腎總人口數將近10萬人,其中多數病患選擇在醫院接受血液透析。但林口長庚醫院近日公布一項高齡新發洗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與血液透析相比,採用居家腹膜透析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有效減少住院次數與死亡率。醫師指出,研究成果打破「腹膜透析只能年輕人做」的迷思,衛福部健保署更投入4.3億元專款,鼓勵民眾使用居家腹膜透析。
台灣目前洗腎總人口數將近10萬人,其中多數病患選擇在醫院接受血液透析。但林口長庚醫院近日公布一項高齡新發洗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與血液透析相比,採用居家腹膜透析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有效減少住院次數與死亡率。醫師指出,研究成果打破「腹膜透析只能年輕人做」的迷思,衛福部健保署更投入4.3億元專款,鼓勵民眾使用居家腹膜透析。
一名7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睡眠斷斷續續、白天焦躁與記憶模糊等情況,甚至性格大變暴躁易怒。一開始家人以為只是老化或因失眠影響記憶力,但隨著症狀惡化感覺不尋常,因此陪同就醫。經初步檢查發現病人除失眠外,亦有輕度認知功能減退跡象。醫師強調,失智症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不可不慎。
60歲張小姐因業務工作,多年來需要長時間站立,讓雙腿經常感到沉重和緊繃,最近發現小腿擴張靜脈越來越明顯,腿部也常出現水腫和隱隱作痛,不敢再穿喜歡的涼鞋和短褲而心情低落,雖然曾嘗試穿著醫療壓力襪來舒緩症狀,但是氣候炎熱反而常常導致悶熱、紅腫與過敏,就醫經接受微創手術後,腿部壓力與疼痛大幅改善,腫脹的雙腿也恢復輕盈。
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當人經歷老化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出現變化,其中心血管系統的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最不可忽視。日本池谷醫院院長池谷敏郎於《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一書中,分享「血管保養」的方法,並引用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方法正確,任何年齡的人血管都能回春。以下為原書摘文:
母親節前夕,關心媽媽健康是首要任務!家醫科醫師提醒,成年女性應注意產後和更年期等兩大「易肥胖時期」,若腰圍標準若超過80公分就是肥胖,腰圍反映內臟脂肪多寡,過多將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研究也顯示,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將上升3.4%。建議民眾可用1招「擁抱媽媽」多了解母親的腰圍是否有超標。
近幾年來,心臟疾病盤踞國人10大死因前幾名,心臟病保健也開始受到民眾的重視。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臟外科專家孫宏濤於《和心臟專家談心》一書中,解析現代人常見的心臟及心血管問題,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帶領讀者了解心臟疾病的診斷、症狀、治療與預防,一同守護心血管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常聽到主動脈剝離會引發胸痛、血壓下降,然而動脈剝離不只會發生於主動脈,其中「頸動脈剝離」也是動脈剝離疾病之一。《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此文,分享頸動脈剝離的原因、症狀、診斷以及治療。血管的健康很重要,若要維繫血管健康,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避免讓頸部受鈍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