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糖尿病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面臨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轉變更可能影響整體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許多女性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典型更年期症狀。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荷爾蒙變化成為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4招」,讓更年期更健康。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糖尿病

糖尿病友腳上有小傷口,竟險惡化截肢!50歲的汪先生工作時不慎割傷左小腿,因忽略傷口照護,幾天後出現潰瘍,直到紅腫擴散並伴隨發燒、畏寒才就醫,確診為糖尿病足併發壞死性筋膜炎。醫師提醒,皮膚破損應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塗抹抗生素藥膏後再覆蓋紗布保護;若發現分泌物增加、顏色混濁,可能是感染警訊,應盡快就醫治療。

他胖到血管全塞,二度心梗險死!醫用超夯減肥藥「腸泌素」逆轉糖胖症

他胖到血管全塞,二度心梗險死!醫用超夯減肥藥「腸泌素」逆轉糖胖症#糖尿病

55歲范先生罹糖尿病多年,體重曾達120公斤、腎功能異常,因工作忙碌常漏服藥,2018年首次心肌梗塞緊急置入支架,去年再次心肌梗塞,半夜胸痛、喘不過氣送急診。他痛定思痛,開始規律回診與慢性病治療,透過腸泌素藥物治療,成功降至92公斤,降低心血管風險、改善腎功能,使疾病獲得有效控制,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

手術前還能吃藥嗎?哪些藥需要停用?麻醉科醫揭「3類藥物」要注意

手術前還能吃藥嗎?哪些藥需要停用?麻醉科醫揭「3類藥物」要注意#糖尿病

65歲張先生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平時規律服藥控制良好。近期因膽結石困擾,安排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但擔心麻醉風險「某些藥吃了會影響手術」,術前出現焦慮與失眠。在家人鼓勵下,他前往新竹台大分院麻醉術前評估門診,經專業團隊評估與說明後安心接受手術,術後2天順利出院。

近半數失智症可預防!專家揭「●●歲是延緩關鍵期」用5招可有效護腦

近半數失智症可預防!專家揭「●●歲是延緩關鍵期」用5招可有效護腦#糖尿病

台灣已是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5萬,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平均每13位長者就有1人失智;預計2035年將增至近10%,換算每10名長者就有1人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專家指出,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照護需求呈持續增加趨勢,對家庭與社會都是重要挑戰。

糖尿病飲食菜單這樣吃!營養師推薦:控糖「一日三餐點心」嘴饞也ok

糖尿病飲食菜單這樣吃!營養師推薦:控糖「一日三餐點心」嘴饞也ok#糖尿病

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排行,併發症多而複雜,後期可能併發心血管、腦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諸多問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其中,對於糖尿病患來說,最重要的「救命藥」就是「忌口」。 到底糖尿病飲食可以怎麼吃得多元又開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糖友一日三餐點心建議。

「糖尿病前期」飲食菜單怎麼吃?營養師列「每天做6件事」控制血糖

「糖尿病前期」飲食菜單怎麼吃?營養師列「每天做6件事」控制血糖#糖尿病

診斷為糖尿病前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尤其是如果能遵循治療計劃並做出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對於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適度的生活方式改變甚至能將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範圍,進而預防或延緩2型糖尿病的發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業營養師建議每日實行6項健康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