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曾有患者因長期咳嗽、卡痰,總覺得喉嚨卡卡的,看了耳鼻喉科都沒有改善,直到朋友揪做胃鏡,才發現胃部發炎,長期胃酸逆流才造成的喉嚨不舒服。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會胃食道逆流,而胃食道逆流症狀不只火燒心而已,快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若有不舒服或異常,一定要提高警覺,為自己健康把關。
一名38歲女性,已育有一子,因非經期陰道出血持續4個多月,而至婦產科門診就醫,經門診軟式子宮鏡檢查發現1顆3公分大小的子宮內膜瘜肉,醫師考量患者仍有第2胎的生育計劃,治療重點在於保護子宮內膜的完整性並保留子宮功能,建議其接受新式微創子宮鏡手術「赫拉刀」,精準切除瘜肉,促進術後恢復及維持生育能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萊姆病是一種透過寄生在囓齒類動物(如老鼠)身上的蜱叮咬後感染之疾病,為美國最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我國於2007年將萊姆病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開始進行監測。被感染蜱叮咬後3至32天(平均7至10天)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的症狀很像感冒,如頭痛、發燒、全身疲勞、噁心、嘔吐、頭部僵硬、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出現遊走性紅斑的病患若未經治療,可能發生心臟或神經系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孕通常被定義為「房事一年後無法懷孕」。如果你已經嘗試懷孕一年或一年以上,那麼應該考慮不孕的檢查。然而,如果你是35歲或以上,你應該六個月房事後開始檢查,以免延誤治療。而不孕症原因很多,但依據2010美國泌尿學會白皮書認定,不育症的原因,單獨男性的因素負全權責佔20%,另外男性因素共同負責大約30 至40%。甚至,所有男性中約1%和不孕男性中約15%是無精蟲...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101年起截至5月18日止,全國已累計45例重症個案,其中44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基隆市至今雖尚無重症發生,但統計各醫療院所通報疱疹性咽峽炎個案已達361例、手足口病389例,均高於同期,請民眾仍需加以注意家中幼兒健康狀況。許明倫局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位女高中生在手背和臉頰突然長出癢癢的紅斑,至就近診所就醫被當成濕疹治療,結果擦了藥膏後反越來越嚴重,甚至有擴散現象,由於發炎嚴重除了騷癢、脫屑外還有滲液的情形,急忙到澄清醫院皮膚科求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林鴻欣表示,台灣夏日氣候悶熱潮濕,研判該患者應是被自己的寵物兔感染了黴菌,但因擦錯藥而形成「偽裝癬」。追蹤病史瞭解到這位女高中生她養了一隻寵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今社會的青少年在感情及性觀念的開放下,而家庭、學校、社會所給予的性教育知識卻明顯不足及缺乏正確的諮詢管道,而造成婚前的性行為比率大增,往往衍生很多社會問題例如:未婚懷孕及墮胎等。新竹市衛生局指出,除了積極加強宣導兩性教育,也設置「談情說性」提供青少年性教育諮詢網站並開放留言,以促使青少年男女能從上網中得到正確的性知識,而也由陳建銘婦產科診所成立Teens’...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蘇琇瑯醫師表示,乙型鏈球菌是周產期嚴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為預防早發性新生兒乙型鏈球菌感染 ,99年起衛生署即針對低收入戶提供乙型鏈球菌篩檢補助,為能讓更多懷孕婦女受惠,自101年4月15日起,國健局全面提供35至37週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補助,每位孕婦補助500元,但對經濟弱勢(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設籍山地原住民地區、離島偏遠地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各地區的腸病毒疫情均在升溫中,社區流行病毒株仍以腸病毒71型最多,克沙奇病毒次之。天氣逐漸炎熱,腸病毒仍將持續活躍,該局呼籲家長需持續保持警覺,尤其是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疾管局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6例為居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對腦中風,甚至耳中風,都時有所聞,六十歲的楊先生卻罹患少見的「剝離性腸中風」,所幸經及時放置腸支架,平安出院。臺中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長嚴寶勝醫師指出,文獻顯示,全世界記錄過這類的腸中風案例僅七十例,成功放置支架不到十例。楊先生是退伍的職業軍人,長年有胃潰瘍病史,因為很能忍痛,胃都出血了,他都不覺得有什麼很明顯的不適。一天,他突然腹部劇痛,忍到臉色發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腎細胞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男性,其中60-70歲為高好發年齡層。在過去腎細胞癌診斷不易,治療效果也不佳,不過,近幾年健康檢查選擇包含影像學檢查的民眾越來越多,使得腎細胞癌這類過去難以發現的疾病,也因此可以早期發現,再加上標靶藥物治療,使得病人的存活期拉長,並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馮盈勳主任分享,在台南奇美醫學中心有一位近七十歲的老翁,本身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腎細胞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男性,其中60-70歲為高好發年齡層。在過去腎細胞癌診斷不易,治療效果也不佳,不過,近幾年健康檢查選擇包含影像學檢查的民眾越來越多,再加上標靶藥物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使得病人的存活期拉長,並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馮盈勳主任分享,在台南奇美醫學中心有一位近七十歲的老翁,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加上罹患腎細胞癌,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