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遇過職場雷隊友嗎?小心還有更可怕的「鬼隊友」!人際關係在職場上至關重要,與雷隊友共事也是職場學習的一環,與其天天抱怨或害怕,不如用積極的方式面對,試著與同事敞開心胸溝通,或許能讓職場生活更快樂,也讓自己的職場生存技能增加。《優活健康網》特別整理「職場生存術」,教你和不合拍的同事相處,逃離人際陷阱。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在這個連早餐都要打卡的時代,讚數成了社交貨幣。當你精心發文,卻發現某些朋友總是默默觀看、從不互動,還熱情按讚其他人時,難免感到失落。究竟是演算法作怪,還是人心難測?以下6個「朋友不按讚」的背後真相,或許能幫你釋懷,也提醒我們,學會更健康地與社群媒體共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越來越精緻,肥胖的比率也居高不下,且肥胖乃萬病之源、不少疾病都因體重過重而起,因此減重成了全民運動,想好好享受人生,就要先有健康的身體,大林慈濟醫院為了全民的健康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9週的時間9名學員一共減下46.6公斤,其中減重成績最好的林姓學員平均1週瘦1公斤。瘦得健康 飲食、運動不可少 大林慈濟醫院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乾癬患者常遭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因四肢關節、頭皮等常見部位的肌膚總是呈現紅色斑塊、伴隨著銀色皮屑脫落,讓病友們在工作或社交時,深感自卑,為了避免旁人看見皮膚病灶而產生誤解與排斥,總是用長褲長袖將自己包緊緊的,這是所有乾癬患者共同的心酸。患者心力交瘁 生、心裡皆備感壓力乾癬其實是先天體質和後天環境所造成,並非感染、也不會傳染他人,是一種自體免疫出問題而導致慢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來,網路掀起了一陣討論的風潮,當情人節沒情人時,素肚則可能會是網友們「建議」購買的「良伴」?!滷得入味,且色澤呈褐色油亮的素肚,相信是許多民眾愛吃的美食之一,但近期,卻有男性鄉民把素肚拿來當作情趣用品使用,在網路上掀起一陣熱烈的討論,但也有網友直呼,也太噁心了!素肚當情趣用品 網友直呼好厲害幾日前,網路上有鄉民指出,因為市面上的情趣用品不好用,因此靈機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腸癌或是乳癌高危險群的民眾,可別已為自己與這些癌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根據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所進行的四大癌症篩檢的統計顯示,不論是大腸癌或是乳癌的篩檢陽性比例,都屬偏高!呼籲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保健康。大腸癌與乳癌 陽性比例偏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指出,去年共篩檢大腸癌4200人,確診罹患大腸癌有19人,分別為50-55歲6人、56-60歲5人、61-6...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唉呦!醫生阿!我的腰好痠好痛喔,是不是我的腰子出問題了阿?」根據健保署的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破七萬人,其中,洗腎病患所花費我國的健保費竟僅次於癌症,可見我國洗腎人口增加的嚴重性必須受到正視;而對於腎功能的好壞,許多民眾也傻傻分不清,甚至有人認為腰痛就可能是腎臟出問題,就因為衛教知識的不足,發現自己腎臟出問題時,已為時已晚!腰痛不等於腎臟不好為什麼腎臟出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台灣每幾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嗎?可能是吃完一頓飯的時間,可能是洗一次澡的時間,也可能是開車到公司的時間,在你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大約三十七分鐘,可能就有一位與你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或是身旁的親友,得接受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慘忍事實,另外,台灣還有一百七十萬人罹患糖尿病,換句話說相當是每十三人就有一人必須每天與血糖值斤斤計較。鼓勵病友多運動 希望寫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靜坐可以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穩定血壓;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提高抗壓性;降低對氧氣的需求,有效提高血液氧氣濃度;且能提昇免疫功能。現在,國立成大文學院特主辦「學訪成大系列活動」,此次主題為「Abhidhamma~終極的科學」,特邀請緬甸政府宗事部顧問敏頂蒙博士(Dr. Mehm Tin Mon)主講,博士也是仰光的國際大學(I.T.B.M.U.)講座教授,著作達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8月13日七夕情人節當日上午10時中西區衛生所特選於南英商工禮堂舉辦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由南英商工電視電影科及臺南護專社團共同表演,並邀請到永華里太鼓隊特別贊助演出,藉由活動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了解愛滋與性病的預防知 。一連串宣導活動外,並設置篩檢站辦理免費「愛滋病毒及梅毒篩檢活動」,希望藉由擴大篩檢提供民眾愛滋篩檢及諮詢服務,喚起民眾...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每年的8月第一週是國際母乳哺育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公佈調查一萬兩千多名產婦母乳哺育調查發現,母乳哺育率在產後半年驟降,產後一個月親餵母乳者有九成,產後半年卻降至五成四,分析媽媽返回職場及工作不方便,是產後停餵母乳主因。 新竹市許明財市長強調,母乳提供嬰兒健康與成長最完善的營養,婦女朋友藉由母乳哺育亦可減少罹患乳癌、卵巢癌之機率,而且吃母乳長大的孩...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肥胖不但會引發高血壓、高血脂、中風、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發生,還會增加惡性腫瘤之發生及影響心理情緒。現代人肥胖原因,大多以「吃得過多」及「運動量過少」造成營養過剩所致,但可藉由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而改善。而日常飲食中少油、少鹽、少糖、少零食,增加蔬果攝取量,每天至少累積運動30分鐘,且天天量體重及作紀錄,即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