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遇過職場雷隊友嗎?小心還有更可怕的「鬼隊友」!人際關係在職場上至關重要,與雷隊友共事也是職場學習的一環,與其天天抱怨或害怕,不如用積極的方式面對,試著與同事敞開心胸溝通,或許能讓職場生活更快樂,也讓自己的職場生存技能增加。《優活健康網》特別整理「職場生存術」,教你和不合拍的同事相處,逃離人際陷阱。
90歲的林奶奶因白天精神萎靡、反應遲緩,甚至連孫子的名字也常喊錯,家人憂心罹患失智症。經亞東醫院安排居家睡眠檢測,發現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經使用睡眠呼吸器並搭配遠距醫療追蹤後,林奶奶逐漸恢復清晰思緒與精神,重拾以往活力。
43歲吳先生平時需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動作,因此經常感到雙手麻痛,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就診,確認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因為工作無法時常到院接受物理治療,因此除了訂製穿戴特製的手腕副木支架讓手腕休息外,醫師也為他安排「正中神經解離術」減緩正中神經的壓迫。
每個人都怕被騙,由於人們無法充分信任自己判斷謊言的能力,所以害怕聽到很多謊言。不僅如此,說謊的人,在決定說出圓滿的謊言後,其實也不好過─就算知道說謊只是為了避免嚴重的傷害。但說謊的人也有可能被壞事所威脅:有個男人─兩個孩子的爸爸,很愛他的妻子。有次出差時,在慶祝的歡樂氣氛中,他和一位女同事都喝了很多酒,情緒變得亢奮,之後兩人就發生關係,出軌了。第二天回家時,那喝醉酒的男人,由於沒有勇氣一個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400萬人死於菸害,每日吸20支菸者,平均壽命比不吸菸者短少5年,平均每吸1支菸會減少約14.5分鐘的壽命,預計到2030年時,每年約將有一千萬人死於吸菸。研究發現,每3位吸菸者中,就2位會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癮君子抽菸除了為自己帶來健康隱憂,二手菸更可能危害他人,而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和胰臟癌等也與吸菸有關,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實地調查民眾如廁後洗手習慣發現,平均洗手時間僅3.5秒,幾乎手沾濕就閃人,且僅有0.5%落實濕、搓、沖、捧、擦的正確洗手5步驟。衛生局長林雪蓉呼籲,夏天的腳步近了,切勿忽略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式。衛生局指出,此項調查是在4月3日及8日在公園以實地觀察方式,記錄190位民眾如廁後洗手習慣,其中發現有17%未洗手;且多數民眾未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在筆型針頭移除時,常因針頭回套而有針扎風險,也因不確實的回收觀念,導致未能妥善依醫療廢棄物處理。因此,馬偕醫院護理部發揮巧思,以寶特瓶蓋打出適當圓孔,就能解決此問題,不但獲得全國創新獎項,目前也在醫院內外進行宣導。臨床了解,病人在家中施打胰島素常由家人代勞,也正因為是家人,對針扎的風險認知也較為輕忽,參與「防扎減廢筆型針頭集針器」創新團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因腦中風腦死的陳先生,家人決定幫他捐出可救人的器官,搶救更多的生命與家庭。捐出心臟、肝臟、腎臟二枚、小腸與四肢骨骼,在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助人的心願。這是花蓮慈院今年第三位器官捐贈者,也是花蓮慈院首例捐贈小腸的個案。在完成腦死判定程序後,陳先生在父母、妻子等親友祝福下,完成器官捐贈的助人心願。依照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分配原則,陳姓捐贈者分別捐出心臟、肝臟、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身體沒有特殊症狀,為何要接受癌症篩檢?這是民眾時常所擁有的癌症迷思,然而,多種癌症在初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直到民眾因出現血便、血尿、咳嗽等,進而篩檢得知罹癌時,癌症早已惡化到中晚期,導致五年存活率大幅下降,對此,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除了維持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務必每年定期接受四癌篩檢!國人六成罹癌因素 與香菸酒檳榔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早已成了國人的健康殺手,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我國每年新增癌症個案數直逼十萬大關,2011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2,682人,幾乎平均每250人,就有一人不幸罹癌,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罹癌因素,包括,抽菸、肥胖、燒烤、炸物、酒等,國人似乎尚未提高警覺心,促使罹癌人數持續暴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未來二十年,全球罹癌人數將在增...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自由時報報導購物台賣減肥產品,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起訴,經法院判定無罪。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依健康食品管理法,早已公告包括調節血脂、不易形成體脂肪等13項保健功效及其評估方法,若業者擅自宣稱產品有保健功效,卻未經科學驗證並由主管機關核可,可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送辦。食藥署進一步說明,若業者宣稱的功效與13項保健功效類似、但非完全一樣,則可能產生類似...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健康安全著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月份時共抽驗95件市售水產品,其中包括石斑、鮑魚、黃魚、鱒魚、鮭魚、九孔及枋頭魚等7種魚種。檢驗內容為常被使用於水產養殖生產過程的抗菌劑、抑菌劑及殺菌劑如氯黴素類、硝基呋喃代謝物類、磺胺劑與喹諾酮類、四環黴素類、孔雀綠及其代謝物、β-內醯胺類及抗生素多重殘留類等共88項動物...
有時候在診間看到小朋友的牙齒,牙齒狀況沒有照顧的很好,詢問父母:「平常有刷牙的習慣嗎?」家長振振有詞地說:「有啊,我每天都有『叫』他刷!」事實上呢?許多大人都不見得知道如何正確地清潔牙齒,更何況是孩子?所以別以為只要「叫」孩子刷牙,孩子就能自動刷乾淨。刷牙的學習是漸進的,3歲以下的孩子,清潔的工作完全由家長負責。3~6歲時,可以開始培養刷牙習慣,邊玩邊學,因年紀尚小,無法清潔乾淨,所以家長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