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滾筒該怎麼挑?揭密滾筒挑選3大關鍵:新手選擇「這硬度」滾筒
購買滾筒3大準則
許多研究顯示,滾筒不只有助運動後放鬆恢復、減少延遲性痠痛,運動前熱身時使用,更可增加柔軟度、減少肌肉僵硬感,幫助運動表現。恢復是訓練的一環,滾筒則是運動恢復的重要工具,卻常見因為用到不適合的滾筒而不見其效或造成傷害,那麼,市面上形形色色滾筒,你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是購買滾筒的 3大準則。
延伸閱讀:
年輕人「膝蓋痛」竟是肌肉無力?教你「11種護膝運動」免器材能練
1. 密度(硬度)
每個滾筒的密度不同,這是影響深層組織按摩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決定了使用它的感覺以及適合對象。例如,使用太軟的滾筒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壓力,太硬的滾筒則可能造成瘀傷或創傷,反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滾筒的硬度多為60%~100% 不等。數字越低越軟,適合運動新手、剛開始使用滾筒的人;數字越高越硬,例如100%適合專業運動員。新手如果使用過硬的滾筒,反而像是折磨你的工具,不過要注意的是,較軟的滾筒在大量使用後可能永久變形,此時表示你該換一個了!
經過一陣子辛苦訓練,同時使用滾筒的技術進步之後,你會逐漸適應痠痛的肌肉,此時可換成密度更高(更硬)的滾筒,刺激深層組織的效果更佳,而且硬度高的滾筒較耐用,適合長期使用。
一般來說,滾筒的顏色可以提示其密度,例如白色等淡色系最柔軟、黑色最硬,藍色和紅色通常是中等密度。不過,顏色分類因品牌而異,除了看數值,一種簡易的測試滾筒硬度方法是:擠壓滾筒以評估其相對硬度。
延伸閱讀:
平常沒在運動,運動完肌肉痠痛怎麼辦?運動後「3招」舒緩整天疼痛
2. 表面材質
滾筒的表面材質和密度一樣,決定了使用時的強度。大家應該都看過,有些滾筒有平滑的表面,有些則像狼牙棒一樣有尖尖的顆粒起伏,這也代表使用它按摩時的強度從溫和到非常強烈。
- 表面平滑的滾筒:這樣的基本設計可讓整個滾筒提供均勻的壓力,對於初學者、運動量較小的人來說非常適合,因為壓力不比凹凸面的滾筒強。
- 表面凹凸的滾筒:不同形狀、幅度的凹凸面用於施加不同壓力,這些凹凸表面彷彿按摩師的手,更精確地提供針對性的按摩效果,以解決排列不規律的肌筋膜。不過,凹凸顆粒越大的滾筒越針對運動量大的人,如果你的運動量普通,就不需要買個狼牙棒。
3. 長度與直徑
滾筒的長度與直徑影響著你的使用方式。
- 長度:滾筒長度大多落在46~92公分。長滾筒(60~90 公分)用途廣泛,是第一次買滾筒的理想選擇,因為它的長度足以橫跨整個背部,也可垂直於脊椎放置,適合背部按摩;當你滾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旁肌等大肌肉群時,長滾筒也比短滾筒更穩定。60公分以下較短的滾筒適合滾手臂、小腿等小肌肉群;另外10~30公分更短的滾筒,較適合在有限的訓練空間,以及出外需要攜帶方便的人。
- 直徑:大多數滾筒直徑約在13~16公分之間,這是個舒適的高度,便於你在控制下滾動。有些人則選擇直徑8~11公分的滾筒,來進行更深入、有針對性的按摩。
選購滾筒除了3大重點,你可能還會考慮到攜帶方便性,讓你能輕鬆底帶去比賽場地。另外,市面上另有震動、增加熱量等額外功能的滾筒,主要是為了加強活化肌肉。
(本文獲運動星球授權轉載,原文為:哪種按摩滾筒適合你?購買滾筒的3大準則)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