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歲女國中生,下巴及雙頰布滿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且於熬夜或月經前症狀加劇,經醫師診斷為因熬夜與壓力造成的相火妄動型青春痘。後續,經過1個月以「滋陰清熱解毒」為主的中藥治療後,痘痘明顯減少,顏色也逐漸淡化,有效改善長期以來的困擾,也讓患者逐漸恢復自信心。
中國的歌唱節目廣受歡迎,作為導師的那英更是受到矚目,「天后」那英的婚姻生活讓人感觸良多,她如何從10年不被承認的「未婚媽媽」,變成如今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呢?隨時把孩子掛在嘴邊的那英,經歷了怎樣的情感蛻變?《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那英的婚姻生活。
提到家中常用的蔬菜,當然不能少了「洋蔥」。你在處理洋蔥時,是剝皮前洗?還是剝皮後洗?相信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吧?《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專欄「栄養士食堂」營養師詳細解釋洗洋蔥的正確時機,最好是剝皮前先簡單沖洗,剝皮後再仔細清洗,才不會讓病菌污染內部。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於流感化,各國防疫態度也轉向與病毒共存。國衛院深入分析2020~2022年間全球34國的防疫政策,與「超額死亡」之間的關係,發現在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防疫指標越全面的國家,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對超額死亡的影響越低。其中以台灣、紐西蘭、日本、丹麥等國成果尤佳,研究成果已刊登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
花蓮光復鄉遭堰塞湖溢流襲擊,許多民眾主動前往花蓮,一人一鏟當起「鏟子超人」,這些志工人不畏辛勞揮汗剷土、搬運瓦礫,但許多人因天氣悶熱並未佩戴口罩。醫師提醒,在滿是塵土的環境中工作,長期累積恐引起呼吸道疾病,建議戴上口罩,若出現症狀應儘速就醫。
70多歲劉先生退休後愛騎腳踏車,3年前一次意外摔倒時本能地以手撐地,自此手腕便時常隱隱作痛,起初認為只是扭傷並未積極治療,直到近2個月疼痛逐漸加劇,甚至連拿水杯和開門的小動作都變得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續,前往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治療,診斷為「舟月韌帶損傷合併舟狀骨與橈骨關節炎」,經手術後疼痛大幅減輕,重新能輕鬆拿水杯、轉門把,生活便利度顯著提升。
食物經過碳烤後又香又美味,但為何建議民眾多能過量攝取?有部份原因與糖化終產物有關,其不僅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還會加速皮膚老化。隨著中秋節到來,民眾烤肉聚會時要如何攝取才能降低糖化終產物危害?《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師吳佳蕙提出一些小技巧,民眾可從食材選擇、烘烤方式、調味料配方等方面著手化解健康危機。
中秋節一到,市場和餐桌上總會出現黃綠色、氣味誘人的文旦、白柚,多汁又清爽,是許多人解膩、補充纖維維生素的必備水果,也是許多人中秋必備的應景水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放心大口吃柚子,柚子裡面含有的特殊物質恐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及健康。
游泳可以讓關節輕鬆活動、練習心肺功能,但是負重量不足,如果只靠游泳的運動不夠,最好還要再加上一些負重的重量訓練。到底腿部痠痛無力怎麼解決?選什麼運動訓練最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提醒,要活就要動,配合低糖低油高蛋白飲食,搭配復健和重量訓練運動,幫助腿部恢復肌力。
時序入秋,正是吃蟹好時節,餐桌上少不了鮮美的螃蟹,許多人卻顧慮熱量及膽固醇而不敢放心吃。螃蟹膽固醇高嗎?熱量高嗎?美味的蟹黃、蟹膏又是什麼,螃蟹公母該怎麼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營養師破解啖蟹迷思,帶你聰明品蟹,吃得安心又開心。
出國滑雪不再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專利,近年來已延伸至親子、家庭與休閒族群,成為冬季旅遊的熱門選擇。醫師提醒,滑雪玩法多樣,從雙板、單板到「平花風格」,可能帶來不同的運動傷害,如前十字韌帶撕裂、骨折、尾椎挫傷、腦震盪等。為此,台北榮總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透過量化數值瞭解身體狀態,提升表現並預防傷害。
瑜伽透過正念以及和緩的動作達成全方位活動幅度,是備感壓力和緊繃時的理想運動,只是有時候,你甚至連進行輕柔伸展的力氣和時間都沒有,但是有一種瑜伽,就算只擺一個姿勢也能做,毫不費力卻很有效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5個簡單瑜珈」讓身心狀態漸趨平靜和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