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不論男女都期待擁有完美體態,為此培養運動習慣,健身、有氧樣樣不少,甚至就連日常飲食也格外講究。說到增肌減脂,直覺會聯想到蛋白質,但想要增強效果,光靠蛋白質還不夠,《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介紹近年日本流行的「4:6胺基酸飲食法」,由營養師戴岑樺現身解答,主張更高效的增肌減脂飲食策略。
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雖已進入立秋,各地還是籠罩在熱氣當中,時不時都會飆破35℃高溫,老人高溫調節能力較差,處高溫環境則容易發生熱傷害。習慣晨跑的阿土伯直到9點都沒有回家,被媳婦發現倒在公園,媳婦讓阿土伯在樹蔭下簡易降溫及補充水分並立即送醫後,才終於恢復健康。關心長輩3貼心要訣全台各地炎熱,加上老年人汗腺功能、溫度調節能力較差。當無法及時攝取足夠水分,或因藥物而影響水分與汗水調節,造成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久病厭世、憂鬱、獨居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發布的調查,有情緒困擾的人高達4成曾經想自殺,可是會尋求協助的不到2成。而根據臺北市大安區近2年社區老人憂鬱調查分析顯示,獨居長者的憂鬱傾向則較一般社區老人為高。從衛福部統計可以看出,2016年自殺人口中逾1/4是65歲以上長者,而憂鬱傾向正是造成自殺的主要原因。久病厭世、憂鬱、獨居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臺灣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半夜睡醒手指麻,大多數人會誤認為是睡姿不良,只要甩甩手又會繼續睡,但若是中年婦女要當心,很可能是早期滑鼠手在作祟!中年女性長時間使用電腦,相較於一般民眾可能使腕隧道壓力增加8-10倍。好發電腦使用者及長時間手腕過度彎曲者三軍總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永燦表示,滑鼠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女性因手腕較小易受壓迫,發生率較高,好發年齡在45到54歲間,盛行率在女性較高約為7%,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懷了雙胞胎的31歲許小姐,在妊娠20週多時被醫生告知腹中胎兒有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導致大寶羊水過多有胎兒水腫,小寶則羊水太少可能有致死風險。接受胎兒鏡胎盤血管雷射電燒阻斷治療後,大小寶終於獲得平衡的血液來源,許小姐也持續妊娠,並按時產檢,直至35週時為其進行剖腹產後產下2名發育良好的嬰兒。同卵雙胞胎有10%~15%機會出現輸血症候群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高危險妊娠科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如飲食能增加膳食纖維,則癌症罹患的機率會降低很多,經證實確實可以降低的癌症有:大腸直腸癌,口腔癌、食道癌、肺癌及胃癌;很可能可以降低的有:咽喉癌、胰臟癌、乳延及膀胱癌等;而可能降低的也有: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甲狀腺癌。但是過多的纖維素會引起腸胃不適症狀例如脹氣、腹痛、腹瀉、便秘,或影響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因此要如何選擇適量的高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病人於手術或治療期最直接面臨的的就是飲食的改變,病人在這段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食慾減低,進食量變少,而忽略了營養的充足;或是病人喝營養品喝膩了,家屬與病人陷入苦惱不曉得能有哪些替換方法?孫文蕙營養師將於課程中與病人及家屬雙向互動,協助大家如何提供充足的營養並打破一些營養迷思。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分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最新統計,每2位學齡兒童中,就有1人近視,寒暑假更是度數增加的高峰期。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強調,越早得到近視、度數增加越快,未來罹患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退化、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更會大幅增加。6大徵兆及早發現惡視力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保健要從小開始。王孟祺院長表示,成長發育階段的兒童,要特別留意弱視及近視的問題,建議家長留意孩子的日常行為,若是發現有姿勢異常、...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避免肥胖的不二法門,民眾也大都了解要控制飲食中熱量的攝取,食物的外包裝也清楚標示了熱量,以供民眾挑選。但是,為何還是瘦不下來? 其實,除了要注意總熱量以外,還更要注意提供熱量的不同”營養素“。因為,除了”能量失衡“的因素之外,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激素失衡...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最新統計,每2位學齡兒童中,就有1人近視,寒暑假更是度數增加的高峰期。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強調,越早得到近視、度數增加越快,未來罹患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退化、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更會大幅增加。 6大徵兆 及早發現惡視力 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保健要從小開始。王孟祺院長表示,成長發育階段的兒童,要特別留意弱視及近視的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45歲的男子平時菸、酒、檳榔不離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但近半年經常感到單側喉嚨腫痛,誤以為是感冒或是扁桃腺發炎而未積極治療,但這週更是劇痛因此至衛福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門診。男子嘴巴一張開,醫師就看到病人的左側扁桃腺處有一明顯約2x3公分的腫瘤及周圍組織潰瘍。切片送檢後確診為扁桃腺癌,目前正接受化療及放射線治療。逾40歲患者好發 致病原與吸煙、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