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抹大蒜泥」可止癢?醫列正確止癢法:只需沖洗冰敷即可

被蚊子叮「抹大蒜泥」可止癢?醫列正確止癢法:只需沖洗冰敷即可

2025/7/25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蚊蟲叮咬只需沖洗、冰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翁子玉表示,夏季是戶外運動的旺季,除了防曬、預防熱傷害外,也得留意各類蚊蟲對皮膚的侵擾。

一般來說,叮咬處只要避免搔抓,輔以清水沖洗、冰敷來緩解癢感即可,若出現過敏反應,如:紅腫、丘疹、水泡、水腫或發燒,則應盡速就醫。切勿聽信網路傳言以及坊間偏方,因為極有可能導致感染發生,輕則發炎,重則細菌入侵、擴散,嚴重時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得不償失。

image
翁子玉醫師說,過度搔抓蚊蟲叮咬處,或使用坊間偏方,極有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長期曝曬恐致皮膚癌

另外,夏季持續的日照與高溫,除了可能導致曬傷以外,也可能發生熱傷害與皮膚慢性損傷。其中又以上午10點~下午2點是紫外線(UV)最強的時段,長時間曝曬後,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灼熱、刺痛感,甚至水泡與脫皮。

雖然曬傷屬於急性發炎反應,但長期後果不容忽視,有皮膚老化、皮膚癌風險。因此,無論晴天或是陰天,只要從事戶外活動,都應該做好防曬措施與補充水分,才能在享受陽光的同時而不傷害肌膚。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會選擇蘆薈、絲瓜水、小黃瓜或馬鈴薯片等天然植物敷在經過曝曬的皮膚部位,期待具有消炎、保濕、退紅的效果。雖然這些天然植物或食材聽起來親膚,但未經處理就直接敷用,還是可能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或光敏反應。

翁子玉強調,錯誤處置曬傷肌膚的情況,反倒會使曬傷加重、延後修復。建議應該選用經皮膚測試、安全製程的護膚品,如:含蘆薈(Aloe vera extract)、泛醇(Panthenol)、積雪草萃取(Centella asiatica)等具舒緩修復功能的醫學美容產品,才能達到消炎效果,同時降低過敏風險。

夏季皮膚保養4大原則

翁子玉也建議,夏季皮膚保健可秉持「保持乾爽通風」、「適度清潔保濕」、「正確防曬不可少」與「蚊蟲叮咬別搔抓」4項原則。

因為皮膚不僅是外在形象的展現,更扮演著防禦、排汗、體溫調節等多重角色。若忽略皮膚的健康,不僅會造成外觀上的困擾,還可能因破皮、感染而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夏季是盡情揮灑汗水與享受戶外的好時機,千萬別讓錯誤的迷思導致「皮開肉綻」的痛苦。

  • 保持乾爽通風:選擇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穿著緊身、不透氣材質,並保持居家通風涼爽。
  • 適度清潔保濕:洗澡後擦乾身體,局部可使用無香精、低刺激的乳液保濕,減少皮膚乾燥。
  • 正確防曬不可少:上午10點~下午2點不僅高溫,也是紫外線最強的時候,盡量避免在此時段外出,即便是陰天也有紫外線。如果非得出門,請務必做好防曬準備,如:配戴遮陽帽、太陽眼鏡,防曬乳則建議每隔2~3小時就補擦。另外,要記得先塗防曬乳再塗防蚊液。
  • 蚊蟲叮咬別搔抓:若有不適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勿信偏方、迷思導致傷口惡化。要避免蚊蟲叮咬,可使用蚊帳、防蚊液或穿著長袖衣物,戶外活動後記得洗澡並更換乾淨衣物。

延伸閱讀: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延伸閱讀:
眼袋顯老、臥蠶招桃花! 醫:眼袋生成位置在臥蠶下方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為:蚊蟲叮咬塗抹蒜泥消炎? 醫: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健康要及時,就從此刻——NOW健康!《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知識,你想知道的健康資訊攏抵家, 《NOW健康》——陪你一起活出健康人生!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