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抱怨「同學媽媽比較好」如何回答?父母學「1回覆」促進親子關係
本篇文章目錄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
教養社群裡有一個母親提出的議題,攫住了我的眼睛。
母親說:孩子上高中了,零用錢都是月給,會依照孩子記帳的內容,在用餐、交通費等基本開銷給予全額補助,但在額外非必須的開銷上,會看情況補助,例如衣服、鞋子等等,但最近孩子在化妝品、化妝水、粉底液等等項目上,孩子得自己花費,對此孩子非常不能理解,因為同學的媽媽都會給予贊助,為什麼自己就得花自己的錢買單。
關於零用錢議題,每個家庭的互動親密度及使用金錢的價值觀不一樣,我該怎麼跟孩子溝通,讓她理解化妝品類置裝費及她跟朋友出去人際相處的花費,並不是父母需要買單的?這讓我想起過去紅極一時的「窮養和富養」的話題,其實孩子不管「窮養」還是「富養」,只要有「愛」就是好教養。
延伸閱讀:
從犯錯的反應,看出孩子的性格!專家揭「1表情」恐有反社會人格
父母照顧孩子的「基本需求」
該如何讓孩子感覺到「愛」,才是這個課題父母最需要學習的核心。首先,父母要先理解「何謂基礎照顧」的範疇,就能在這上頭加進我們愛,並加以變形。
普遍來說,父母照顧孩子是照顧「基本需求」,而非培養「膨脹的慾望」。父母提供孩子的是「孩子的生存權」,而非超出父母能力的「享樂黑洞」,理解這些基本之後,就可以依照每個家庭的方式調整出適合自己的孩子。
至於化妝品、明星卡片、CD這類非必要的享樂項目,在我經營的家庭中,孩子都需要自己承擔其花費,而為了讓慾望類的花費有一個比較正向的循環,父母可以提供孩子掙錢的方式和管道,讓孩子學習「為自己慾望負責」的相對應循環。
至於該如何設置孩子掙錢的管道,端看父母注重的方向,可以藉此加重力道給予鼓勵,例如先生希望孩子健康,他希望孩子跑步,因此會設置每次去跑6公里,給予100元的獎勵,那麼孩子就能既健康又能得到自己的零用錢。又例如,我注重孩子的長項發展,因此鼓勵孩子在學校爭取演講比賽資格,只要敢上台,就為給予獎勵。長期下來,孩子就能累積「願意上台」的勇敢,這是我期望的目標。
至於孩子的享樂慾望,該怎麼讓孩子在無法滿足慾望的狀況下,還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所經歷的「第一次」,父母只要擔負起費用,例如手機,化妝品等高消費項目,藉此恭喜孩子長大,就能讓孩子深刻的感受到愛與祝福,並且理解從此之後自己也該負擔起自己相對應的責任了,這就是「陪伴孩子長大」的最好教養。
延伸閱讀:
孩子個性看血型?4大血型教養法解析:生到「這1種」幾乎是天使寶寶
孩子抱怨該怎麼回應?
母親問:當孩子拿其她同學的媽媽來跟我們抱怨時,我們該怎麼回應?
我笑著說:我會陪著孩子一起羨慕同學的媽媽,跟孩子說「真的耶,同學的媽媽怎麼能這麼好?你怎麼沒有這種媽媽,你要不要去認同學媽媽作媽媽?」當然,如果孩子要求我要學習同學的媽媽也買高昂的化妝品,我會這麼告訴孩子「就像我絕對不會拿其他同學來跟你比較,更不會要求你要學你們班學霸那樣考第1名一樣,我只希望你作自己,所以我也會希望我自己作自己理想的媽媽的樣子就好了。」
好好的向孩子解釋,告知孩子身為母親的教養方向,在在守護著「愛孩子的心」,孩子有一天就會明白這份愛,包含著多麼巨大的生命能量。孩子,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只要是有「愛」的連結,都是最好的「教養」。
(本文獲李儀婷授權轉載,原文為:化妝品:窮養vs.富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