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不論男女都期待擁有完美體態,為此培養運動習慣,健身、有氧樣樣不少,甚至就連日常飲食也格外講究。說到增肌減脂,直覺會聯想到蛋白質,但想要增強效果,光靠蛋白質還不夠,《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介紹近年日本流行的「4:6胺基酸飲食法」,由營養師戴岑樺現身解答,主張更高效的增肌減脂飲食策略。
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6歲的周姓孕婦平時有抽菸喝酒習慣,懷孕27週卻只做過一次產檢,在懷孕約30周時急性下腹痛且陰道出血,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胎盤與子宮壁部分分離,緊急安排剖腹產,30分鐘內順利解除危機。醫師提醒,準媽媽沒有定期產檢,很可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危及產婦及胎兒性命。產婦羊膜腔外出現血塊、血色羊水花蓮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龐渂醛表示,他為產婦進行剖腹...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剛開學2周,腸病毒通報人數已達190人,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10人,增加了80人,比去年同期高中1.7倍。新北市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第36週腸病毒就診達2,898人次,衛生局呼籲,開學後幼童互動、接觸頻率高,家長,老師務必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大人、小孩都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衛生局指出,雖然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但今年腸病毒疫情較往年晚,開學後幼童若感染腸病毒容易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癌症死因又以肺癌連續十年蟬聯首位,近年來並有逐漸年輕化現象,更顯得肺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特別邀請本院鄧仲仁醫師在課程中針對肺癌發病信號,及肺癌目前最新治療現況做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對付靜悄悄的健康殺手:肺癌的診斷與治療時間:2017/09/1...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而乳癌病友在接受治療時,淋巴水腫是常見的後遺症,淋巴水腫造成的緊繃、疼痛與不適,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會使手臂活動受限。為了減少淋巴摘除造成淋巴水腫的困擾,特別邀請本院吳柳嫺物理治療師規劃簡易復健運動,讓病友學習到在家自我照顧的方法。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含蓄意自我傷害)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7.0%),僅次於意外事故傷害(45.7%)。另根據國人憂鬱指標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及15-17歲青少年,是兩大憂鬱症的年齡層,一件兒少自殺案件背後一定有複雜的因素,家長平時一定要保有敏銳觀察力才能預防事件發生。兒少自殺外顯5種特徵 家長、師長要注意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透過行動支付解決在外支出已變為生活的一部分,現在連健保費也能線上繳費了!健保署從今年9月中旬起首度啟用QR-Code繳費機制,自106年8月份起健保繳款單上增列QR-Code,只要利用行動裝置掃描繳款單上的QR-Code後,即可線上繳費,簡單又方便。e政府平台讓健保快易通健保署指出,為方便民眾繳納健保費開發多元的繳費方式,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陸續增設網路銀行ATM、...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病從口入」口腔衛生是防止疾病的門戶,台灣老年人急遽增加,隨年齡增加,全身功能退化,連帶影響口腔健康,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缺牙比率高達89.6%。缺牙、齲齒、牙周病等問題在老人身上發生的比率越來越高。一口好牙活到老 身體健康無煩惱臺北市是六都中老化速度最快且扶養比率最高的都市,臺北市牙醫師公會陳日生理事長表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的楊姓婦人因反覆肚子痛多次就醫,不管大腸鏡、胃鏡都做過好多次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有吃藥會略微改善但只要一停藥就又發作。由於找不出原因,醫師判定婦人應為「功能性腸胃疾病」,懷疑是大腦太過疲勞害的,因此建議他放慢腳步、開始當志工,沒想到2個月後腹痛問題真的不藥而癒。 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都會引起腸胃失調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李翔豐表示,患者可能是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紀越來越老,所要面對的不單是身體機能的退化,心理層面也可能會出現化學變化。一名剛退休62歲陳先生,理應是準備享受退休生活、含飴弄孫享天倫樂,卻因抽離了忙碌的工作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反而出現一些負面的憂鬱想法,長期情緒低落、沒有胃口、也不願和家人說話,整天臥躺在床上,這些症狀困擾了陳先生半年以上,家人相當擔心,因此決定前往醫院診斷治療。國人憂鬱翻倍:老年、青少年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年紀越來越老,所要面對的不單是身體機能的退化,心理層面也可能會出現化學變化。一名剛退休62歲陳先生,理應是準備享受退休生活、含飴弄孫享天倫樂,卻因抽離了忙碌的工作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反而出現一些負面的憂鬱想法,長期情緒低落、沒有胃口、也不願和家人說話,整天臥躺在床上,這些症狀困擾了陳先生半年以上,家人相當擔心,因此決定前往醫院診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