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擴大癌症標靶藥!攝護腺癌、乳癌、卵巢癌⋯醫:降復發死亡風險
健保擴大3癌別標靶藥給付
根據衛福部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乳癌、卵巢癌分別位居國人女性10大癌症第1名及第10名,攝護腺癌位居男性10大癌症第3名,且三者死亡率逐年攀升。
自2025年6月起,健保署擴大給付癌症標靶藥「PARP抑制劑」,適用於卵巢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病患,開放符合條件者可用健保補助來接受這項標靶治療,不但減輕癌友負擔,也有機會提升治療效果,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胸部腫脹、刺痛,會是乳癌警訊嗎?你一定要知道的「乳房痛」真相
降卵巢癌惡化死亡風險近6成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鄭雅敏表示,卵巢癌在全球發生率名列前10,更居台灣第7大癌症死因,近10年發生率持續上升,卻無常規篩檢方式,有症狀多已晚期。過去卵巢癌患者多仰賴傳統化療,晚期存活率不到15%,「如今健保擴大給付基因檢測BRCA及HRD陽性患者,適用PARP抑制劑合併療法,讓晚期病友也有機會接受更精準、有效的治療。」
鄭雅敏提到,近期一位68歲女性因呼吸困難至急診就醫,發現有肋膜積水症狀,進一步檢查發現腹腔腫瘤,確診為第4期卵巢癌。她先接受傳統化療,基因檢測顯示BRCA陽性,接受口服PARP抑制劑,後再確認HRD陽性,加上血管新生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手術至今已1年,目前無復發跡象,病況穩定。
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張正昌表示,台灣約有40~50%的卵巢癌患者屬於HRD陽性,這類患者復發率高達70%,約為一般患者的2.5倍,無復發存活期僅約35個月,「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後,可有效延長無疾病存活期,顯著降低59%的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並提升5年存活率。」
延伸閱讀:
乳癌檢查「乳房攝影VS超音波」怎麼選?乳癌篩檢對象、費用一次看
降乳癌、攝護腺癌復發轉移風險
針對乳癌,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副院長陳芳銘表示,近年約有8成乳癌患者可於早期確診,對於具有BRCA基因突變且HER2陰性的早期乳癌患者,及時使用PARP抑制劑能降低42%的復發風險,並減少43%的遠處轉移機率。治療後4年整體存活率提升至89.8%,死亡風險減少約3成,有效避免癌症復發。
至於男性攝護腺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兼職主治醫師查岱龍表示,晚期攝護腺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僅有37.9%。研究發現,具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患者,採荷爾蒙治療結合PARP抑制劑,3年存活率可提升至70%。他肯定此次健保擴大給付,為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助力。
癌症診斷搭配NGS基因檢測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表示,患者可配合已納入健保給付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查,找出體內特定基因變異,協助醫師精準診斷癌症類型,並規劃合適的治療策略,提供癌友更全面性的完善照護系統,對症下藥、提高治療效果與成功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