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一位67歲女性在牙周治療期間,意外發現左下唇有一無症狀的藍紫色腫塊,直徑約2.5公分,導致左下臉部輕度腫脹及外觀變形,遂至醫院口腔外科就診。經醫師詳細詢問後,才得知婦人竟已隱忍長達20年,診斷為良性口腔血管異常(BOVA),醫療團隊採用冷凍槍進行治療,經3次療程後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且無明顯副作用。
30歲許先生患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過去20多年來深受異膚之苦,不僅全身又癢又痛,還抓到皮膚滿是瘡痍,好不容易申請到精準治療的健保藥物,但給付時間卻僅有1年⋯⋯所幸,自從2025年6月1日起,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給付時間延長至2年,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會是一大助力,許先生的病情也穩定恢復中。
醫護人力吃緊問題引起全台關注,除了急診之外,又有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間工作用LINE群組貼出訊息,直言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的醫院,請轉至其他醫院。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為支付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勞務,已增給付取栓評估費每次新台幣3000元,且2025年7月起明定此費用8成要分配給醫療人員。
健保費要漲價了?衛生福利部公布2026年健保總額成長範圍,高推估同於去年5.5%,且安全預備金不足,外界預料保費面臨調漲壓力。對此,醫界人士建議採高推估,維持醫院財務韌性,政府可以公務預算補30億元缺口,並考慮逐步漲保費,這樣才能讓健保能夠永續經營。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Trump)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全球藥價最惠國政策」,藥商依照政府指示,調降美國銷售的藥價,降幅預估達30至80%。對此,醫界人士擔憂台灣恐面臨「3大風險」,包含藥價被動調整壓力、新藥不進口台灣及健保談判壓力更嚴峻,呼籲健保制度須強化緩衝能力。
「安樂死」於台灣備受爭議,贊同者認為人應有決定自己死亡的權利;反對者則認為不該隨意放棄生命。日前,民進黨立委辦座談會討論安樂死立法,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表示,安樂死在世界各國都有倫理爭議,因此已推預立醫療決定讓患者有選擇,討論安樂死前應先做好安寧緩和醫療。
免疫療法上市後,成了很多癌症治療的新曙光。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4日公布,通過新增擴大給付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新適用對象包含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最快6月上路,受惠逾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