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異膚病友夏日煎熬!生物製劑助疾病長期穩控 盼健保支持病友「異同變好」

異膚病友夏日煎熬!生物製劑助疾病長期穩控 盼健保支持病友「異同變好」#健保

炎炎夏日,對大多數人是奔向海灘的好時光,但對異位性皮膚炎(以下簡稱異膚)患者而言,卻是難熬的季節。不少中重度病友因怕流汗、曬太陽、甚至海水刺激皮膚,選擇長袖包緊緊、宅在冷氣房自我隔離。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醫師表示,異膚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一種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長期穩定治療是防止病情反覆與惡化的關鍵。 傳統治療效果不佳 造成病友極大身心負擔 異膚常於孩童時期發病,根據統計,有八成患者五歲前就出現症狀,若未持續治療,可能於學齡期轉為中重度,甚至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楊靜宜醫師指出,異膚造成的不僅是皮膚紅、腫、癢,更會嚴重影響睡眠、情緒、學業與人際關係,有的病友因外觀自卑,不敢談戀愛,或因此改變求職方向,甚至不敢運動,長期下來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臨床上,仍有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選擇中途放棄。楊醫師坦言:「許多病友接受傳統治療時,常因療效不如預期而感到灰心,進而放棄治療。然而,這樣卻會讓皮膚發炎時間拉長、控制更為困難,甚至因反覆搔抓造成皮膚增厚、滲液與繼發感染,使發炎反應持續,增加後續疾病控制的難度。」 新一代生物製劑與口服藥物 解決治療瓶頸 現行異膚治療依照嚴重程度分為三線:第一線為保濕潤膚劑、外用類固醇;第二線包含光照療法、外用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藥物;第三線則為免疫抑制劑,但是免疫抑制劑長期使用可能會對肝腎功能造成負擔,感染風險增加。所幸近年第三線治療進展出劃時代的新藥──「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楊靜宜醫師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可以精準抓出導致發炎失控免疫軍隊,因此療效明確,而且不需要透過肝腎代謝藥物。口服小分子則是藉由阻斷致炎性細胞激素傳訊路徑,快速緩解病灶與癢感,不過需要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肝腎功能」 針對中重度患者,這些新興的進階療法往往是唯一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方式。楊靜宜醫師表示,「我們有病友在使用生物製劑後,從幾乎無法行走、痛到不敢動的小學生,到現在已長大成為排球校隊的一員。對他們來說,這不只是藥物,而是改變人生的治療方式。」 病友盼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延長 助病情長期穩控 自2024年2月起,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年紀擴增,給付對象從12歲以上擴大至6歲以上病童,讓更多家庭受惠。不過目前健保只給付一年療程,之後便需「下車」停藥,除非症狀惡化才能重新申請。楊靜宜醫師提醒,然而能申請健保給付進階治療的病患多為重度病友,因病情嚴重、反覆性高,臨床上常需至少4到6個月的穩定治療期,因此,若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一年便停藥,往往可能因治療時間不足,導致病情尚未完全穩定就中斷用藥。本來已經獲得良好控制的皮膚狀況,可能因此再次惡化。楊靜宜醫師也指出,「研究也有顯示,重度病友停藥後一年內僅有三成病人維持穩定狀態,大部分的病人沒有辦法維持皮膚的穩定度,生活品質與工作學習功能又開始下降。」 臨床試驗結果也顯示,持續治療52週以上的患者,其皮膚狀況與生活品質明顯優於短期治療者。若能延長治療至兩年甚至三年,達到「近乎無病灶」狀態的比例,也可由原本約三成,上升至五到六成。1、2 楊靜宜醫師藉此呼籲,應考慮延長健保給付年限,讓中重度患者能持續穩控、減少社會成本負擔。 很多人說生物製劑能「調體質」,但異膚究竟能根治嗎?楊靜宜醫師說明,這種說法是為了讓病友更易理解,「我們在西醫裡說的是『疾病進入緩解期』,也就是皮膚不再紅腫搔癢、能維持六個月以上的穩定。」長期穩定治療能幫助皮膚屏障修復、讓皮膚比較能留住水分、不容易乾癢,連帶也能穩定免疫記憶細胞。「治療過後的皮膚就像重新築起一道堅固的城牆,能有效阻擋過敏原入侵;而免疫系統也學會不再過度反應,破壞這道防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患者停藥後仍可維持穩定狀態。 家長、患者的共同期待:早點穩定、久點控制 除了醫療角度,臨床上也常見許多家長為孩子爭取更充足的治療時間。楊靜宜醫師分享,有些家庭原本經濟條件有限,即使孩子病情嚴重,也必須撐過半年以上的傳統療法,才能符合健保申請生物製劑的門檻。然而,好不容易熬過前期、終於穩定下來,卻又因健保僅給付一年療程,面臨被迫「下車」停藥的困境,讓不少家庭備感壓力。建議未來若能依照個別反應延長療程,或依病情調整上車與下車標準,將更有助於真正改善病情、減少併發症風險。 面對仍處掙扎中的患者與照顧者,楊靜宜醫師給出最重要的建議是:「不要放棄!你們值得更好的生活。請勇敢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異膚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會一天痊癒。但只要堅持穩定治療,皮膚能好轉,生活也能找回原本的樣子。  

健保擴大癌症標靶藥!攝護腺癌、乳癌、卵巢癌⋯醫:降復發死亡風險

健保擴大癌症標靶藥!攝護腺癌、乳癌、卵巢癌⋯醫:降復發死亡風險#健保

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嘴巴有「藍紫色腫塊」怎麼辦?長庚創新「冷凍治療」1方法復發率極低

嘴巴有「藍紫色腫塊」怎麼辦?長庚創新「冷凍治療」1方法復發率極低#健保

一位67歲女性在牙周治療期間,意外發現左下唇有一無症狀的藍紫色腫塊,直徑約2.5公分,導致左下臉部輕度腫脹及外觀變形,遂至醫院口腔外科就診。經醫師詳細詢問後,才得知婦人竟已隱忍長達20年,診斷為良性口腔血管異常(BOVA),醫療團隊採用冷凍槍進行治療,經3次療程後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且無明顯副作用。

乾燥、皮疹⋯全身癢又痛!台大醫揭「異位性皮膚炎」恐是免疫失調

乾燥、皮疹⋯全身癢又痛!台大醫揭「異位性皮膚炎」恐是免疫失調#健保

30歲許先生患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過去20多年來深受異膚之苦,不僅全身又癢又痛,還抓到皮膚滿是瘡痍,好不容易申請到精準治療的健保藥物,但給付時間卻僅有1年⋯⋯所幸,自從2025年6月1日起,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給付時間延長至2年,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會是一大助力,許先生的病情也穩定恢復中。

神經內科人力崩盤?健保加錢留人!7月起「取栓評估費」8成須給醫師

神經內科人力崩盤?健保加錢留人!7月起「取栓評估費」8成須給醫師#健保

醫護人力吃緊問題引起全台關注,除了急診之外,又有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間工作用LINE群組貼出訊息,直言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的醫院,請轉至其他醫院。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為支付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勞務,已增給付取栓評估費每次新台幣3000元,且2025年7月起明定此費用8成要分配給醫療人員。

川普「大砍藥價」癌友憂新藥進不來⋯衛福部長打包票:絕對不會發生

川普「大砍藥價」癌友憂新藥進不來⋯衛福部長打包票:絕對不會發生#健保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Trump)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全球藥價最惠國政策」,藥商依照政府指示,調降美國銷售的藥價,降幅預估達30至80%。對此,醫界人士擔憂台灣恐面臨「3大風險」,包含藥價被動調整壓力、新藥不進口台灣及健保談判壓力更嚴峻,呼籲健保制度須強化緩衝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