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華梵大學全校學生約1,000人,40歲以上熟齡族就佔了48%,尤其這學系的大一生平均55歲。在私校紛紛退場之際,華梵為何能找到自己的路?為何能吸引熟齡族重返校園,而且「呷好道相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從教育現場看見高齡學習需求,結合私校因少子化成功轉型案例的新曙光。
當人生進入下半場,面臨喪偶,你會如何度過餘生呢?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心理學博士黃揚名於《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一書中,以專研多年的老人心理學,用科學證據來解答大眾對於「老人」、「銀髮」、「熟齡」與「高齡」的種種疑惑,幫助讀者用正確的心態面對變老,迎向美好的人生下半場。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截至今年2月24日止,國內有1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皆為腸病毒71型感染,其中新北市共有2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腸病毒71型已3年未曾大流行,且相較去年同期全國0病例,現在看來,不僅疫情有上升趨勢,且已在全國形成威脅,預估3、4月後,腸病毒的活躍度將隨著氣溫上升而提高,家有嬰幼兒的家長務必小心防範,避免攜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並落實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愛好籃球運動的陳姓大學生揮汗馳騁球場,卻不小心與隊友相撞,竟把整個右臉頰撞凹,經檢查為右側顏面骨骨折,臺中慈濟醫院口腔顎顏面外科團隊李尚志醫師從眉毛以及下眼瞼處,置入鈦金屬板,重新固定陳同學的顴骨,讓骨頭復位,並避開顏面神經,術後不但沒有留下後遺症,也未留疤痕、無損帥帥的外觀。(圖:術後男學生的臉頰完全無疤痕)寒假期間,很多年輕人最喜歡打籃球,看似單純的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台北報導)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的內分泌疾病,病患因血糖過高,容易引起各種眼睛病變,影響範圍主要有視網膜和白內障,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多、最嚴重。新竹市衛生局建議糖尿病患,面對糖尿病絕對不要心存僥倖,只要耐心配合醫師及營養師的治療方針,持續的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情,定期到眼科醫師做檢查,就可以有效預防眼部病變。衛生局指出,因糖尿病會影響全身性血管的通透性,而視網膜當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24歲的許小姐,身高156公分,結婚時體重重達70公斤,家族都是胖子,因遺傳性肥胖,生完孩子後更是差點飆破100公斤,試盡許多減肥方法都沒用,嚴重的高血脂,更是讓醫師警告再胖下去恐怕會肝硬化,脂肪過度囤積,除了健康問題堪慮外,也讓她對自己的身形產生自卑感,直到接受胃繞道手術,配合飲食控制、運動,四個月下來,已減掉41公斤,不僅健康、美觀,也讓她拾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台北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為了民眾健康把關,在今年1月份至賣場、超商及攤商抽驗市售麵食,在32件中有1件驗出大腸桿菌超過標準。衛生局已令業者限期改正,期屆複檢若仍不符規定,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指出,大腸桿菌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品質及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會有大腸桿菌的原因可能是水質不良、製造場所衛...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步調快速,意外事故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像是交通事故、運動傷害、職業災害、高處墜落,甚至是鬥毆事件等造成的外傷,都是外科急診室中每天常見的情況,其中不乏許多嚴重的顏面外傷造成臉部骨折、牙齒斷裂甚至喪失且伴隨著齒槽骨缺損的案例,需要由外傷醫師加以評估,並且決定其後續治療方式,通常會以骨移植手術來重建。(照片為奇美醫院提供)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張敏德,顏面部外傷以及...
59歲的徐女士職業是美姿美儀老師,去年7月因顱內出血送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動手術,住院三個月期間接受傳統復健,當時她右側肢體癱瘓無力,需坐輪椅,去年10月經副院長暨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評估後,在物理治療師陳俊宇的指導下,徐女士開始機器人步態復健訓練,一個療程一個月,共進行三個月療程,便不需藉助任何輔具,可以完全靠自己走路、上下樓梯,步態近乎正常,日常生活亦恢復80%以上。(圖:徐女士原癱瘓坐輪...
台灣的乳癌患者平均發病年齡層較歐美國家低約十多歲,且不乏尚未結婚的年輕女性,因此面對尚未停經就罹患乳癌的壓力,使得許多尚未生育或仍想繼續生育的女性備感打擊。但醫師表示,乳癌疾病的治癒率高,如能積極使用荷爾蒙藥物,年輕乳癌患者仍有機會一圓媽媽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歐陽賦醫師表示,乳癌因其分子特性差異明顯,因此在治療上,除了開刀、放射性治療等一般性治療外,也須考量腫瘤發現的期別、患者是否...
肌膚的保養常隨著季節的不同有所變化,最近天氣冷颼颼,寒冷的天氣容易造成皮膚乾燥,甚至脫皮等情形,若屬於乾性肌膚者更應該做好肌膚的保養,以免因肌膚過於乾燥而引起乾癢,造成身體的不適,皮膚科醫師建議民眾,寒冷的天氣肌膚的保養要強調保濕的重要性,保養產品應具有合濕功能,洗澡時,不可洗太熱的水,洗完澡也要記得擦乳液,讓肌膚健康水噹噹!童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李俊諒表示,天氣冷時肌膚較乾燥,容易造成皮膚緊...
寒流一波比一波強,天氣又濕又冷,這樣的天氣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等,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表示,因為天氣冷的關係,心血管疾病的病患明顯增多,所幸及時送醫,經緊急救治後才無大礙,因此醫師提醒,若天冷外出時,最好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年紀大者或是患有高血壓者要按時服藥,避免因天氣寒冷而引發心血管疾病。 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表示,年後天氣一直處在濕冷的狀態,使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不僅局限在急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