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護心血管

特別企劃:保健食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端午連假將屆,和親人好友聚餐時,美食當前往往很難克制。目前市面上為了因應聚餐大吃大喝,有許多阻斷系列的產品可供選擇,成分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包括白腎豆、山苦瓜、洋車前子、非洲芒果籽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業藥師建議吃這些產品之前,應該先弄清楚成分功效、正確食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吃錯了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家人突然倒下怎麼辦?長期照顧的4個階段:經歷「這件事」會好很多

家人突然倒下怎麼辦?長期照顧的4個階段:經歷「這件事」會好很多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日本石川地震》公益捐款平台有哪些?怎麼捐?「4大捐款方式」一次看

日本石川地震》公益捐款平台有哪些?怎麼捐?「4大捐款方式」一次看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重創當地多處道路坍方、建築物毀損,地震災情嚴峻。日前衛生福利部宣布,開設賑災專戶提供國內外民眾捐款,1月5日起至19日接受民眾捐款,但到底如何捐款、有哪些管道?《優活健康網》整理4大捐款管道,包括銀行、直接轉帳、郵政劃撥及超商等,邀請大家攜手做愛心。

她手痛、咳嗽竟是「7公分腫瘤」作怪!醫揭「畸胎瘤」好發女性卵巢

她手痛、咳嗽竟是「7公分腫瘤」作怪!醫揭「畸胎瘤」好發女性卵巢

28歲張小姐因為左手痛,診所看診3個月都沒有明顯改善,狀況還越來越嚴重,甚至連舉手都有困難,某日更痛到無法離開床上、全身發冷,到醫學中心檢查,發現她的胸腔有1顆相當巨大的腫瘤。後續,張小姐再次因胸痛、背痛、咳嗽到無法平躺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發現位於前縱膈腔的腫瘤有7公分大,已經壓迫神經⋯

冬天回家,別馬上洗熱水澡!心臟病者注意:掌握「3關鍵」保暖抗寒

冬天回家,別馬上洗熱水澡!心臟病者注意:掌握「3關鍵」保暖抗寒

天氣變冷,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除了保暖,回家也別馬上洗澡,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與民眾分享室內室外頻繁出入時,該掌握的「保暖3時機」,有效幫助抗寒、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孕婦產後5個月仍須注意!醫示警4症狀:恐「周產期心肌病變」致死

孕婦產後5個月仍須注意!醫示警4症狀:恐「周產期心肌病變」致死

18歲鄭小姐在生產後,因周產期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和肺水腫,在治療期間突發心律不整,二度心臟驟停,雖然急救後恢復心跳,但心臟各項數值表現仍相當不樂觀。心臟外科醫師表示,孕產婦在產前1~5個月若發生下肢水腫、呼吸喘、心跳異常、疲勞等症狀,小心可能是「周產期心肌病變」,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心臟功能受損。

餓過頭就忍不住生氣?你是肚子餓還心理餓?教你4招對抗「餓怒症」

餓過頭就忍不住生氣?你是肚子餓還心理餓?教你4招對抗「餓怒症」

想必你一定有過「餓到生氣氣」的時候,比如工作太忙,不小心忙過了吃飯時間,肚子空空,就特別容易發火,此時你該辨別到底是肚子餓還是心理餓。心理師蘇珊・亞伯斯(Susan Albers)於《餓怒症》一書中,從健康醫學、心理學與科學的觀點,深入探究餓怒症,並透過簡單的方法,幫助讀者吃對時間、選對食物、用對方法,遠離餓怒效應。以下為原書摘文:

口腔細菌超毒「宛如每天吃大便」!醫教「1招」除口臭:多吃1菌改善

口腔細菌超毒「宛如每天吃大便」!醫教「1招」除口臭:多吃1菌改善

牙齒的健康與全身的健康有很大的關係,牙菌斑一旦增生,不僅會形成蛀牙及牙周病,還會散發出口臭,甚至影響腸胃。專研口腔內、腸內菌叢的日本牙科醫師下川穰,於《菌療》一書中分享「養護好菌」的方法,幫助讀者重新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打造強健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食譜》冬令進補「喝粥」最好!中醫私藏「4道粥品」在家煮粥暖胃

有食譜》冬令進補「喝粥」最好!中醫私藏「4道粥品」在家煮粥暖胃

冬天寒冷,早上起床喝一碗熱熱的粥品,暖胃也暖心!喝粥還可以增加禦寒的能力,預防感冒發生、滋潤喉嚨、補腎氣,但想要隨時享受美味粥品,如何在家煮粥方便又簡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御仁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邱媛貞,她提供4道暖胃驅寒「粥療食譜」,作法配料都幫你準備好了,在家動手煮粥,輕鬆享受冬令進補好滋味。

大學學測將登場!擔心用腦過度,中醫教「開竅妙方」按摩5穴位醒腦

大學學測將登場!擔心用腦過度,中醫教「開竅妙方」按摩5穴位醒腦

大學學測將於1月20日登場,面對考季將近,不少家長擔心考生長時間念書恐會「用腦過度」,造成身心失調。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建議,可透過中醫調理搭配穴位保健,可有助補氣提神、醒腦開竅並提高專注力,並利用深呼吸與固定運動來解除壓力,還能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