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最後,面試官或人資都會問「有沒有問題想問?」求職新鮮人更想知道,有什麼地雷題不能問?人資坦白說,只要把握一原則,其實面試沒有問題不能問!針對不知道怎麼提問的求職新鮮人,則建議從職位、部門、公司等3層次來擬定問題。
環保減塑愛地球是我們都知道的重要課題,除了日常飲食可能會經常使用到塑膠製品,我們每次購買的美妝品也同樣與地球環境習習相關。不管是擦保養品、畫眼影、塗唇膏,還是使用洗髮精或沐浴乳,都可能影響環境。《優活健康網》特別摘錄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的文章,分享如何在愛自己的同時,也愛護地球。
你會害怕失敗嗎?其實,你必須先失敗,才能從失敗中復元。法國知名哲學家夏爾.佩潘(charles pépin)於《慶祝我們的失敗》一書中,結合眾多實例,透過哲學、文化、教育等跨界視角,帶領讀者全面解構、翻轉失敗的真諦。他指出,失敗不是恥辱,而是激發我們的潛力,只要將其轉化成獨一無二的生存養分,才能真正為自己而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2024年巴黎奧運在台灣時間7月27日至8月12日盛大舉行,4年一次的世界級運動盛會,讓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禁藥的話題也再度被大眾關注。藥師提醒,運動員違反運動精神服用禁藥雖是不齒行為,但更多時候卻是「誤用」禁藥,如在感冒藥、點滴等常規治療方式中。運動員該如何警覺自己是否誤用禁藥?如何查詢運動禁藥?可善用以下「3招」圖解步驟。
你有想過你的葬禮要怎麼辦嗎?這世界上可能沒有完美的喪禮,但一定有相對圓滿的喪禮。擁有20多年殯葬經歷、禮儀公司「冬瓜行旅」負責人郭憲鴻於《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一書中,分享許多生死議題與故事,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的患者陳攸華,身高只有120公分的她,於成長過程飽受異樣眼光,但是開朗樂觀、不輕易放棄的個性,讓她取得各大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發表的論文也受到世界各國學者的認同。她也於《120公分的愛》一書中分享她的人生故事,帶領讀者衝破迷茫、挺過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2024年奧運即將在法國巴黎登場,準備好為喜愛的選手加油了嗎?雖然全民瘋奧運,但根據兒盟調查顯示,台灣7成兒少的運動量未達WHO標準,且有近4成都不運動,也有半數兒少對運動賽事關注度不高、不知道奧運。面對低落的兒少運動習慣,兒盟呼籲家長以身作則,培養運動習慣並陪伴孩子運動。
颱風帶來強風豪雨,部分地區傳出積水或淹水災情,馬路上多處可見樹倒、招牌毀損等狀況。而在颱風過境後,清理家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優活健康網》整理風災過後必做6步驟,包括清除積水避免傳染病、留意飲水及飲食衛生、外出避開危險地形、慎防受傷及停/限水檢查等。
運動好處很多,可改善憂鬱情緒、提升大腦認知功能,但缺乏運動習慣的人,光是起身運動,往往就得經過一番天人交戰。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朱奕華指出,很多人不運動,是因為把運動想得太難了,但即使只運動10分鐘,也有10分鐘的效果。養成運動習慣,何不從10分鐘運動開始?
天氣熱加上颱風來襲,蔬菜供貨量大減,很多人到了市場想買青菜看到價格卻下不了手,轉向購買乾燥蔬菜代替。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提醒,在菜價高時乾燥蔬菜當作纖維質補充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已油炸或調味的「零食」類乾燥蔬菜,就要小心熱量與調味料過量的問題。
肌少症通常伴隨著老化所引起,但近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肌少症是肌肉的量與質減少的現象,包括:肌肉量低、肌肉功能低 、體能表現低的三低情況,年輕化通常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日常飲食沒有均衡,導致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以及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所造成的不良結果,日常飲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在女性朋友身上發生的機會特別顯著提升。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表示女性朋友不當節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攝取不足是...
68歲的莉莉已當阿嬤,她是典型戰後嬰兒潮的女性,自己的的事情自己作主。近幾年,她發現自己變老,鏡中的皺眉紋、法令紋、木偶紋、嘴邊肉、雙下巴,讓她無法有好心情。莉莉打了肉毒桿菌、玻尿酸,也做過電波,但是拍照看起來仍然是老女人⋯
MBTI的16型人格測驗是評估個人的性格類型,每一種人格的待人處事風格、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樣,甚至也會影響你會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列出各種MBTI類型的人當爸媽後會是什麼樣子,又會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可看出I型人爸媽跟E型人爸媽的教養風格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