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膝蓋卡卡還發出喀喀聲?小心「半月板損傷」害膝蓋痛:4症狀快就醫

膝蓋卡卡還發出喀喀聲?小心「半月板損傷」害膝蓋痛:4症狀快就醫

50歲王先生身體健壯,平時有運動習慣,偶爾還會參加各地的馬拉松比賽,然而最近幾個月時常左膝疼痛。一開始膝蓋在稍微活動後容易腫脹積水,休息後便改善,不過症狀越來越嚴重,膝蓋在活動時會有彈響聲且會有卡住的狀況;後續至醫院求診,診斷為膝蓋外側「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 tear,BHT)。

好想換工作!我該裸辭嗎?「離職專心找VS騎驢找馬」優缺點一次看

好想換工作!我該裸辭嗎?「離職專心找VS騎驢找馬」優缺點一次看

5月1日勞動節假期將至,不少民眾也趁此機會,產生了轉換跑道的念頭,但想找新工作時,究竟該先辭職後再全心投入準備,還是先保住現有工作,再同時尋找下一家公司呢?如何降低轉換成本,穩固日常經濟支出,也成為了勞工們考慮的重點。來看看以下網友們熱議的轉職看法,並提供優缺點比較給民眾參考。

隆乳後疼痛怎麼辦?隆乳後可以運動嗎?醫教你「拉伸3招」有效舒緩

隆乳後疼痛怎麼辦?隆乳後可以運動嗎?醫教你「拉伸3招」有效舒緩

隆乳術後的疼痛,常讓不少女性畏懼,不僅前胸腫脹疼痛、恢復期長,大幅影響生活品質,更會擔心演變成慢性術後疼痛,到底隆乳術後疼痛該如何緩解?《優活健康網》特邀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及物理治療師謝安宜,圖文解析在家就可做的「3招」復健運動,幫助肌肉放鬆伸展、舒緩疼痛。

努力生出話題,卻落得一場空?日本NO.1讀心師教你「1招」終結尬聊

努力生出話題,卻落得一場空?日本NO.1讀心師教你「1招」終結尬聊

和人聊天是一門學問,只要對方沒表現出聆聽態度,說再多對方也不會有任何反應,要怎麼做才能開啟話題呢?日本職業讀心師、商務心理顧問大久保雅士於《心控》一書中,分享破除心防的心理術、印象操控術與對話術,就算是口才不好、膽小懦弱、社交恐懼的人也能精準讀心,讓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百倍。以下為原書摘文:

「45歲」才是大腦的全盛期!日本腦科學名醫教「做1事」越老越巔峰

「45歲」才是大腦的全盛期!日本腦科學名醫教「做1事」越老越巔峰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與專注力會越來越退化,但真的是這樣嗎?大腦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醫學博士加藤俊德於《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一書中,透過詳細解析,說明如何讓大腦的不同區塊互相配合,發揮最好的學習效益,並拆解現代人經常掉入的大腦機制陷阱,傳授有效可行的解方。以下為原書摘文:

肺炎治癒後⋯卻腹瀉「拉粉紅血絲」?醫揪5歲女童染「困難梭狀桿菌」

肺炎治癒後⋯卻腹瀉「拉粉紅血絲」?醫揪5歲女童染「困難梭狀桿菌」

一名5歲女童在2週前先是感染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肺炎痊癒,卻連續腹瀉1週,即使改用腸胃藥治療都沒效,觀察女童排便參雜淡粉紅色的血絲黏液,爸媽緊急求診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小兒部腸胃科,經糞便檢查後才發現女童感染了「困難梭狀桿菌」,再改用抗生素治療後,拉肚子問題才逐漸改善。

發燒、惡夢、看到過世親人⋯臨終病人最需要什麼?做1事讓他安心離開

發燒、惡夢、看到過世親人⋯臨終病人最需要什麼?做1事讓他安心離開

臨終病人常會出現許多症狀,只因為病人沒有提出主訴而往往被忽略,臨床工作者也很難做盛行率的調查,而這些困擾代表什麼意義?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癌症安寧緩和學會監事張明志於《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一書中,大量列舉臨床個案為例,以其多年經驗,揉合古今各派別宗教、哲學與生死觀,為讀者提供安定身心、一路好走的解方。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