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康普茶是近幾年流行的茶飲,利用共生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以茶湯為基底,添加糖作為活菌群的養分,進行發酵而產生出更多的益生菌。康普茶被認為具有多種好處,如促進腸道健康、養顏美容、瘦身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康普茶的製作方法,民眾在家也能輕鬆做!
很多人都以為,太陽眼鏡顏色越深,就越能抵抗太陽輻射,越能保護眼睛。事實上,顏色不是越深越有效,選對顏色才真抗強光,無特殊抗UV的深色鏡片,反讓陽光直接傷害眼睛。到底墨鏡顏色琳瑯滿目怎麼選?《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以下4技巧,挑選適合的太陽眼鏡。
天氣越來越熱,夏天已快要來臨,夏季起於農曆立夏,止於立秋,而2024年立夏的日子是5月5日。立夏,可說是夏天正式來臨,多數地區的氣溫平均為20度以上,氣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雨量充沛且畫長夜短,萬物繁榮生長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下,長畫氣溫高,容易傷津耗氣,中醫調養體質時,著重於追求內外平衡,陰陽協調。
近日迎來梅雨季,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氣候變得潮濕悶熱,正是適合病媒蚊繁衍的季節。根據疾管署統計,2024年本土登革熱累計至4月29日已163例,創8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與2023年疫情相關,且受近日持續高溫影響,今年疫情走向審慎樂觀,盼儘速控制。
40歲許小姐近幾年一直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三不五時就往診所及醫院跑,頻繁請醫生幫她做各種健康檢查,每次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但許小姐還是很擔心自己有潛在疾病沒有被檢查出來,因此每週要到醫院報到好幾次;即使身體沒有不適,她還是總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勁,後續到了精神科就診,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罹病焦慮症」⋯⋯
近日食安問題頻傳,一旦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容易變質腐敗,像是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在沒有確實煮熟的食物中,只要少量就能引起食物中毒;而含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則只需一點點就能導致癱瘓甚至死亡。下廚要掌握哪些重點,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列出「烹調時10個錯誤方式及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許多爸媽希望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幫他存好一桶金,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也能讓複利的力量在未來看見財富效益。不過首先家長會面臨的第一關是:小朋友幾歲後可以開戶?爸媽幫忙開戶要準備什麼?郵局、證券戶頭又該怎麼開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小兒開戶方法及注意事項。
當身邊的人陷入困境,飽受壓力、恐懼、焦慮、羞愧之苦⋯⋯身為陪伴者,我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讓對方好過一點呢?丹麥諮商心理師伊麗絲.桑德(Ilse Sand)於《我想陪你好好聊傷》一書中,提供許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任何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能從書中簡單易懂的範例,找到適合的方法來幫助他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暨台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蔣永孝於《輕度腦創傷其實很傷!別忽視它帶來的影響》一書中,分享「腦創傷」的相關知識,包括腦創傷原因、腦創傷症狀、腦創傷治療趨勢等,幫助讀者聰明辨識健康警訊,不錯過任何黃金治療與診斷時機。以下為原書摘文:
現代生活步調緊湊,許多人透過外食解決三餐,如何吃得健康成為重要課題。近期台灣食安事件頻傳,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買便當時,除了要注意店家環境衛生之外,到底該如何選擇菜色才安心,同時達到營養均衡?《優活健康網》整理「便當菜色選擇」3大技巧提供民眾參考。